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保研考生“放鸽子”:山盟海誓为何这么廉价?

作者:王远方

近日,某双一流高校教授在博客晒出被学生“放鸽子”的经历。该教授称“学生在联系的时候各种甜言蜜语,山盟海誓,就差签卖身契了,一旦手握几个offer立马变了个人,完全不考虑给招生单位和老师带来的麻烦”。在他看来,这些学生“功利、浮躁、没有诚信”。他甚至在微信设置了一个失信名单,将当事学生纳入其中。

从聊天记录里的语句,到将学生纳入“失信名单”,前后对比能看到的教授的痛心。“我对您的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学生在前期与老师沟通的山盟海誓,让老师走了心。

从小的教育,都在强调“一诺千金”的重要性,相信那些曾经许过山盟海誓的学生们也明白这个道理。结果在面对众多机会进行权衡时,学生自然而然的用一句“道歉”违背了承诺,辜负了老师的用心。之所以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做出决定,也是因为这些山盟海誓的成本是廉价的,初衷是不走心的,山盟海誓成了一种赢得机会的录取技巧。

站在教授的一侧来看,该学生的一句“道歉”给学校带来了诸多不便,如计划指标的浪费,招生成本的提升。而学生做出这样选择的背后也有自己的无奈,面对就业、升学的压力,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想法,让“海投”“海面”成了常态。在压力的作用下,学生也容易选择“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比如承诺去获取机会。

面试时的承诺,却在后来进行选择时轻易被违背,这其实也是个道德水准的问题。“一诺千金”在面试场上,反倒是种稀缺资源了。所谓的“精致利己”,其实就是道德水准、个人信用被放在微不足道的位置上。做出的选择是为自己的利益考量,信念、原则可以成为一种手段。让教授痛心的,或许也是这方面的原因。

保研、就业也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结果未定的过程中,有其它的面试机会,或许会有更好的待遇条件,学生普遍都会在众多机会中进行权衡。尤其是面对就业、升学压力时,这样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这名学生其实并没有违背学校招生的规则,与教授也只是达成了口头上的承诺,但之所以引起舆论对此持续关注,在于此事违背了人们对于道德的心理期待。

从保研的流程上看,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和反悔的空间。但诚实、坦诚、表里如一,是多年来教育希望赋予大学生应有的品格,也是社会对一个理想大学生的期待。在面对保研、就业选择时,把廉价的山盟海誓脱口而出,虽然于规则来讲并无违规,但却刺激了舆论的神经。誓言可以随时违背,这样的“放鸽子”行为,让诚信这种朴素的道德在现实面前不值一提。

从爆料的截图来看,被老师添加进“失信群”的学生不止一位。这种现象,也应当被嵌入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命题中。承诺变得廉价和随意,出尔反尔成了不少大学生面对选择时的态度。大学教育,不只是为学历教育的深造提供路径,也是在培养符合社会道德水准普遍认知的年轻人。

当随随便便违背契约精神成为校园里的风气,当大学里走出来的毕业生不再把承诺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或许才是值得警醒的。为人处世,不仅有现实的规则,更要有道德的准则。不辜负社会的期待,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堂课。

标签: 保研 招生 升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