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现在的孩子太苦了,可以说,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过的就是“996”的日子:
每天从早到晚,除了午休外,就是一直不停地上课、做作业,有不少孩子晚上甚至要忙到十一二点,周末也有各种网课、兴趣班。
鸡娃本来是“打鸡血式育儿”的意思,现在却更多地像是“内卷”:高考地狱模式已经提前到小学阶段,乃至娘胎里。
在小学班级群里,我们有几位家长委婉地提出,是不是可以减少一点作业,也让孩子有点时间自己玩。结果,另一些家长群起反对,班主任更是严厉斥责,理由直截了当: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社会的苦!
在这里,有一个悖论式的逻辑:因为担心孩子以后吃苦(跌入底层),就得让他现在吃苦(苦读)。
至于“现在吃苦”能否避免“将来吃苦”,其实无人敢保证,但人们又都相信,如果现在不吃苦,将来就必定吃苦无疑。
这就是许多人“鸡娃”的出发点:他们与其说是为了“追求更好的”,不如说是为了“避免更坏的”。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父母为何如此焦虑?他们到底焦虑什么?这样鸡娃就真的能“避免更坏的”吗?
焦虑的根源
中国家长热衷于“鸡娃”,早已是全民性焦虑了,不然像“海淀妈妈鸡娃”这样的文章也不会火爆全网。但每次谈到这个问题,总有人不以为然地表示,督促孩子学业再正常不过,“难道老外就不鸡娃了?”
美国父母确实也鸡娃,但具体来说却又颇有不同。美式教育不像国内这样偏重智力,更不会从小就搞题海战术,但更重要的是,美国社会分层和教育分流比中国明确:你是上层,那就一路奔着藤校去的;中层往藤校或私立大学;中下层是州立名牌大学,再往下是一般州立,最底下是社区大学。
底层百姓自知没有资源,不会认为只要自己努力鸡娃,孩子就能上藤校——这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既然如此,索性也就认命了,反倒也不会焦虑。
然而,中国社会却例来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科举制的传统更驱动着人们苦读实现向上阶层流动,这种强大的激励因素对中国人勤奋、拼搏的重要性,恐怕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只不过反过来,它也给个人施加了一种强大的同侪压力。
当下最热衷于鸡娃的,往往是城市中产家庭,这些父母(甚至可能是绝大部分)自己就是一路通过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功:一个家境清贫的寒门子弟,通过高考来到大城市,变成了有房有车的中层。
根据统计学原理,从概率上说,“一代更比一代强”是不可持续的,但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却很不情愿接受子女可能混得不如自己好。
这不仅是由于社会阶层相对还没那么固化,也因为东亚文化更注重“关系”:人们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来确定各自地位、获取资源、乃至进行自我评价的。
这样,每个人都必须奋力向上爬,至少要达到平均值以上才能安心。
韩国纪录片《学习的人》在访谈世界各地时就发现,在东亚,全社会学习的热情源于一点:人们为了达到社会基准而奋斗,因为“落后于社会基层,是很恐怖的事”。
这和“面子文化”也密切相关:因为“面子”本身就是迎合他人的期待和基准生活,人们是在关系中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攀比就是重要的学习动机,因为“连中等都达不到”是很丢人的。
片中几个韩国妈妈的话几乎和中国父母如出一辙:“至少即使没有非常优秀,也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不是想与别人比起来多优秀,但如果我很差的话,就会感到很大压力。”
在韩国,“与其说他们是不管怎样都要做好,还不如说他们是为了避免没有做好而学习”。当有美国人谈到很难理解家人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或羞耻时,另一位韩国妈妈说:“儒家社会的传统,一个学生的成绩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全家的问题。”
很多父母在鸡娃时,其实预设了“不做人上人,就会连生存都成问题”这个前提,由此可见社会相当缺乏保障,导致家长毫无安全感。
但这究竟是底层真的无法生存,还是被欲望所裹挟,内心把“生存”的标准提得太高了?又或是社会阶层鄙视链下,被他人“瞧不起”的恐惧使然?
如果不反思这些前提,那么焦虑几乎是难免的:谁都不甘人后,掉到平均线以下不仅令人羞愧,还可能影响一辈子的生活。这既给人向上的希望,又得承受无穷的压力——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因为有希望才有焦虑。
△电视剧《小舍得》剧照
不仅如此,在这样“不进则退”的过程中,你必须不断努力才能保持住自己不掉队,但谁能始终名列前茅呢?因而这样一个机制,即便是暂时的领先者也不敢掉以轻心,甚至同样苦不堪言。
在东亚社会,家长们为教育焦虑只是表象,这说到底并不是因为教育本身,而是教育已成为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他们真正焦虑的,其实是孩子堕入社会中下层。
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遗产之类可继承的因素都是靠不住的,教育投入(包括金钱和父母的精力)才是唯一可靠的“投资”。
学习的动力
现在的问题是: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都蜂拥而来,当竞争白热化时,要确保领先就需要高得多的投入——以前稍微补补课,就能确保孩子在班上中游,现在因为所有孩子都补课,你甚至逼他熬夜苦读都未必能做到以前那样了。
在这种情况下,让所有人都困苦的“内卷”,就意味着投入回报正在递减。但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就此退出,因为教育投入其实是一种信念,不那么容易被一时、甚至一代人的“投资回报差”所证否的。
何况越是难,就越证明胜出者是真正的精英,反倒更激励了人们投入。再加上要向上流动又缺乏其它替代机制,因此即便再苦,人们也感觉别无他法,仿佛加入了一场无法退出的竞争。
实际上,科举时代的竞争更激烈、金榜题名的概率更低,也正因此,中国社会才那么迷信“神童”,因为寒门人家没办法拼后天投入,他们所能期盼的,就是寄望于孩子的天赋。
现在大量刷题的模式,其实是对普通的孩子更有利,而潜在地贬低了天赋的重要性。
曾有比较研究指出,西式教育更强调天赋的重要性,而东亚社会虽然也期盼神童,但大部分人的信念还是“努力更重要”。
前者或许会造就少数天才和大部分普通人,而后者则会出现大量能干而努力的普通人,但一些特别有天赋的孩子,可能就会被浪费在刷题上。
中国的教育模式能培养出充足的中阶人才,特别适合做执行工作,但创造性的、引领方向的高阶人才却是短板。
问题是,全家人辛苦培养出来的孩子,如果只是一个标准化的人才,那他其实是很容易被替代的——甚至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中国的学生即便到了国外留学,也常常只是在为了拿到文凭那张纸而苦读,很少去培养社交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其结果,很多人都发现,中国人可以成为很好的技术人员,但却很少跻身高级管理人才。
如果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的仍是千万颗的螺丝钉,那他们将来真能有多少竞争力吗?
由于默认学习的目标是为了“达标”,东亚的学生往往缺乏真正的内驱力,因为他们并不是出于发自内心的兴趣,只是不甘人后。
心理学实验证明:西方学生在得到赞扬时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但东亚学生却相反,如果得知自己连中等都算不上时,会因为伤自尊而更努力解题,而当他们得知自己已经超出平均时,就懈怠下来了。
这会让人在面临逆境时有更强的向上动力,但当人们已经达标时,他们就失去动力了,往往行之不远。
也正因此,现在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像自己当年那样努力,但讽刺的是,正因为他们已经创造了不错的条件,很多孩子才有资本“躺平”了。
“苦读改变命运”其实很适合原本就是底层出身者,因为对穷孩子来说,不苦读就只能留在出身的阶层,没好日子过,也没什么可留恋的,还不如放手一搏,但对中产家庭来说,单单恐吓孩子“不努力就会堕入下层”是很难奏效的——此时孩子需要的是内驱力。
不仅如此,在一个注重个性的后工业化时代,成为一个标准化的人才已经越来越不具有吸引力,甚至也未必导向成功。
这倒也不是说就该完全放任,而是说,家长不应该为孩子决定他要什么样的人生,如果你觉得“孩子不懂,不会选”,那就应该教他学会自己选,而不是帮他选。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很多孩子宁可“躺平”,虽然被人诟病,但却也意味着他们比父母更有安全感,不愿意随大流而选择低欲望地过自己的日子,也只有这样,个人才有机会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