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爱武瑞巴蒂,我是会一直陪伴大家考研上岸的小新学姐。
近日,中科院一博士论文致谢在全网刷屏,想必看过的同学都感慨万分吧。
小新一字不落的看完了这篇致谢,最大的感受是觉得:真诚。在一个浮躁、追求流量,热衷话题的时代,没有什么比真诚来的更别开生面。(PS:以下为致谢部分原文,已读过的同学可略过。)
对于此事,网上目前出现了4种声音:
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黄博士以自身坎坷经历证明了“读书有用”。
2、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博士付出了这么多才换来了今天,有时觉得寒窗苦读真不如一个网红。
3、对黄博士的经历感同身受,无论生活多艰难,只要不放弃希望就有见到光亮的那一天。
4、不应该提倡在学术论文中煽情。这几年这种报道挺多的。这不是好事情,戏太多,不应该鼓励,甚至应该对致谢部分的字数和措辞,格式加以规范。
首先,这几种声音中,小新比较不赞同的是第4种。
因为有时候“个人心气儿”可能会在某一刻让身处泥潭的你走出来。我们没必要把所有情绪都抛在脑后,成为一个没有感情只会学习工作的“AI”。
有位原本已经考研失败,万念俱灰,甚至拒绝跟人交流的同学,看了博士的这篇致谢后,跟小新说:“看完后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决定二战再拼一次。”
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积攒过多的负面情绪可能会摧毁一个人,但积极的正面情绪很可能会拯救一个人。
你可以说博士“煽情”,但正因为这份“情”,让他自己成为了微光,现在又影响了其他人,既然是正向结果又何必制止呢。
再来说前3种声音,总结起来就是“读书有用”、“寒门出贵子很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寒门再难出贵子”,其根本原因是阶层固化。
1964年,一位叫迈克尔•艾普特的青年导演,突发奇想,开始了一个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最伟大的追踪研究。
他想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出身的阶层,能不能决定你的未来?
艾普特采访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孩子。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记录他们的状况,倾听他们的故事。他的采访记录,形成了一部时长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
这部片子现在已经忠实地记录了这些孩子从儿童到少年、青年,再到中年的历程。
这些孩子,有的来自于伦敦肯辛顿富人区,属于富裕阶层;有的来自于中产阶层;还有的是来自贫民窟甚至福利院的贫穷阶层。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言谈举止大相径庭,但是在7岁时,他们都同样无忧无虑,惹人喜欢。
有的孩子梦想上牛津剑桥,有的想周游世界,有的想去非洲帮助难民,还有的想当宇航员。未来对他们而言,似乎是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来自富裕阶层的孩子从牛津、剑桥的法律系毕业,成为著名律师,年薪500万元以上,家庭也幸福美满。
来自中产阶层的孩子成为了教师、公务员等,维持了中产阶层的生活。
而来自贫穷阶层的孩子没有上大学,成了搬运工和砌砖工,年薪也就在5万元左右。
寒门为什么难出贵子?
《人生七年》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阶层固化——“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在心理学里,我们管这个现象叫“马太效应”。它来源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有一句体现类似思想的话:“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这句话说的是,自然的法则,是损减富裕的,来补充不足的。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是损减贫穷不足的,来供奉富贵有余的。
马太效应和《道德经》都说了同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积累了优势,比如金钱、名誉、地位,那么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于是,尽管我们已经到了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但每次看到寒门逆袭的故事还是会想落泪。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产阶级、贫穷阶层就毫无机会。
比如:大家已经看到的,已经进入TOP级大厂的黄博士。
《人生七年》纪录片中还有一个特别的例子:
来自乡村贫穷家庭的小孩。在14岁接受采访的时候,他非常羞涩,眼睛都不敢看着镜头。但是到了21岁,他已经进入牛津大学物理系就读。他变得十分健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后来,他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从贫穷阶层,迈入了精英阶层。
不可否认,影响他们走到今天的因素可能有机遇、选择等多种因素,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教育。
读研、读名校,除了能让我们学到更专业的知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影响是你能接触到更“高阶”的人,更“高阶”的圈子。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令人心动的offer2》中的丁辉。两度裸辞、跨考法硕、高龄实习、背水一战。
他在节目录制结束后,发微博谈了关于读研的看法。
他说:“我不想鼓吹考研,考研绝对不是逆袭的唯一出路,但是对于没有其他选择的人来说,是相对稳妥的路。”
所以,不管你现在复习到哪一阶段,都请不要对“读研”产生怀疑,这是一条稳妥又正确的路,只不过投资回报的周期会更长一些。
最后,还是与大家共勉黄博士的这句话:“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