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星光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这两天,中美两国的院士评选,
相继公布了名单,我国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中,
曾引发热议的“茅台工程师”落选;
而刚刚,美国时间4月22日,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公布了,
2021年新增选院士名单,
一位来自中国的“清华女神”,
众望所归当选为其外籍荣誉院士。
她叫颜宁,曾落选中国院士,
而在2019年,
她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如今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
能成为美国两院院士的中国人。
曾经,她从美归来,
带领中国团队,
破解了困扰国际50年的难题;
如今她身在海外,
备受争议但中国国籍从未更改......
1977年11月,颜宁出生于山东章丘,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她打小就淘气,爬树偷桃子,下河捞鱼虾,活脱脱一个“假小子”。不过贪玩归贪玩,她的学习可一点都没落下,成绩次次名列前茅。
高中时,本是个金庸迷的她,
都定了要学文考北大中文系了,
但班主任觉得,
颜宁绝对是个可造之才,
而且是个潜藏的天才,
班主任劝她说:
“学好物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
就这样,颜宁被“强留”在了理科班。
18岁,颜宁考入清华大学,
父亲说: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于是她走进了生物科学的世界。
这样看来,颜宁人生的十字路口,
好像都被别人推着走。
但所谓天才,并非说擅长于文或理,
而是在于她根本没有学习壁垒,
只要愿意,
她可以迅速掌握并精通任何学科,
并成为这个领域的精英人物。
颜宁,
就是这样的天才之一。
一开始走进生物学,
她压根不爱做实验,
同学们开玩笑说,
颜宁,
是个做实验可以毁掉整个细胞间的主。
甚至有人断言,这孩子可惜了,
考上清华都不好好读,
科研之路堪忧啊堪忧......
但天才到底是天才,
当颜宁逐渐浸润在实验室科研环境中,
她感受到了这种升级打怪的快乐,
成绩是扶摇直上,
甚至觉得实验课太少了没有挑战,
顺手考个托福,
再抽空跑到世界知名公司,
诺和诺德研发总部,
轻松玩转毕业设计......
清华毕业后,
听说在美国普林斯顿,
任助理教授的施一公回国做报告,
颜宁给他写了一封自荐信:
“我觉得自己各方面能力,
已达到普林斯顿的要求,
如果你们肯录取我,
我就不去花力气申请别的学校了........”
普林斯顿什么地方,
美国百年顶尖学府,
培养了2位美国总统、
12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走出了69位诺贝尔奖获得主、
15位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
14位世界计算机最高奖图灵奖得主
......
总之一句话,没几分本事,
连大门的边都摸不着。
而施一公看了颜宁这封“狂傲”的信,
抱着试试看的心进行电话面试,
一番交谈后,
施一公确定这个女孩实力绝非一般,
当即决定,
录取她到普林斯顿大学生物系,
硕博连读。
22岁时,
颜宁进入施一公在美实验室,
在这高手云集的地方,
她用了短短6个月时间,
将一个极其复杂的生化实验,
独立做了出来,
凭此获得北美地区“青年科学家奖”,
这个奖每年在全球范围内,
每届只有5人入选。
之后仅用4年时间,
颜宁便获得了其他同窗,
往往需要7年,
才能取得的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那时的她,年少有为意气风发,
大胆挑战生物学领域,
一个十分棘手的膜蛋白结构实验,
这个科研项目,
是学术界公认的棘手难题,
而颜宁带着师弟师妹,
竟然真的做出了,
第一个膜蛋白结构模型!
从普林斯顿毕业的颜宁
年仅28岁的颜宁,
在美国乃至世界生物学术界声名鹊起,
要知道,她的这项生物研究,
是可以进入教科书中的级别。
当时,
美国方面给的待遇是极其优厚的,
颜宁留在博士后站工作,
顶尖的资源,顶尖的实验室,
未来无可限量。
可偏偏,她做了那个最不可能的、
也最让人震惊的决定:
回国。
那是2007年,国内生物科研环境,
可谓一片荒芜,
留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
在其他人看来,答案显而易见,
而颜宁不同。
自从去到美国,自从取得成就,
有这样几个问题一直在她心中萦绕:
我应该做点什么?
为母校清华做点什么?
为国家做点什么?
带着这些思考,
她选择了在声望最隆时归来。
2007年,年仅30岁的颜宁,
受聘于清华大学,
成为清华史上最年轻的博导、教授。
最初的“创业”很艰苦,
经费紧张,没有实验室,
她亲自装了实验台,
就连仪器试剂都是她亲自订购。
一切就绪,
她每天14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
晚上10点还在实验室,
熬的双眼通红,
有时甚至还工作到凌晨五六点。
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
让原本是清华女神的她,
苍老的特别快。
科研对于一个女人而言,
本就是要比男人付出更多努力的地方。
而对于颜宁来说,
这样的拼命,不过是因为一句:
让中国科研影响世界,
是我的使命。
从前的颜宁
科研耗尽韶华,如今的颜宁和施一公,颜宁比施一公小10岁。
正是她的这份执着和努力,
在她回国的十年里,
她带领的团队,
每年在《Nature》《Science》《Cell》,
世界三大顶级杂志发表优质论文,
比全国99%的高校都要多。
当时,膜蛋白研究领域内,
有一道50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
解析人体14种葡萄糖转运蛋白中,
GLUT1的结构。
这个课题,是生物界最难,
也是竞争最激烈的课题之一,
很多美国、欧洲、日本的结构生物学家,
为此付出半生努力,
依然看不到答案......
而颜宁带着几个本科学生,
向着这道天堑发起进攻。
当时国内国外都不看好她的研究,
初出茅庐的颜宁,
带着一群还未出茅庐的学生,
能有什么作为?
出人意料的是,
她只用了短短6个月时间,
就攻克了这道50年没解决的世界难题!
凭此,颜宁战胜了在这一领域,
徘徊50年的所有科学家,
在全球最顶尖的生物学家行列,
夺得一席之地,
凭此,中国结构生物学,
再也不会无人问津!
她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科研新星,
获得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国际青年科学家奖;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被《自然》评为10位“中国科学之星”......
荣誉和鲜花纷至而来,她却说:
最开心的是向世界证明了,
在中国同样能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
有些成果甚至比海外实现得更快更好。
而在这样众星捧月的时刻,
2017年,
颜宁竟再一次做了令人意外的决定:
宣布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
远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分子生物学系担任教授。
一时间,舆论甚嚣尘上,
各种猜疑和谩骂不断,
有人说她背叛了祖国,
还有人说她贪图国外荣华,
因为这些年国外给她的大奖不断......
这些话真的可笑之极,
试问她若看重国外名利,
十年前何必回来?
而也是同一年,
当她落选中科院院士的消息出来后,
人们觉得她更像是“负气出走”,
还给她安了个标签:“归海派”科学家。
对于此,囿于实验室的颜宁有些懵,
她发表了声明,
斥责网上那些猜想纯属无稽之谈,
她也不是“负气出走”,
一直把清华当“娘家”,
清华对她的支持非常有力,
令她毫无经费之忧,可以专心科研。
何况她在清华声誉渐隆,
何来”负气出走“一说?
其实,离开的理由很简单,
她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
故步自封而不自知,
因为她在清华一直众星捧月,
她说:
“我去普林斯顿有点自讨苦吃,
我在清华这个我最爱的母校,
待得太舒服了,
害怕自己的才智不知不觉浪费了,
想换一个环境重新挑战自己。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
有大批的留学生出国是做学生,
现在终于看到了一批人被请回去,
而且是到了顶尖学校做先生,
这是很多老一辈科学家的梦想。”
却哪里想到,她的这一次选择,
竟被人推上争议的风口浪尖。
2017年,颜宁告别了国内的争议,
以教授和博导身份,
再次来到熟悉的普林斯顿,
近四年来,
颜宁在普林斯顿,
不断促成该校和清华之间交流与合作,
她仍保持着和清华的联系,
任兼职教授,
为清华继续从事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优秀的中国人,
走到哪里都会发光。
2019年,颜宁拿下世界级大奖:
魏兹曼女性与科学奖,
才三天后,她在美国,
就被评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联名推荐入选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科学家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而有史以来,只有包括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内的,30位中国籍学者榜上有名。
今年4月22日,颜宁再一次引起轰动,她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她证明了自己,更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无论在哪里,都没有比外国人差!而这些年,无论获得国外什么样的大奖,
在美出行办事如何的不方便,
她从未更改过自己的中国国籍......
从普通农村,走到世界顶尖学府,
从实验小白,
成为世界顶尖的结构生物学家,
她敢于突破舒适圈,
付出比男儿更多的努力,
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她以一名中国科学家的身份,
为科学追寻更多的财富和可能性,
这一切,只因在她的字典里,
唯有奋斗没有其他。
今天,
让我们一起祝福颜宁,
希望这位优秀的女性科学家,
在世界上绽放更多的,
属于她自己,
也是属于中国的夺目光辉!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华人星光原创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