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湉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对于准“青椒”和“青椒”,35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个年龄门槛决定着能否申请博士后,能否拿到大多数高校的教职offer,能否申请青年科研资助项目基金。
从某种意义上,35岁之前的科研成长,就像“一个人跑全程的接力赛”:
博士、博士后、讲师、副教授,每一棒(阶段)都不能掉链子,且试错成本巨大。稍不注意,很可能会被愈发激烈的竞争所淘汰。从笔者身边的三个例子,可以窥见内卷化的酸甜苦辣。
A同学,副教授,本科、硕士、博士一竿子念到底,没有因工作而中断学业。
由于自身科研能力强,加上各方相助,博士期间成果丰硕,某高校直接给副教授,科研之路顺畅。另一方面,在35岁之前,为实现各阶段的目标,一直忙于科研,不太考虑个人问题。
等到适应了工作、出版了专著、申请上国家级青年科研资助项目之后,他才敢稍稍放缓脚步,结婚生子。
B同学,博士在读,硕士毕业后在某事业单位工作两年。
为了科研理想,她辞职攻读博士,27岁入学,4年顺利毕业。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职,她曾考虑攻读博士后。但由于已婚,自己和家庭都对生孩子有期待,便打消了继续深造的念头,“博士后科研压力更大,估计没机会要孩子。毕业后33岁了,刚进高校肯定也不能要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C同学,博士在读,硕士毕业后就职于某企业,31岁时辞职,攻读博士。
刚开始时,她决定好好努力、4年按时毕业,如果超过35岁,找高校教职就困难了。
但现实是由于选择了一个相对小众、难度较大的科研课题,加上孩子还小,丈夫工作忙,家庭牵扯了许多精力,所以小论文发表和大论文写作进展缓慢,35岁博士毕业存在困难。
对于未来的工作,她更加迷茫,只能先想办法尽快毕业。
35岁科研门槛,看似是某个静止的时间点,实际却要分阶段规划与长期专注投入。有时要走一步看两步。
同时,为了科研的优先权,要不断平衡甚至舍弃一些个人利益。
此外,在这场“一个人跑全程的接力赛”中,科研能力虽是关键,但不能决定一切,还要有天时、地利、人和,包括初心、坚持、导师、家庭背景、机缘、运气等。
编辑|宗华
排版|华园
不想错过科学网的推送?
方法如下
喜欢本文?点赞 + 在看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