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阅读量500本。”
“诗词积累量多达200首。”
“精通钢琴和街舞,喜爱涂鸦。”
“热爱运动,喜欢踢足球、游泳和围棋。”
看到这样的简历,你会认为这是一个多大的孩子?
很多人在看到这份简历时,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个初中生或者高中生。
但是事实却惊掉了一众网友的下巴,这个简历的主人年小学都还没开始上。
事实上,这是上海一个5岁小孩的简历。
这份豪华版的简历,简直吊打很多大学生。
试问现在有多少人的年阅读量达到500本书?
而这份简历的背后,培养他的父母到底有多拼?
实际上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上学时妥妥的学霸。
所以自己有了孩子,自然也想把孩子朝着全方面培养。
于是,在父母二人“精英化”的教育模式下,就有了这份5岁“最强简历”。
全能的孩子,焦虑的父母
看着这个5岁但是却十项全能的孩子,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孩子——“裸跑弟”何宜德,那个为了锻炼意志力,在雪地里裸奔的孩子。
年幼的“裸跑弟”和这个5岁的上海小孩一样,拥有着惊掉众人下巴的简历。
“1岁时徒步暴走”、“2两岁时攀登南京紫金山”、“3岁裸跑”、“4岁参加国际比赛”……
两个孩子光鲜亮丽的简历是那么的相似,拥有着远超同龄人的丰富阅历和全方位发展的综合素质。
“裸跑弟”背后,是一个想要孩子代替自己成功的“鹰爸”何胜烈。
于此,我们也不难从这个5岁上海小孩的背后看到一对焦虑的父母。
清华大学的教授刘瑜曾经在演讲的时候说:
“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
这句话揭开了社会精英人群正在面临的焦虑——自己的后代的正在平庸化。
父母都是社会的精英人群,自然也想让自己的后代过上自己的生活,也成为精英群体中的一分子。
但是随着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内卷”,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这些精英二代们,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难免会后继无力,逐渐变得普通化和平庸化。
这是这些精英父母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们能做的,只有在孩子的小时候,竭尽自己所能,用现有的资源把他们培养得更加全能。
从起跑线上来开差距,如此才至于被后面的人群追赶上。
所以这才有了这个5岁小孩看上去“十项全能”的简历。
对于简历上的内容,钢琴、街舞、涂鸦、足球、围棋、游泳……这个孩子真正喜欢的有多少?
他们真正愿意接受的又有多少?我们无从可知。
但是这些确实都是父母的焦虑延伸到孩子身上的真实表现。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要在起跑线就耗光了所有的精力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伤仲永的故事。
父亲为了钱财和名利,耗光了方仲永的天赋,最终泯然众人矣。
这个故事家喻户晓,而我担心的,却是现代版的“伤仲永”。
当父母竭尽自己所能,将一切资源摆在他的面前,想借此让这个孩子全方位发展。
于是这个孩子在父母的鞭策下开始了魔鬼般的学习,过早地掌握了远超同龄人的各种技艺,变成了一个十项全能的“天才儿童”。
一个孩子早在小时候,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那他长大以后又能有几分对生活探索的兴趣呢?
普通的小孩因为不会或者没试过,所以愿意去尝试去探索,因此有着对生活和未来的热情。
而过早拥有一切的天才儿童,对生活未来的表现得更多的是漠视和无所谓,失去了对生活热情,变得茫然。
这样的小孩,最终的结果大概率只有两个:
要么再次回归到平庸的轨道,变成一个普通人;
要么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
这既是现代版的“伤仲永”。
所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不要让孩子在起点的时候就消耗光了所有的精力和热情。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要给予他过高的期望和负担。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孩子在5岁的时候,就应当多问几个幼稚的“为什么”,看着阳光下的蝴蝶发呆,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