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少年强,则国家强。未成年人心智虽未成熟,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保护好未成年人,不仅可以令家长安心,也可以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未成年人的世界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成绩。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家长和老师的眼中,任何阻碍分数提高的行为,都需要被彻底的遏制。
曾经很多学校为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每个月考试后,会将学生的成绩张榜公布,看似是鼓励的行为,却给成绩不理想、退后的同学,内心增加了强大的压力,甚至影响了学习的劲头。
最近,教育部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
而且针对校园欺凌、校外辅导等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进行解释和建议,每个条款都是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出发,这一举动被很多网友点赞,纷纷表示:这举动太暖心了。
虽然仅仅是“征求意见稿”,在互联网也引起了轩然大波,事实上,不公开孩子考试的分数和排名,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被提出来过,现如今由教育部提出倡议,相信一定能被彻底落实。而教育部有如此决定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部不支持公布学生分数、排名的原因】
1、不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部之所以支持不公布学生的排名和分数,事实上,是不希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被打击,大多数的学生只要经过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在面对学习时,态度都是非常积极的。
如果以月考排名公布成绩的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他们会认为自己不管多么努力,依然无法迎头赶上,一旦当学生有这种认知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一定会快速下降,甚至还会出现厌学的情况。
2、不透露孩子的隐私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对隐私非常关注,这不仅仅是在成人的世界中存在的问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依然是无法回避的。
虽然学习是老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但是对孩子来说,成绩依然是自己的隐私,如果过多地透露,只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尤其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甚至会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会起到不良的影响。
3、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现如今很多孩子在比拼的情况下长大,不管是课外辅导班,还是特长,都成为了家长和老师比较的对象,如果连分数都拿来比较,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甚至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安心踏实的学习。
因此,教育部的这一项举措,完全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为出发点,才赢得了如此之多人的认可,当通知下发时,家长的态度会起到直接的作用,因此家长应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面对这一举措,家长应如何做?】
1、积极响应,不以分数、结果为导向
要想这一举措彻底的落地,家长只有不以结果和分数为导向,不要每次考完试后,就将视线聚焦在排名和分数上,虽然这个孩子的升学有着直接关系,但是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做出错误的引导。
只有家长积极响应,才能减少孩子对分数和排名的焦虑心,才能让他们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学习上,真正的使学习效率大幅提升,从而能提高分数。
2、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是非常自信自强的,如果家长可以给予正确的引导,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相信一定能让他们的学习成绩直线攀升,来自于家长的鼓励,会是孩子坚持学习的动力。
3、在学习中做好引导工作
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错误的学习方法时,家长要做好正确的引导,不妨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孩子,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他们走弯路,能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能达到家长心中的期待。
【总结】
雪莱说过: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教育部明确表示:不应该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实际上,是想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健康的成长环境,给他们一个无忧的童年,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强大的自信心,这和父母维护孩子的心是相同的。
因此,更应该得到家长的支持,事实上,家长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这一决策是否能彻底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