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广州市幼儿园条例》(下称《条例》)经批准,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条例》中明指出: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的实际安排教育内容与方法,但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违反《条例》相关规定将面临最高20万元的罚款。
其实,在此之前,教育部也发布过相关内容,在《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让家长们格外关注的便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组织学前儿童参与商业性活动,竞赛类活动和其他违背学前儿童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相关条例一出,家长们便发出疑问:孩子零起点上小学一年级,能听得懂,能跟得上教学速度吗?
事实上,家长们的焦虑和疑问也并不是无端存在,而是随着近两年教育部颁布禁止幼儿园教学小学化新规后,确实为幼儿园教学定下来基调,也加大了查处力度。
但对于小学一年级的起点教学却没有做好充分,仍然按以往教学节奏走,这就是一部分孩子出现不适应小学学习的尴尬局面。
既然问题已经出现,家有即将步入学龄期孩子的家长们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今天我们就针对教育部幼儿园不得小学教学规定,结合家庭教育工作给予家长们一些建议,助力孩子更好适应小学学习节奏。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园叫停小学化规定,所暴露出来的两极现状。
积极一面
减轻孩子学习压力,轻松应对学习
在教育部新规出台前,全国很多幼儿园都在参考小学教学模式设计课程,结果导致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学习阶段出现学习困难,甚至反感学习的现象。
而对于家长来说,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积极配合老师教学,这样一来就把压力都转移到孩子身上,这对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新规出台,幼儿园的课程会更加贴合孩子现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而设计,更多的是结合游戏性质的活动来丰富幼儿课堂学习,这样就完全减轻了学习压力,让孩子们能更轻松的面对幼儿园里的教学。
消极一面
幼小衔接面临新困境,过早出现学习困难症状
在日常和家长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小竞发现每个班里至少有几名孩子在学习方面出现问题,如坐不住、听不进、课堂纪律意识缺乏、听力和理解能力不达标、书写困难、背记困难等现象。
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源于幼儿园阶段只重视游戏活动为主而缺乏适当的知识性学习为辅,另一方面源于家长完全没有家庭教育的概念,忽视了早期教育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现状就是,家庭教育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很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意识,没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于是在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的同时,又出现家长未做好幼小衔接准备工作的不利局面,凡是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出现学习困难或障碍的孩子,基本都是早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典型。
如何破解幼儿园教学禁止小学化的消极一面?
培养孩子遵守秩序的好习惯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更重视知识性教育,而忽视孩子秩序感的培养。当孩子内心缺少对秩序的理解,想让孩子们遵守课堂纪律就会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如果家长看到这块短板,就必须结合孩子实际生活,着力对孩子进行秩序感的培养。
比如针对家庭生活制定家庭规则,引导孩子遵守家规,让孩子在不同场合,或者做不同的事时知道自觉遵守秩序。
家长可千万别忽视幼儿秩序感培养,这可是提高孩子学与玩专注力的关键。
抓住识字和阅读兴趣敏感期,提升孩子理解能力
一提到识字,很多家长认为要等孩子上一年级时再学也不晚,其实大家恰好都忽略了幼儿识字和阅读有一个兴趣敏感期,而这个时段在4.5-6周岁这一年半里。
识字兴趣敏感期里,幼儿对识字非常感兴趣,如果家长引导得法,可以激发孩子乐于识字的浓厚兴趣,再结合阅读兴趣的培养,可以让孩子从绘本读图到读文字和图片相结识过度。
因此,对于有心的家长来说,会在家里专门安排亲子阅读时光角,每天都抽出时间来做亲子陪伴阅读和识字活动,而当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孩子已经认识很多常用汉字,从而提高孩子理解能力。
培养孩子优秀专注力,提升孩子学习力
进入小学学习阶段,很多孩子会出现坐不住、听不进、课堂纪律意识缺乏、听力和理解能力不达标、书写困难、背记困难等现象,其实这些都与孩子学习专注力和学习能力有关。
学习专注力差,导致孩子很难在课堂上及时获取吸收课程知识点,直接影响课程后续学习。时间一长,孩子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提升,学习陷入恶性循环。
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幼小学习衔接,我们可以借助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全方位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记忆力、情绪力等综合能力,养成专注高效学习习惯。
【来源:凡豆豆教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