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及中国教育的弊端之时,中科大前校长朱清时曾直言不讳: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只在选拔人才,而并非在培养人才!在国内,大学生的比例和数量越来越多,但真正有“含金量”的人才所占比例却并没有拾级而上,甚至有的大学生出现一毕业就失业的情况。
在国内教育中,教育事业双歉收的有之,高分低能者有之,成为教育牺牲品的“啃老族”有之。而这些人当中,寒门学子居多。
在我所教的学生当中,一个班级当中至少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寒门家庭。在这样的班级中,学习懈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并非个例。又一届学生即将毕业,让我欣慰的是,班级中一些在学习上非常努力的学生也存在呢,他们在学习上“无须扬鞭自奋蹄”,学习上的自律意识比较高。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寒门家庭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并没有多少进取心,学习态度存在很大的短板,甚至连平时的作业都懒得做。如果他们是富家子弟也就罢了,但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他们表现出这样的状态,确实很让人担心。
我们知道,在大部分地区,不仅仅是学生在挑选学校,学校也在某一种程度上挑选学生:六年级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被很多初中学校当作“篮球”抢着要,而成绩一塌糊涂的小学毕业生,则被更多的初中学校当作“足球”踢来踢去;中考成绩名列前茅的初中毕业生被重点高中学校眷顾,而中考成绩一塌糊涂的,有可能连技校、职高之类的学校都不一定会欢迎他们。
有人说现在是“研究生遍地走,本科生多如狗”的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特别大。但到最后能通过高考考上公办本科学校的大学生,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成为“烂大街”一般的存在,至少在我们农村地区,大学生的数量其实并不是多么普遍。
当教育只是在选拔人才,而不是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寒门学子更要勤勉,不管是哪个学段的寒门学子都要在学习上努力刻苦!中小学生要想办法考入好大学的好专业,考上好大学好专业的寒门大学生也要想着在大学毕业后如何成为这个社会的栋梁之才。
有人说高考是应试教育,只是对人才的一种选拔而言,但正是这种对人才的层层筛选,那些在学习上特别勤勉的寒门学子才有更大的希望摆脱阶层固化的命运。在寒门学子中,也有一些学习天赋特别强悍的学生,但如果这些学生身陷网络游戏或者其他不良嗜好的“泥淖”之中,那么他们的大好前程就彻底毁了,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人生中的一大缺憾。
有人说,选拔式的教育也有选拔式教育的优点,至少寒门学子上升的通道没有被彻底“封印”。如果这个社会只是纯粹地培养人才款式的教育,那么穷人家的孩子所享受的教育资源怎能和那些富二代相比?对于这样的观点,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