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是我国最顶级的2所高校,至今为止国内还没有第三所高校可以和它们相提并论,能考上这两所高校也是无数学子的梦想。
然而,即使考上了这两所顶级名校,也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要面对的竞争会更激烈,压力自然也会更大。
杜青云在2016年以湖南理科第二名的成绩,被北大录取,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这也是他父亲为他选择的理想专业。
和几乎所有的北大学生一样,杜青云从小就是学霸。他4岁就上了小学,且成绩非常出色,在他周围,从来不缺少掌声和赞美。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他一直都是焦点人物,自带光环。
即使在高中到了省重点长郡中学后,这个光环依然存在。虽然在他刚到长郡中学后,排名一度落后到百名开外,但他很快就实现了突破。
长郡中学这样的省重点名校,学霸这种生物自然遍地都是,特别是有的同学竞赛还非常厉害,在这点上,杜青云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
但他依然有自己的骄傲,那就是他可以通过高分成绩去碾压别人,这也是他最擅长的东西。他在这所顶级重点高中的学生中依然处于顶端,自带的光环依然熠熠生辉。
但到了北京大学后,一夜之间变天了。这里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那一批学霸,又有谁不是一路优秀上来的?又有谁不是自带光环的?
事实上,杜青云依然天赋极佳,非常优秀,只不过在北大这个环境中,他的优秀已经不足以碾压一切,他的同学们和他都是同类,甚至比他更优秀。
在大学第一学期,他按部就班完成了学业,不过成绩平平,并没有特别出色。于是他转换了思路,尝试着融入到集体中,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认可。
坦率地说,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对于同学们的习惯他非常不感冒。比如他把同学们之间的互称“大佬”这类的调侃认为是炫耀,对此很不习惯,甚至有点嫉妒。
更大的问题来自于经济上,来自农门的他在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上显然和那些城市的同学格格不入,他的经济实力也不足以支撑这类的高消费。
他也尝试过加入社团,然而同样因为经济问题被迫退出。更为艰难的是他对大学的学习机制并不了解,也没有朋友交流这些事情。
失去了光环,他的骄傲也不允许他放下身段,自然也无法得到同类的认可。不知不觉中,他的心态发生了改变。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认可,自然也失去了话语权。这对于一直处于光环中心的他极不适应。
于是,他转而去虚拟世界寻求安慰,开始翘课,开始沉迷于游戏世界。尽管他也知道这样不对,但一旦离开游戏,他又无法寻找感情宣泄的途径。
放纵一旦开始,堕落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到了大二下半学期,杜青云已经挂了5门科目了,心态一旦崩了,再要重新建设又谈何容易?
这时候,杜青云已经意识到了北大可能读不下去了,于是他和父亲商量,提出了退学,这个决定自然遭到了家长的强烈反对。直到大三,他在湘雅医院检查出了中度抑郁症,父亲才不得不同意他退学。
退学后,他回到长沙复读。熟悉的课程对他来说并无任何压力,期间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问题。他知道他的案例并非个案,但他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虽然他觉得他需要重新寻找自我,但这个概念太宽泛了,涉及的东西也太多。他也尝试刷论坛,加入讨论组讨论,然而均没有找到他认同的答案。
好在对于高考,他并无任何压力,2020年,杜青云再次以718分的成绩,成了湖南理科状元,这次,他被清华录取了。
复读学校奖励了他50万,他把这笔钱作为了大学的生活费,并希望在清华重新获得认可。
一些思考:
杜青云的案例并非个案。四川考霸张非也有同样的经历。据统计,2017届毕业生,北大的退学率为4.2%,清华更是高达7.6%。
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智商肯定没问题,学习能力更是毋庸置疑。之所以在大学学习中出现如此大的挫折,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两个问题。
其一是欠缺自我管理能力。相当部分学霸在自律程度上欠佳,高中学校有老师盯着,家里有父母盯着,他们一直是被人逼着向前走。
到了大学,再也没有人时刻盯着他们学习,自律程度差的学生,开始放纵自我,而这类的放纵很容易使人沉沦,当造成严重后果后又容易使得心态崩溃,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另一种是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变。部分学生,从小到大一直是主角,一直光环加身,一直是学校和家庭的骄傲。自然他们也一直高度自信。
然而到了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学府,超级学霸也不过是普通生物,没有完成角色转变的他们,一旦失去了光环,又无法及时融入到集体,获得大家的认可,很容易被边缘化。
心高气傲的他们自然受不了这个,自信心一旦受挫,于是会在虚拟世界寻求心灵的寄托,这种行为也很容易导致最终的全面崩盘。
因此,无论是谁,学霸也好,普通学生也罢,在任何时候都要摆正心态。你很难一直成为最好的那个,尤其是舞台大了,就更不容易。
及时调整心态,要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努力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那个人,更不是为了胜过所有人,而是为了成为最好的那个自己,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