本文为莞家妈妈原创内容。天天学习和天天分享超实用的育儿知识,如果觉得文章有用,欢迎转发和分享。
导语:拥有一副健康的躯体和一个优势明显的身高,几乎是所有家长和孩子的梦想。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的生活中,总能看到很多父母在为自己孩子的身高发愁。
★父母都不矮,孩子为啥长不高
新生开学的时候,我一对朋友夫妇送刚升初中的儿子去上学。一进宿舍,就感觉到明显异样:自己儿子身高不到一米五,但同寝室的几个孩子都有一米六以上,有个孩子个头甚至达到一米七,真是“没对比就没伤害”!
后来参加军训,班主任发了张照片,朋友第一反应是寻自己孩子的身影。不想儿子却格外 “扎眼”:他站在队伍前排最末尾的位置,身高跟比别的孩子差一大截,甚至比很多女孩子还要矮!当父母的有种想哭的冲动:夫妻二人身高都不矮,为啥会生出来这么矮的孩子?
孩子的身高与很多因素有关,遗传占主导地位。有研究表明,父母的遗传是决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并且决定身高因素35%来自于父亲,35%来自于母亲。剩下的30%,就是后天因素的作用了。像姚明、叶莉的女儿姚沁蕾,8岁时就有1.6米,已是普通成人的身高。
一般情况下,孩子会遗传家里较高的人身高,但后天生活对身高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既然身高主要靠遗传,可父母身高都不矮,家族基因也都正常的情况下,孩子却为什么总赶不上同龄人?事实上,有些孩子个子矮,并非他长不高,而是发育得晚。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青少年时,有些同龄孩子个子一直比较小,但到了某个期间,突然就开始“猛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拔高”半个头。原本大家心目中的“小不点”,仿佛一夜之间变身成了“大个头”,这就是典型的晚发育。
★怎么知道孩子晚发育
有数据表明,中国大多数儿童的身高增长高峰期为:女孩12岁左右,男孩14岁左右。但是也有些孩子发育得相对晚一些,尤其是男孩,部分会在15-16岁以后才开始进入高峰期。
那么孩子究竟是个子长不高,还是发育得晚,要怎么才能判断呢?通常发育晚的孩子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我们可以用以下4个方法来判断。
看父母
父母是大高个,孩子将来很大程度上个子也不会低,只不过他可能发育得晚一些罢了。如果爸爸妈妈其中一方小时候也属于“晚长型”,那么他们的孩子也很大概率会“后来者居上”。这种情况下,家长大可无忧,只需静待花开就好。
看面相
俗话说“面由心生”,一个人的面相多反映他的内在。尽管年龄与其他孩子相差无几,但他的身体和心理成熟度却不一定与同龄人一致。一般发育晚的孩子,看起来个子较小,相貌也会显得稚嫩一些。
看发育特征
一些年龄已经达到青春期的孩子,但他的身体发育却还没有跟上“进度”。比如,男孩没有出现汗毛增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等发育特征;女孩也没有经历初潮、乳房发育等特征。
测骨龄
这个需要去医院做专业的骨龄评估。孩子的骨龄是否和真实的年龄一样,只有做了检测才知道。正常的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不超过2岁,如果不在范围区间,则孩子可能存在“矮小”的情况。
★如何帮助孩子科学增高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由于孩子的生长激素大多在夜间睡眠的时候分泌,因此要求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身高增长最为关键的条件。
注意膳食营养均衡、全面。营养是孩子体格生长和发育的基础。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都可能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所以平时要注重孩子饮食多样化,食谱搭配科学合理,让孩子吃得更健康。
多运动,勤锻炼。运动可以加强孩子的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加快骨骼生长。所以平时多让孩子做一些像跳绳、跳高、打篮球、打羽毛球等适合增高类型的运动。
抓住孩子快速生长期。每年的春季,万物生长,也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最多的时候,每年一度的增高的“黄金时期”家长千万不要错过。其次,孩子12-14岁的发育“高峰期”,一辈子仅一次,家长也应抓住机会,通过种种途径,致力于孩子身高的增长。
★结语
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和发育情况不一样,所以需要家长们平时多观察、多留意,密切关注自家孩子的生长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改善条件,以满足孩子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的身高增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