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正在上专科的好友向我发来私信,说自己正在为第一学历是专科烦恼,计划参加专升本考试,我在叫他好好准备之余还给了他一些建议。
无独有偶,前两天就读于985四川大学材料系的另一好友,也在群里向我们诉苦,觉得自己学历“太低”,专业太烂,后悔当年填错了志愿。
甚至前两天我在逛“某乎”时,看到了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看完这些讯息后,作为一个小学立志考清华北大,课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为了学业拒绝女生的小纸条,最终就读于四非普通本科大学的本人来说。
我的第一反应是诧异,不得不感慨我国高等教育政策落实之好,以至于本科的学历贬值之快胜过了通货膨胀。
当然了,仅凭主观臆断没有数据支持的结论显然是不可靠的,更何况是某乎这种人均985硕士,年薪百万“成功人士”的圈子,作为一个热爱科学的理科生,秉承“质疑是科学进步的第一动力”的原则,在进行今天的数据搜集前,我准备了两个问题,以供参考:
1.我国的本科生真的有那么多吗?
2.为什么拥有本科学历,为什么我们每天还活着那么难?
一,我国的本科生真的多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95.6万,应届大学毕业生814万,普通本专科生招生748.6万。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2019年,我国共有本科生5330万人,换算成百分数也就是本科学历人数占我国总人口的3.8%。
“3.8%!”反正我是不太信的,看到这个数字时,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因为根据数据显示,即便是在网络热梗的“带专人”,某种程度上也属于高学历人群,因为他们的学历已经超过90%的国民了。
当然,在此基础上,我意识到一个新的问题,以上数据虽然真实,但参考价值并不大,就好比用平均工资来衡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一样。
鉴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仅60岁以上人口总数都已超过2.5亿,除去老人儿童等因素的影响,对多数人来讲竞争对象多为同龄人的特点。
按照出生年份,同年出生人数,以及当年大学毕业人数,及学历超过人数占比,得到了下表所示的新结论
如图所示,我们以最近2018年为例,拥有本科学历已经超过了近百分之八十的同龄人了,而专科学历也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以我个人经历为例吧,我就读于我们县最好的高中,老家是陕西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前几年才完成脱贫的指标。
我们县的教育资源稀缺到了什么程度呢,高中教我们英语的老师,英语都要比普通话标准,听上去有点好笑,但这就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现状。
但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学校和我们已经尽力了,因为即便是在统一命题的条件下,我们也很清楚争取本科的录取通知书比不过省内那些重点高中的学生。
如果按照“二本学历是人生的耻辱”这个结论,那么对于百分之八十的人来说,都要终生活在”学历耻辱“的阴影下了。
二,高学历或许并不能与生活水平挂钩
综上所述,在我国本科学历已经超越了96%的国人,为什么大批本科生仍觉得工资太少,加班太多,待遇太差,生活艰难呢?
探其本源,其实是”圈子“的问题,就比如拳击比赛中有轻重量级,共12个级别的划分,按照学历,我们也在无形中被划分到了n多个圈子。
在这其中,百分之十不到的学生被划分到了985,211这样的名校圈子,更多的则是像你我这种老家是四五线城市,毕业于普本和大专的学生,既没有富几代的老爸,也没有个做区长亲戚,带着全家的希望,只身一人来到了大城市求学打拼。
到了毕业才发现,除了一张大学文凭,可能拿不出一件可以展示的才艺,因为在进入一个圈子后,大多数人的感觉其实是自卑,不知所措,无能为力。
不同于拳击比赛尚有比赛规则,比如51公斤对决51公斤,86公斤对86公斤,对战双方至少为一个重量级,在收入待遇这件事情上,毕业生对公平都已经是一种渴望了。
据新华社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约为1500万,其中850万为高校毕业生,本科生约为400万左右,由此可见本科生占全国人口比例虽低,但却是就业的主力军。
而众所周知,越大的城市相对的就业岗位越多,薪资水平越高,尽管逃离北上广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但每年大多数毕业生的第一选择仍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由于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高校数量要远胜其他城市,所以本就在学历上不占优的普本毕业生,一方面要面对本身学历就高于自己的那前百分之几名校毕业生的打击,另一方面,在职场上还是新人的毕业生,无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在阅历上,都不能与已经是职场老手的同事相提并论。
这也导致了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产生了学历焦虑,当然先要提升学历无可厚非当然是好事,不过焦虑大可不必。
最后呢,我想说我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位卑言轻勿忘国家天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