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映射中国式教育

《小舍得》自开播以来热搜不断,收视率不断上涨。

中国式教育=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崩溃的孩子

然而近日,建议该剧停播的呼声越来越大,过分丑化中国教育和制造教育焦虑。

关于孩子教育的影视剧比比皆是,为何这部剧引起热议。

因为这部剧真实的反映了家长和社会对教育方面的焦虑。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一出生就开始做各种规划,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吃最好的,用最好的,把最好的一切都给自己的孩子。

那就不得不说说上学这件事。

幼儿园要上私立的,为了更好的教育,名额有限,挤破头皮去抢名额,跑东跑西花几万块的报名费。如愿以偿之后,看到那些只能让孩子上普通幼儿园的家长,自己还觉得很有成就感,莫名的优越感。

我不懂,幼儿园不就是让孩子玩的?那么小的孩子能学会啥?

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被强求着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在我看来这不过是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心罢了。

肯定会有人反驳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确实如此。但是现在的小孩子那天不是埋没在作业的苦海之中。小学生天天作业多的写不完,家里还报这个班那个班的。为了孩子的将来,技多不压身。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想做到真的很难。

网上小学生写作业写到崩溃的太多了,家长也无奈,辅导作业气的头晕眼花。

这两天,因《小舍得》中佟大为饰演的夏君山辅导女儿欢欢作业大发雷霆将欢欢吓吐,再次登上热搜。

小学是最爱玩的阶段,应该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刻。

爱玩的天性,让他们无法很快的静下来学习。

有时候不是不想写,是真的不会,前段时间一个清华大学教授辅导孙子写作业,数学题目做不出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奥数班有必要吗?出这样的题有什么意义?

应试教育束缚了孩子的天性。所有的题都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2_2=4填加号竟被判为错,说是答案是乘号。

奇葩不

语文的阅读理解题,原作者都答不出来。原来我是这个意思啊。

讽刺不

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禁锢了他们的思维。

现在,小孩子没“童年 ”

他们的童年有电子产品相伴

在哪个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电子产品让他了解到了他们这个年龄不应该接触到的东西。造成早熟、近视、各种陋习和其他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小时候谈梦想都是些科学家、医生、太空人等。

现在,我长大要当明星当网红。

观念产生了问题,衣食无忧的生活让他们觉得挣钱很容易,唱个歌跳个舞就行了。

小升初 初升高 考大学

老师一直灌输一种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思想。

让我们抱着再熬几年就好了的念头,好好学习。

“学区房”这个词不知从何时产生,为了更好的教育家长开始陪读生活,每天忙碌起早贪黑的为孩子付出。对孩子报以厚望期望将来考个好大学,别像自己一样后悔一辈子。将自己的梦想也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无形之中也给他们增加了压力。

高三 令人害怕而又难忘的一年。

高考人生中的分叉路口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

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千人。

每天沉浸在题海中,枯燥乏味,日复一日,五天一大考三天一小考。

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知为何,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突然变成了考试没?考的怎么样?多少分啊?

前两天看了篇文章,一个陪读妈妈的故事,为了高考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选择陪读,每天围着孩子转。她放弃了很多东西只为孩子能考上好大学,可是,孩子成绩反而下降了,甚至有点抑郁。

本身高三压力就很大,家里还是在反复提醒自己,没有时间了,拼一年吧。你看看谁谁家的孩子考上985 211了……

渴望回家能得到些许安慰和鼓舞,现实却是无休止的唠叨,仿佛一直在往伤口上撒盐。

后来就开始讨厌回家的感觉,能不会就不会,回去也不说话,感觉那段时间真的是人生中最苦恼的日子。失眠、焦虑、开始长白头发。高考结束后所有症状全部消失不见。成不太理想但我不想复读,我不想在经历一年高三生活。尤其是复读,高中复读班有一个女同学好多人都说她不正常,揪头发,神经兮兮的,想想就觉得可怕。抑郁症正逐渐趋于年轻化,心理问题至关重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舍得》大结局 米桃抑郁回老家

教育不能唯分数论

应该多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强加给孩子

每年都有青少年自杀,压力过大、失恋、抑郁等问题都可能导致。

打骂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

父母要为他们1.树立榜样 2.不拿他们攀比 3.学会聆听 4.建立正确的三观 5.多了解孩子 6.换位思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