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研究生的遗书记下了无数人的“罪状”

大连理工一名25岁的研究生在实验室里上吊身亡,他的遗书也在网上曝光。我仔细阅读了数遍。

从写作角度讲,这篇遗书条理清楚、语言幽默、文采出色,堪称一篇优秀的网文。

从内容上看,这位研究生并未经历什么非人的磨难,没有不治之症,也没有家破人亡的悲剧,也没有失恋,只是写论文遇到挫折,面临毕业困难罢了。

没有看过遗书的朋友,可以再看一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大连理工大学的这条微博后面,有许多研究生留言。

有人说:最令人难过的是这位学长和我们比起来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导师也没有很苛待,生活也没有特重大的打击,就是平平淡淡的我们),希望大家都能顺顺利利毕业吧,不要再听到这种消息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压垮了这位研究生同学呢?

我注意到几个细节:

第一,放弃工作去考研。他是因为就业压力大,而放弃了就业,去考研的。可能他的同学,在工作三年后已经获得不错的收入或社会地位,而自己却是个延迟毕业的研究生,因此怀疑自己当初放弃工作的决定,同时又觉得没面子。

第二,贸易战、疫情等大环境影响。遗书中提到,读三年研究生世界"闹肚子"三年,这个大的环境影响了他做实验的时间,加之实验室的设备又坏了,于是感觉自己十分倒霉。

而且为了生计,他又被家人劝着去考公务员。公务员考试马上就要到来了,还有1个多月。结果自己的毕业论文还没做出来,又没时间复习公务员考试。

这几乎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业压力大——考研——疫情导致实验失败——考公务员无望——绝望。

有人说,就这点事,就绝望了?这抗压能力也是太差了。

的确,即使最坏的结果,研究生无法按期毕业,公务员考试失败,也不至于寻短见。

但是这位同学却偏偏选择离开人家。有人可能会说那句最至理名言:你死都不怕,还怕不毕业么?

我们无法真实还原这位同学当时的绝望心理,但是这封遗书却记下了无数人的罪状:在自己的世界里迷路了。

我们回看他的几个选择:

1、考研,并不是他非常想要考研,想要搞化工研究,而是为了躲避就业难。

2、考公务员,并不是他非常非常想做公务员,擅长做公务员,想要为人民服务,是因为疫情之下,经济萧条,家里父母催他考公务员。

显然,他的命运一直在被别人支配,都不是他自己做的选择。他早就在自己的世界里迷路了。

我可以大胆地猜测,他的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化工专业,也是家人的主意。可能是家长或亲戚,在化工行业有人脉关系,可以帮助解决工作吧。

前几天,看到微博上推荐一个视频,讲的是一名旧乐器修复师的故事,这位70岁的老人在年轻时去英国留学,学音乐弹奏。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问自己的老师,我的弹奏水平如何?老师回答:中下水平。

他说:“我当时就意识到,我不是弹奏的材料,以我的水平根本无法成为顶级钢琴大师。”

因此,他毅然放弃了弹奏专业,转去学习乐器制造和修理。这让他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然后把乐器修理工作做到了极致。

人生的路,必须自己选择,才能走得好,走得稳。

每年数百万人上大学,有几个人在高中,甚至初中就发现了自己的特长与爱好?

有几个人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目标明确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每年百万人去上研究生,有几个人是真的想要搞科研?真的迷恋某个专业?

有多少人与这位自杀的研究生一样,是随大流去读硕士,随大流去读博士?

这正是中国社会、中国应试教育的悲哀。

这也是我们无法诞生诺贝尔科学奖,无法自己培养出顶级科学家,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无法做出光刻机等高端设备的根源啊。

每一位读本文的读者,都应该立即思考,你是否在也自己的世界里迷路了?

我猜,99%的人都是迷路者。我庆幸,误打误撞从2005年起遇到了网络写作,成为中国最早的自媒体作者。

当时,整个中国,全职写作为生的科技类博客作者少之又少。

至今,我坚持了15年。我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迷路,连续创作了《解密小米》《互联网黑洞》等多本书籍,写了3000多篇原创评论,以及无数的企业营销文章。

正如乔布斯所言,追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擅长的事,你每天都会激情百倍,遭遇挫折的时候也可以从容面对,奋起直追。

深度|客观|价值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