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达人”,“破格录取”,这样的关键字同时落在一个高三学生身上,确实很少见。而对于绵阳南山中学的黄蛉而言,这一切都来得那么顺理成章。
既然是高三的学生,那么一年一度的高考很快就会来临。在2009年的那场高考中,黄蛉用甲骨文完成了语文作文,从而一鸣惊人。
黄蛉很普通,出生在绵阳盐亭县,长相一般,家境也一般,父母都在外务工,赚钱供他上学。但黄蛉又不普通,他特别热爱古汉字,除此之外还对佛学和诗歌很感兴趣。有时候在座位上都会“打坐”,这些看起来比较另类的做法,对于黄蛉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对于高考作文,黄蛉有自己的见解。阅卷老师很辛苦,要一字一句的看完每个学生的作文,概率很渺茫。很多时候30秒钟、20秒钟甚至10秒钟就判生死,这其实是很不公平的。有些老师大概就是看一看开头、结尾,看一看书写卷面,一笔就下去了。
黄蛉不想自己的作文就这样被阅卷老师轻判、误判,他就是要逼阅卷老师认真地看看自己的文章。所以,他选择了用甲骨文来完成考试的语文作文。遗憾的是,当专家把文章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现代文之后,发现跑题了,最终只给出了6分的低分。
这是黄蛉在高考中选择用甲骨文来写作文的原因,也是他放手一搏的勇气。对于这样的一篇作文,阅卷老师自然难以看懂,或者说根本就看不懂,毕竟术业有专攻,研究古文字的老师还是少数。
因为语文作文成绩实在太低,黄蛉最后只拿到了428分的成绩。这个分数比他上一次参加高考还要低,想要上重点大学已经成为了奢望。
但不要忘了,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有先例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就曾破格允许只有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蔡伟参加该校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并最终录取。黄蛉有这样的古文字功底,很有可能也会被录取。
当黄蛉拜访了该中心的刘钊教授之后,更是得到了夸赞。刘钊说“有一定天赋,我很欣赏。虽然从研究的角度还很初步,但高中生有此爱好,值得肯定。现在有志研究甲骨文的人才非常少,研究国学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虽然教授很看好,但本科难以在复旦被录取,到考研的时候他可以举荐。本科还是需要到其他学校就读,碰巧6月25日正好是黄蛉20岁生日,刘钊教授还特意送给黄蛉一本自己著的《古文字构形学》。
复旦虽然暂时不能去,但也不能气馁。2009年8月,教育部门组织了四川大学的一批古文字专家对黄蛉进行了测试,测试非常顺利。9月初,黄蛉意外地收到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录取通知书。9月14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09级全体新同学、学院教职员工参加了开学典礼。黄蛉出现在该校新生队伍中。
经过两年的学习之后,黄蛉到了四川大学本部学习,从原本只有专科线的高考成绩,直接连跳到了重点本科院校,这样的经历实在令人羡慕。本以为黄蛉会有所突破,但从学习上来看,平淡无奇。
到了川大本部以后,2011年11月4日,川大返聘教授何崝对他进行一对一教学。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何崝教授直接递交了辞呈,原因是黄蛉不值得教,也教不了。
其实,从2009年开始,在川大和川大锦城学院的联合培养下,川大为黄蛉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案。但他很浮夸,静不下心来搞研究,还说会读《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南北朝时刘勰的著作,何崝听到这样的说法很是失望:“他说他在读这个书,就是在吹捧自己。连《文心雕龙》都读得懂了?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
先是被破格录取,得到了这样的学习机会之后,却不珍惜。到最后沦为了小丑,实在是遗憾。不知道有多少人都羡慕黄蛉能够到川大学习的机会,但他没有好好把握。原本有很好的环境和支持,却弄得没有人愿意接纳,这都是自己浮夸造成的。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