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史氏曰】前些时候却老师问我读没读过美国人的《我们的孩子》,我回读过,这本书属于民族志的写法,我在一个场合谈过这本书。她问,那能不能写篇书评?我回,没问题。她提醒,这个书评要写出不同视角的东西不容易。我回,要相信我。结果反反复复改了多遍,她们的领导还是不太满意。我的反思是,做人还是不要过于自负,更不能夸海口。事到临头往往没有你脱口而出的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你觉得读出了另一个层面的意思,实际上不过重复别人的言说而已,甚至你就没有读懂。读书人的事,就是这么不好玩:更多的情况是道理都懂,遇事又是另一套道理。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这本书的不少观点是值得我们这些做老师的重视的,虽无新意,却是现实问题。譬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不妨看看这本书。
我这里说的与书评无关。作者在访谈中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在今日之美国,中上阶级的孩子,无论他们来自什么种族,是何性别,生活在哪个地区,言行举止都惊人地相似;反过来,工人阶级的孩子看起来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个结论告诉我们,阶层的分化对孩子的成长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人一出生,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
还有一个结论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比较不会鼓励孩子上大学,而父母的鼓励对子女能否读大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式,事实上要远弱于在班级排名和读大学之间的关联,也几乎是在父母背景和子女最终成绩之间的唯一关联。”这一点貌似在我们身边有相似的,也有相反的。似乎我们的情况是不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更希望孩子考大学,考好大学。这大概就是常说的国情不一样吧。
书中有一段文字颇有意思:“不负责任的父母经常会培养出问题一大堆的孩子,但至今为止,尚且没有可信的证据表明,父母过度责任反而会制造出问题少年。更何况,即便为人父母之道确实过犹不及,但解铃只需系铃人,相比之下,父母教育的缺位更是一种社会问题,不是父母自己就可以解决的。”则是不知道将家庭教育推到至高无上境地的家庭教育专家们看到这段文字有何感想。我以为作者所说的“父母的阶级出身会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到孩子的未来,而教育模式上的阶级差异只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的内含是相当丰富的,我的理解是,在作者看来,将分层完全归于教育(家庭教育不过是教育的一面而已)是以偏概全的。
前些天我还同几位朋友说过这样的观点,家庭教育的通识知识就那么多,根本不需要什么家庭教育专家。还是那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个案。所谓“龙生九子”,也有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