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现实的思考:刚花了几万块报了班,孩子却不想去了

一、

经常有读者问这样的问题:

“孩子对街舞/钢琴感兴趣,报了班之后,上了几节又不想上了,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孩子要放弃的时候是逼他坚持还是由他的兴趣而放弃?

以前我没有发言权,因为小胖三岁半之前没报过任何班。

直到三岁半之后逛商场他自己要求试听并报了几个班之后,他也让我产生了同样的灵魂拷问。

而在他身上我发现:哦,原来孩子所谓的畏难有时候不仅仅只是畏难。

当然,这个发现仅适用于有类似问题的孩子,毕竟,坚持的理由都是相似的,而放弃各有各的不同。

最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家长要去挖掘背后的不同,这其中,需要我们的耐心与细致观察。

二、

故事的开始是:

小胖去年的时候,自己要求报了一个功夫课,给他上课的老师是这个店的店长,非常知道怎么引导孩子,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在鼓励和引导中玩。

每次上课他都很期待,上完第二节课我才发现这家机构在我家附近也有,所以我就给他转到了我家附近的班继续。

转班后小胖班上都是4岁左右的孩子,大部分已经练了快一年,而上课的老师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老师,比如他给孩子们压腿,几个小孩压到后面都哭了,他就会非常严肃的教训:

“男子汉不许哭!再哭就继续压20个数”。

孩子们只能怯怯的把眼泪憋回去,小胖也不例外。

跟他的同学比,所有孩子都会的动作小胖都不会,轮到他做动作时,他不会,老师会让他一个人拖着垫子,站在所有小朋友对面,一遍遍做。

我在场外看的很清楚,他不会做本身就让他难为情了,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做,只会让他更难为情。

但即便如此,我的原则是:

小胖如果不跟我说什么,那我也不会主动跟他提是不是习惯这个老师,因为他逐步在长大,我希望我的判断不影响到他的感受。

三、

在新老师这里要去上第三节课的时候,小胖跟我说:“妈妈我可以不去上这个课吗?”

我问他:

“你原来不是很喜欢上吗?为什么不上了?”

他说:

“太难了,我不想上了。”

他说出了每个孩子可能都会说的话:“太难了不想上”。

是因为他真的畏难吗?

我继续问他:

“你觉得难,是动作难吗?哪个动作,妈妈看一下。”

结果他说难的几个动作,他全部都会。

这下他才又说:

“我害怕上这个课,老师太凶了。”

当孩子说“老师太凶”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告诉他严师出高徒,你就别挑了?

如果家长一句话怼回去,严师才能出高徒,凶是对你好。其实是掐断了孩子与家长沟通的那条路。

孩子在一次次的碰壁后,只会形成一个观念,跟大人说没用,反正他也不会理解,那就不说实话了。

想想咱们小时候对家长,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感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不想这样,所以我跟小胖说:

“你做的很棒,你把你内心的想法告诉给了妈妈,说明你信任我,我很开心。那我们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吧?”

他说:

“要不你给老师聊一聊,能不能不要这么凶?”

我接着跟他聊:

“根据我的观察,老师并不是只对你一个人凶,他对班上所有的孩子都很凶,所以他不是针对你。每个人对”凶“的解读不一样,你觉得凶,但是老师只是觉得自己是严厉,在为你们好,这种想法非常正常,我们要理解。

而且,这是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有时候很难改,妈妈去跟老师聊的话,老师不一定能改变的。要不我去找这个机构的负责人聊一下,把你的想法和我的观察告诉负责人,让他看看能不能重新安排一位适合我们的老师怎么样?”

一字一顿的说了这么长的分析,是我希望给小胖传递:

发生问题,除了躲避和放弃,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案。

四、

小胖说:“你这个主意不错!”

所以我就去跟机构负责人聊了。

愉快的换班后,这个班的孩子仍然比小胖大,仍然比他会的多。但是这个班级的老师是一个严厉但同时会鼓励孩子的老师。

同样是孩子压腿压到想哭,上一个老师是:“不许哭!哭就再压20个数”。

而这个老师是:“很棒!已经坚持40个数了,很快就结束了!”;“很棒!比上次做的好,加油!”

其实练习标准并没有变,老师的语气也仍然严厉,但鼓励的效果却显而易见。

有时候在家玩的时候,小胖想起来了某个动作,都会主动说咱们练习一下XXX动作吧。

每周上课,老师都会带着他们一步步的突破自己的体能,去完成一些新的挑战。但是小胖乐在其中。他也再没有哭唧唧的说不去上课这样的话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五、

所以当孩子说:“太难了我不想去上”的时候,他可能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受限,说不出真实的原因;

也可能是别的孩子都会,他在对比中有了受挫感,而这种受挫感又没被得到合适的疏导;

也可能是我们以为有效果的打击式教育反而挫伤了孩子的兴趣;

当然,也可能是真的难。

这些原因需要家长分析,而不是直接给孩子贴上一个“你怎么这么有畏难情绪,你怎么一点都不懂得坚持”这样的标签。

而家长分析的基础其实是需要前期的参与。

刚报名一个新的兴趣班时,我建议最好能陪孩子上课,或者在旁边看着孩子,看看这个老师的风格,看看孩子是否适应,孩子无法表达的情绪只有你看了,了解了,才能知道。

当然每个孩子个性不同,喜欢和接受的老师风格不同,这个更无法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需要自己多观察孩子才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胖每报一个新的课,前期我就尽可能地陪他一起,哪怕无法进教室,我也能通过他走出教室的情绪以及给我的表达判断他的心情。

在同一个老师这里固定上完几节课,孩子渐入佳境后,家长基本就算解放了,可以不用一直陪着了。

六、

男孩的家长可能更需要注意孩子放弃背后隐藏的真实情绪,因为我们其实更容易忽视男孩的情感需求。

在这个社会里,男孩被更多的要求去探索,去坚持,却在害怕或难过时,不被理睬和安抚,甚至会因为表达情绪而被嘲笑或惩罚。

很多成年男人不尊重女性或者大男子主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从小没有被照顾到情感诉求”。

《游戏力》一书的作者科恩博士说:

“许多男孩十分有攻击性,他们会咬人、打人或者做一些武术动作,但只要你真的试图与他们对抗,有时他们在两秒钟内就会放弃,因为他们非常害怕真正的接触和真正的力量。

也就是说,他们的攻击行为只不过是与人接触的替代方式而已,男孩把无力感伪装成坚强,因为不管内心的感受如何,男孩必须看上去要粗鲁和强壮。”

安慰、拥抱和珍视并不会让男孩变得懦弱,相反会让他在情感上更加坚强,使他们更有人性。

其实,男人可以既勇敢,又温柔。(哈哈,感觉以后嫁给小胖的姑娘很幸福~)

所以,当孩子告诉你太难想放弃的时候,这篇文章肯定不会契合每个孩子的情况,但至少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丝启发。

希望每个“畏难”的孩子,都在合适的鼓励下,活出热爱的样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谢谢你关注帝呱呱星球,这里有传说中的海淀、顺义妈妈。因为地域和工作的原因,我们得以接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育儿理念,希望和你分享鸡娃时代里不一样的育儿新认知、帝都新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孩子 家长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