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7岁考入清华,毕业后放弃高薪工作回乡当保安,从不去同学聚会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古以来"读书改变命运"这一点就牢牢印刻在了每个国民的心中。

挡在当今社会,大家更是非常认同这句话,对绝大多数寒门子弟而言,冲击高考可能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手段。许多农村子女就是因为考上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大学,才有了一份福利待遇颇高的工作,终于有钱买房买车过好日子。

凡事皆有例外,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历尽千辛万苦考上了名牌大学,最后成就却辜负了那么多年的寒窗苦读。今天咱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叫张晓勇,当初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最后却只能在小区里当保安。

1974年,张晓勇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小成绩就非常不错,有天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张晓勇的家人看官很严,就指望着儿子考个好大学光宗耀祖。

自身的天赋加上不断的努力加上父母的期盼,综合在一起使得张晓勇一路过关斩将,17岁就直接冲进我们国家最强高校之一的清华的校门。

在父母、同学以及亲戚们祝福的眼光中,张晓勇踏上了前往北京求学的火车。此时大家都认为张晓勇进了清华了,未来的成就一定高不可攀。谁能想到清华毕业之后,张晓勇却泯然众人,从事了一份相当普通的保安工作呢?

张晓勇到底是怎么沦落到现在情况的?

问题还在张晓勇父母身上,可以说张晓勇成也父母,败也父母。张晓勇理科成绩非常好,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一名研究人员。所以在填志愿的时候他选择了攻读生物科学和技术,就是方便以后能进入实验室搞研究。

大学毕业以后,在国家分配工作(当时大学毕业国家是能分配工作的)跟大型企业校招之中,张晓勇经过几番选择,最终拍板决定去宝洁公司在广州的大展拳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张晓勇想的很简单如果进入国家研究院的话哪怕是清华本科学历都比较难,同时还要熬很久,并且分配的工作地点以及单位都不确定,但大企业不一样,他们急需人才。更何况,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像他这种的名校毕业生一进大企业待遇会非常好,也能直接跟进项目,是比较符合他最开始的想法的。

果不其然,张晓勇作为高学历的人才,直接就进入了公司的研发部门。但问题来了,当时宝洁的研发部门建设国外,国内根本就接触不到人家的核心技术,想要进入研发部门,张晓勇必须得出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一般人来说,出国深造的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张晓勇的父母却舍不得他,他也一直接受着"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最后张晓勇不得不选择妥协,在公司的日化部门成为了培训生,并担任了客服的工作。

本来在公司待了几年之后,张晓勇的工作已经步入了正轨,虽然没有成为研发人员,当个普通的行政人员待遇也还不错,但他却突然接到了父亲因为连年的操劳而病倒的消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面已经说过了,对张晓勇而言,家人远比个人成就重要,满腔孝心的他听说父亲重病想要自己照顾,立即选择了放弃广州的工作,回到长沙照顾父亲。由于父亲瘫痪在床,张守勇必须在床前尽孝,身为独生子女,这些事情他不做,又有谁来做呢?那可是养育自己长大的父亲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就这样,被困在病床前的张晓勇,没有办法去追求更好的工作。他回到长沙后先是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干了两年,随后就在当地的陶瓷市场当起了保安。

由于的工作非常普通,自然收入就很一般,家里的老父亲病重也失去了劳动能力,医疗费和生活费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再加上家里的情况非常困难,他没有机会去抽时间见见老同学,同学聚会也不敢去,同时他心里也非常害怕同学问起他的近况之后,他不知道从何答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张晓勇的故事一经传播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为他可以说是高学历与低成就的典型。有人说他浪费了国家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有人觉得他是读书无用论的典型代表,不过多年之后,张晓勇终于已经释怀了,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北京大学毕业都可以种田养猪,那自己清华毕业,当个保安又有什么问题呢,他原本就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其实张晓勇的选择有错吗?也不一定,对他来说自己的家人抚育自己长大,那么自己就有责任陪伴他们,照顾他们,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相同,或许对张晓勇来说,陪伴父母或许比赚大钱更开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