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得8分被名校破格录取,2年后为何沦为小丑

现代高考虽然说不至于到“鲤鱼跃龙门”那种程度,但也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第一关卡,所以每次高考全国上下无不是严阵以待,而且每一次高考作文也总是能够得到大家的强烈关注,尤其是作文分数比例足足有60分或70分的时候,在2009年有一篇名为《熟悉》的作文就横空出世成为焦点,焦点在哪?

焦点在这篇作文竟然是用甲骨文写的!甲骨文被发现于1898年的河南安阳,如今已出土154600块,它是成熟于先秦时期的中国汉字,但是它们依然带着图画的作用,我们现代人是没有办法看懂的,当初研究意思的时候,都是根据各种辅助资料还有上下文进行的,即便如今有被翻译出来一部分,谁也不敢说那就是原意。

可想而知这篇文章有多令阅卷老师欣喜又痛苦,一方面是看不懂,没有办法评分,另一方面又觉得如果不给个好成绩的话,是不是最终会让国家错失一个在别的方面非常优秀的人才,但不管中间有什么曲折,事实上这位考生还是被985院校破格录取了,而这位考生叫做黄蛉,是个男生。

首先黄蛉的名字就很特别,蛉字本来是指一种小飞虫,像蚊子但是比蚊子小,能够传播黑热病,父母应该不会想到要给孩子用这个名字,但事实上这个字在中国古代的用法,通常都是和蜻蛉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蜻蜓的意思,可以想象到那种轻盈和美好,可想而知这也是一个不怎么简单的家庭。

总而言之这一战让黄蛉惊天动地,连他的同学都大为诧异,不过也有人表示不算新奇,因为黄蛉平时就喜欢研究佛学和古诗文,甚至有时候还会在教室里面打坐,看起来怪怪的,所以甲骨文写作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正常了,于是尽管后来梳理黄蛉文章大意后发现离题只给了6分,他的成绩只能上3本,但四川锦江学院还是录取了他。

录取他之后又将他转入川大本部学习,为了最大限度地让他在甲骨文方面,或者说古诗文方面的成就发挥出来,还专门请了本来已经退休的何崝教授,对他一对一辅导,何崝教授也是从小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浓厚,多年从事古文字研究,出版过非常多关于甲骨文的著作,对于黄蛉来说绝对是一位要尊而重之的大前辈。

期间川大、川大锦城以及何崝一起为黄蛉专门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案,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一个大滑坡,2011年11月4日何崝教授向川大递交了辞呈,表示不会再教黄蛉了,这是为什么,怎么才不到3年时间,何崝教授的态度就变了,黄蛉又沦为了一个尴尬境地了呢?是黄蛉对甲骨文没有热情了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何崝教授是这样说的:

“我教他的是先秦文献以及古文字方面的东西。但在接受采访时,他信口开河,说会读《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什么著作?这是南北朝时刘勰的著作,这个跟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没有多大的联系。他说他在读这个书,就是在吹捧自己。连《文心雕龙》都读得懂了?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他在甲骨文方面也没有多大造诣。”

这段话里面就两个意思,一就是黄蛉丢掉了初心,早前说是灵感迸发才用的甲骨文,但现在学会了标榜自己;二是在甲骨文方面没有天赋,只是会写知道意思,想要走研究却完全不行。所以何崝觉得他没有必要再教下去,而之后黄蛉再次被匆匆转院,在大众面前终于如他所愿销声匿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黄蛉的问题其实一早就凸显出来过,当时他是复读生,其实应该老老实实下苦功夫深化自己的功底,在一个力求公正的高考舞台上,不应该有“赌一把”这种心思,因为赌完全就是看运气,一个人企图用运气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就说明他其实根本没有实力,即便中了头奖被吹捧,可这种吹捧终究会因为真相烟消云散。

而且近些年这样另辟蹊径的作文层出不穷,可以看出来考生确实在为自己的前途下苦功夫,有些文章也确实精彩,比如说《高考考不上我就当流氓》,能知道作者有真材实料,但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引发了焦虑模仿和侥幸心理,真怕到时候整个考场就只有一个考生老老实实写模范作文,而阅卷老师全都一头雾水“自愧弗如”。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