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8岁高考得760分,智商240超霍金的数学天才,陶哲轩现状如何
一般来讲,数学家和音乐家一样,多少得有些天赋。客观地说,大多数人并非天才。有些天才后来也未必有所成就。一般公认,莫扎特是天才,而巴赫和贝多芬则有争议。而陶哲轩则是数学界的莫扎特,他们的天才特征首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早熟,二是多产。
幸运的是,他没有莫扎特的环境障碍,也没有莫扎特的心理问题陶哲轩的成长颇为顺利。
天才的成长过程
陶哲轩的父母是香港移民,父亲是儿科医生,母亲是物理和数学专业的高材生,1972年,夫妇俩从香港移居到了澳大利亚。
陶哲轩2岁的时候,父母就发现这个孩子对数字非常着迷,还试图教别的孩子用数字积木进行计算。
3岁半时,早慧的陶哲轩被父母送进一所私立小学。陶哲轩的智力明显超过班上其他孩子,但他不知道怎么与那些比自己大两岁的孩子相处,而学校的老师面对这种状况也束手无策。几个星期以后陶哲轩退学了。
陶象国夫妇从这次失败经历中吸取的一个宝贵教训是——掊养孩子一定要和孩子的天分同步太快太慢都不是好事。他们经过考虑后决定让陶哲轩去幼儿园。
上幼儿园的一年半里,陶哲轩还在母亲指导下完成了几乎全部小学数学课程。母亲更多是对他进行启发,而不是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而陶哲轩更喜欢的也似乎是自学,他贪婪地阅读了许多数学书。
陶象国夫妇还开始阅读天才教育的书籍。并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天才儿童协会。
4岁生日过后,陶哲轩再次迈进了小学的大门。这一次,父母考察当地很多学校后,最终选择了离家2英里外的一所公立学校。刚进校时,陶哲轩和二年级孩子一起学习大多数课程,数学课则与5年级孩子一起上。
5岁时,陶哲轩开始自学微积分,他对此十分感兴趣。
陶哲轩8岁半升入了中学。
9岁半时,他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离家不远的一所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并且开始频繁地参加数学考试,而他的成绩总能引起轰动。甚至在SAT(美国高考)数学部分的测试获得了760分的高分。
陶哲轩的数学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9岁多时他末能入选澳大利亚队去参加国际数学奧林匹克竞赛。但接下来三年中,他先后三次代表澳大利亚参賽分别获得铜牌、银牌和金牌。他在1988年获得金牌时尚不满13岁。
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20岁,他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聘为正教授。
一门三杰
陶家一门三杰,除了陶哲轩之外,弟弟陶哲洲和陶哲仁智商都很高。
陶哲洲是国际象棋高手,音乐天赋极佳,一部管弦乐作品听一遍就能在钢琴上弹奏出来,但患有自闭症。他后来拿到数学博士学位,现在澳大利亚一家国防科技机构工作。
陶哲仁拿到经济学数学和计算机的博士学位,现在是Google的一名计算机工程师。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弟弟的智商都超过150,而陶哲轩智商高达240,超过了天才霍金。
06年,陶哲轩获得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也是自1982年的丘成桐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论文出产数量和质量都非常高的数学家,先后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有30篇是与他人合作完成。
如今的陶哲轩在美国洛杉矶大学数学系任教,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09年时受邀第一次来到中国,参与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评审工作。
结语:
其实,看完陶哲轩的故事后,很自然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神童和奥数金牌得主为什么不那么成功?
陶哲轩自小就被人称为神童,他8岁上中学,12岁已读大学三年级。这样的经历对我们并不陌生,在国内的许多神童身上屡见不鲜。更让我们熟悉的是,陶哲轩也曾参加过奥数竞赛分別赢得铜牌、银牌和金牌。后来又成了菲尔茨奖的得主引起举世轰动。
而我们那么多星光闪耀的神童、奧数金牌得主,到现在为止,在科学的前沿还是默默无闻。
陶哲轩认为,很多奧数奖牌得主后来没有继续数学硏究的原因之一,是数学硏究和奧数所需的环境不一样,奧数就像是在可以预知的条件下进行短跑比赛,而数学研究则是在现实生活的不可预知条件下,进行的一场马拉松,需要更多的耐心,在攻克大难题之前,要有首先硏究小问题的意原。
这也许一语道破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