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如何做父母》:没有边界的共生绞杀,会扼杀孩子生命力

爱因斯坦说的:什么是教育,就是你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的那个。

2021年4月14日,郑州市教育局在微博发布了《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关于学生坠楼事件的通报》,并向外界公布了该校八年级学生胡某坠亡事件的调查结果。

通报内容(网站截图)

调查显示,2021年4月9日上午,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胡某因将手机带到教室而被老师询问,并被通知家长来校配合处理此事。

之后,胡某离开办公室,被保安发现倒在教学楼前的血泊中。

这位年轻的花季少女,从被老师询问,到纵身一跃只用了40分钟,没有一丝丝的犹豫。

无独有偶,2020年3月3日,河北石家庄一名小学生因不好好上网课,被父母批评了几句,也选择了跳楼自杀。

近年来,关于学生自杀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

这些年轻的生命,还未来得及绽放就消失,我们在痛心疾首的同时,也要反思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我们知道,在当今社会,许多父母沉醉于“鸡娃”而无法自拔,他们一门心思地想着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眼里紧紧地盯着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他们给孩子报各种语文、数学、美术、智力开发、钢琴等等培训班,不停地规划着孩子为数不多的课余时间。

不仅如此,他们还不停地在孩子耳边灌输着这样的思想:只有成绩好才是乖孩子,才是父母喜欢的孩子。

这些父母,将学习成绩作为孩子优秀与否的首要判断标准,这种带着过分功利的家庭教育,最大的危害便是教育出生命价值极低的孩子。

他们缺失自我的生命价值理解,这些孩子其中可能有着满肚子的知识,心中却很“空洞”。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很强,考试成绩很好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

这也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胡某就因为带了手机被请家长,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轻生的重要原因。

在她的心里,她认为父母看待成绩(或者学校表现),比她的生命更重要。

而另一些孩子他们厌学、叛逆、网络成瘾、焦虑、强迫,甚至抑郁,成了问题少年,他们和父母关系出现了严重的破裂。

最终,这些孩子被家长送到了精神病院、网瘾学校,让他们接受电击的治(惩)疗(罚)——这难道就是教育吗?

不,这是在推卸责任。

本身,父母就是导致一切问题的根源。可是很多时候,父母看不到自己的根源,却只看到他躲到网吧去打游戏,为什么要躲到网吧打游戏,是因为教育的失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儿童教育学者蔡朝阳老师的《我们如何做父母》一书中曾经说过:

一个没有快乐童年、没有健康、没有自我的人生,终将是暗淡无光的,哪怕长大后他有学历、有房、有车。

没有边界的共生绞杀,会扼杀掉孩子的生命力

1

在心理学者李雪的微博里,我曾看见这样一个小故事:

小学时候,妈妈的同事说某个小学生要考英语四六级,我妈回家立刻逼问我:你能考四六级吗?

我说我真的不知道,妈妈就很疯狂地逼着我,站在我身后,让我查百度。

很明显,这是一位焦虑的妈妈。而现实中的很多父母可能都会跟她一样,看见别人的孩子报了辅导班,恨不得现在就给孩子补上。

就在前段时间,邓超在宣传新电影的时候讲到,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孩子上补习班,并且扬言“输在起跑线了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听到这条消息的时候,许多爸妈开启了吐槽模式。有人说,邓超的孩子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也有人说不屑说:切,这是因为他的孩子还没上小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见了吗?焦虑的父母,不在少数。

这些父母,跟逼着孩子考四六级的这位妈妈一样,他们有着超过常人的强大幻想,无比渴望着强大,自己不通过努力去实现,却逼孩子去实现。

比如,自己本来可以去考个同声传译,也能超过绝大多数同龄人,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她并不想通过努力来提升自己,却逼着孩子去考四六级,提升英语能力。

这就好比自己想拉屎,却让孩子蹲坑。

很显然,这是一种没有边界的共生绞杀,不但不能发展自己,却极强地扼杀掉了孩子的生命力。

而那些打着“我不盯着孩子写作业,作业真的完不成,怎么办?”的幌子,去监视孩子学习的家长,其根本问题就在于,不想把功夫下在自己身上而已。

孩子的价值感,并不取决于他们的成绩

2

说到底,期望孩子出色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但前提是,即便孩子平凡无奇,我们也会为他感到欣慰。

同时,我们也需要知道,孩子活出他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可要命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缺少的就是这些教育的常识。

在关于家庭作业的负担的问题上,多年来一直是个教育热点。

网上经常有报道说,父母陪孩子做家庭作业,导致突发心梗,最终装了两个心脏支架的;

甚至,有大人因为写作业这件事失手将亲生孩子打死的……

而家长的这些诸多焦虑,无非是来自根深蒂固的社会成见。比如,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种竞技心态,把人生当作一场比赛。可是,人生也许并不是比赛呢,或许人生只是一次各擅胜场的展示呢?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说了多少年,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哪有什么起跑线。

谁说我们的孩子就是长跑运动员了?他们不是为了长跑而来的,莫非你天生就认为,我们每个孩子都是长跑运动员?

但其实,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是多元智能的。

一个人可能是游泳健将,也可能是舞蹈高手,或者就是耽于空想。总而言之,我们各自的孩子不需要生下来,就一定要跟人家赛跑。

一旦孩子跑不过人家,你就焦虑啦?转变一下心态,不就把这个焦虑解决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我们的家长一般喜欢怎么样呢,不但不解决引发焦虑的根源,反而偷跑、抢跑,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

这样的童年,实在悲惨!

如果知道多一些教育常识,知道一些孩子成长的基本规律,何至于如此!所以,很多教育学者经常说,需要学习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对于父母们来说,改变自己对教育的观念、对人生的理解,这是最重要的。

当他们不再对孩子寄予太过功利的厚望,不再将一些可见的、可以量化的评判要素加诸于教育之上时,才能接近教育的本质。

真正的教育,是激发孩子内在的成长动力

3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亲身体验的过程。

训练能让孩子成为一个熟手,而真正的学习才能让孩子踏上自我发现、自我寻找的道路,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心理动力。

所以,不要责怪孩子不爱学习,也不要硬逼着孩子去做无谓的强化训练,因为在强迫下进行的所谓的学习,不是孩子真正所喜欢的,只能让他们倍感痛苦。

反观教育里最深沉最有力量的部分,往往不是精心预设的那些教育环节,而恰恰在于被打乱的,临时发生的,突如其来的瞬间。

这些瞬间,带着非常活泼的生命的力量,倏忽而来,等待着我们去捕捉。

《庄子·外物》里曾经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此句话原意是说,竹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凭借这个,我们到岸舍筏,才接近教育的真义。

举个例子,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反差就是,孩子们在夏令营的活动中,充满了参与的激情,可他们一旦进入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

为什么?

因为许多夏令营会通过有趣的游戏,去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让孩子们们在实践、参与、体验中发挥创造力,找到参与的意义和乐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体制内的学校教育,经常带给他们的是挫败感。

而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呢?

就是要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乐趣,享受学习,享受求知,享受创造,享受一天天成长带来的力量感。

法国教育家安德烈·焦尔在《学习的本质》一书中,曾经说过,自由地思考、保持好奇心,是学习最根本的动力。

因此,最好的教育不是知识传输,不是开阔视野,甚至不是逻辑思维训练,而是去激发孩子内在最为深沉的成长动力。

关于孩子写作业的几个药方

4

家长扎堆交流,彼此吐槽的时候,孩子的作业问题恐怕是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一谈起写作业,很多家长的内心是崩溃的。

关于家庭作业这件事,儿童教育学者蔡朝阳给出了自己经验和原则,供大家参考。

第一、家长需要认识童年的特点,了解教育的本质。

童年只能完成童年能做的事,有些家庭作业,难度过高,数量过多,超出孩子的心理与生理限制,可以淡化处理。

第二,小学最重要的事情是玩,学习如何社交、如何与同龄人相处,以及长身体。小学时候的学霸,以刷题为乐的那种,是不正常的小孩。

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最起码不至于厌学。如果在逼迫强制下写过多作业,反而会导致孩子厌学,悔之已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三,保障孩子玩的时间。玩是孩子的天性,写作业是苦役,家长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学会消除自己的控制欲,不要去下达指令,而是让孩子自己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第四,让孩子自己承担没有写完作业的后果。当你把一整段时间交给孩子,让他自己主动安排,如果安排不妥当,没完成作业,那么后果由他自己承担。

我们家庭教育的原则之一,就是让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多重复几次,哪怕多失败几次,他就学会了。

这一点,归根到底是时间管理、目标管理与自我管理的问题。

第五,让孩子提高写作业的效率,这是专注力的问题。同样是初一,同一个学校,为什么有的孩子晚上8点就把作业做完了,有的孩子需要做到10点,甚至还有11点以后的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问题不在于智力,最主要的是孩子效率,就是说每个单位时间,孩子是不是都很投入地在做某事。

第六,搞清楚陪伴孩子的意义,父母是在陪伴孩子写作业,而不是监督。

陪伴的意思是,写作业挺难的,也挺累的,但是爸爸妈妈愿意跟你一起分担。陪伴让孩子感受到的是温情,而监督,让孩子感受到的是胁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七,调整父母在家庭中与孩子的话语方式,多多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知道他的意见是有用的。同情地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共情并陪伴。

第八,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孩子最喜欢的、倾注的热情最多的、最乐此不疲的事情,究竟是哪一件。因为这件事,是给孩子多巴胺奖励最多的。

更关键的是,倾注热情的学习方式是会迁移的。而终身学习最核心的奥秘就在这里,一旦他感受到创造性活动带给他的快乐,一辈子造次必于是。

所以,不管作业有多少,不管刮风下雨,不管路途艰辛,请一定要保障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权利。这件事是唤起孩子原力觉醒的关键,也可能是孩子将来最有成就的事业。

后记

5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的考试分数并不能代表什么,所以并不特别看重。考试分数高,自然会表扬他,但考试分数低,也不至于严肃地批评他。

有很多孩子会因为考试分数高而受到表扬和奖励,因为考试分数低而遭到批评,这样客观上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误解,认为“爱是有代价的”,只有做好孩子,爸爸妈妈才会喜欢。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心理暗示。

这里,就涉及我们对于“学习”这个词的理解,我们不把学习等同于考试分数,或者说,考试分数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指标之一,并不是决定性的。

而好奇心、专注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才是学习力最核心的要素。

应试的教育是一次汽车拉力赛,以12年为界。所以在小学阶段,需要让孩子留有余力,如果在小学阶段,即需要家长强力压制,潜力被早早地发掘,甚至让孩子厌学,那如何度过这漫长的12年呢?

在小学阶段,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专注力、自我管理能力,这些才是学习力最核心的要素。

至于未来,我们谁也不知道会怎样。我们只能给以最大的善意,最多的祝福:愿你桥梁坚固,隧道光明。

——end——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