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则与学校有关的“经济新闻”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一个是湖南某中学小卖部招租拍出了320万元的“天价”,被网友质疑“谁来买单”;另一个是安徽某中学要求学生花近六千元买平板电脑,被家长反映到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经过调查核实,前者小卖部招租已正式终止,确保校园商店设置合理、标价合理,后者不仅清退全部已收费用,而且予以通报批评、集中整治。
应该说,两件事的进展和走向都回应了舆论关切、得到了妥善处理,但此类事件还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320万元承包三年的出价,意味着一天的纯利润要达到5000元才能保本;售价2000多元的平板电脑,捆绑销售教辅软件后飙升到5800元后分期收取。糊里糊涂的经济账,让不少家长老师直呼“看不懂”,更对此心生疑惑:教书育人的学校,要不要营收创收?书声琅琅的课堂,能不能兜售推销?
图片源自@中国政府网
答案显而易见。从表面上看,学校小卖部的拍卖程序合法合规,似乎并不违背“价高者得”的市场规律;学校推广平板设备的努力,大体上也符合教育科技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但事实上,租赁成本过高,极易导致商品价格和消费成本失真,最终买单的是封闭消费场所下的每一个学生;声称可以自愿选择,却把购买平板与否与分班挂钩,施加隐性压力诱导学生就范……长此以往,原本规范有序、风清气正的知识殿堂,就有可能滑向营销飞起、套路横行的嘈杂市场。
这样的摇钱树不该有,这样的生意经不能念。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教育部等部门也多次联合发文,“学校不得强制或者暗示学生及家长购买指定的教辅软件或资料”“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三令五申、反复强调的目的,就是为了根除乱缴乱收、强买强卖的生存土壤,斩断巧立名目、花样百出的交易链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算“大账”、算“长远账”。教育的投入,不是“花多少”的问题,更要看方法和理念、精力和能力倾注了多少;教育的产出,不是“挣多少”的问题,更要看健康的灵魂、合格的人才培养了多少。每个从事教育、服务教育、延伸教育的人都有必要认识到,教育不是只重利益、不顾效益的买卖,也不是只看眼前、不看未来的生意。学生不是牟利的工具,也不是可以随便薅的羊毛。在学生身上“打算盘”,在课堂之上“动脑筋”,都有悖于教育的初心、违反了教育的规律,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踏踏实实在教书育人上下功夫,别总想方设法在营收创收上动歪心思,才能还校园一片澄宁,还教育一片净土。
文 | 沈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