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来可期
不论孩子上幼儿园还是上学,一旦老师私聊过来,多少都会有点紧张。隋女士就是在接到老师的私聊后,看着一张张似乎带血的照片,惊出了一身冷汗。
事情发生在10月10日,这天下午,隋女士刚吃过午饭,手机就收到了孩子幼儿园老师的微信,微信中老师告诉隋女士她的儿子然然(化名)出了一点状况,请她到幼儿园一趟,并且配上了儿子小手的照片。
隋女士立即赶往幼儿园,抱着孩子,孩子的情况比照片看起来还要严重,儿子小拇指的指甲已经全部脱落,都知道十指连心,这该有多疼。
隋女士不淡定了。更让隋女士不满的是,幼儿园的老师告诉自己,今天午睡然然没有入睡,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指甲咬掉了。老师和幼儿园都是一副推卸责任的模样。
隋女士产生了疑惑,当场提出了调取监控的要求,幼儿园答应了,但是表示这个需要联系专业人员协助,隋女士关心儿子的伤势就没有多做逗留,和幼儿园方面协商可以调取后联系她。随后,隋女士带着儿子然然回家,并进行了消毒和包扎。
回家后,隋女士也多次询问了儿子然然,然然称是自己咬的。但是隋女士依然有疑惑,孩子虽然平时有咬指甲的习惯,但是怎么会咬掉这么多,指甲剥离是很疼的。想到这里隋女士更加心疼儿子,然然只有38个月大,就算是他自己的行为,难道幼儿园就没有看护不周的责任吗?然然没有午睡,当时老师在哪里?
当天晚上,然然的班主任老师主动给隋女士致电表达了歉意。但是视频晚了三天,隋女士才在民警的陪同下看到不能每秒进行的10月9日的视频,以至于隋女士并不能还原事情的原貌。
看完视频回到家中,隋女士突然想起来事发那天明明是10号,她们为什么给我看9号的视频?这样的差错再次让隋女士怀疑事件的真相。
但是幼儿园解释是设备的问题导致时间标错了。新提供的视频,隋女士还是没能如愿看到事情的经过。
事发后,然然一直没有上学,而隋女士也在之后的交涉中决定退园。
小编同意隋女士的看法,就算是幼儿自己的行为,但是作为幼儿园,具有看护的责任,对幼儿不当行为有阻止劝道的义务,显然幼儿园都没有做好。
那么幼儿为什么会有咬指甲的习惯呢?
我觉得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的,一种是生理的。
生理方面,幼儿咬指甲的行为有可能是缺少某种微量元素造成的。比如钙,磷,锌等。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测量微量元素来确定。
测量微量元素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比较准确的当时是静脉采血。这种方法对于幼儿来说困难比较大,所以一般不建议特意为了化验这个抽一次血。可以在体检时添加这个项目,也可以在某次看感冒发烧时带上这个项目。半年或者一年测量一次,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情况。
平时也要多吃一些富含这些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牛奶,菠菜,瘦肉,牡蛎等。
第二种是心理方面。这个稍微复杂一点,如果孩子微量元素没有问题,那么就可以考虑心理方面的。尤其是情绪不佳,和父母聚少离多的孩子。
孩子在紧张,缺乏安全的时候,也许会采用这种方法获得安慰和依赖感。上面隋女士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别人都午睡了,无人陪伴感到孤单,寻求一点安慰。这样的孩子,不要着急,也不要强制不要咬指甲,要慢慢引导。
总之,养孩子不易,家长们真是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