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殖户来说养殖泥鳅就是为了赚钱,改善生活。不过现在养殖泥鳅的陈本也越来越高,一不小心就会没有利润,可能还要亏钱都是正常事。市场价格不稳定,技术难题,成本的增加都是造成养殖泥鳅没有利润的主要原因,如何降低成本和其他养殖风险?
当前存在的问题?
养殖泥鳅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投入成本较高
尤其是池塘单养,苗种放养密度大,饲料用量大,亩放500千克苗种,苗种成本就在2万元左右。今年的苗种和饲料价上涨,苗种价与去年相比增加12元/千克左右,如果成品销售不变,养殖的效益就会大幅下降。
2、种苗的质量与供应不稳定
目前靠市场收购自然采捕的苗种质量、数量难以保证,大多数养殖户的泥鳅苗种来源于安徽、河南、辽宁等外地,外调不仅成本高,而且苗种质量参差不齐。
3、养殖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
泥鳅养殖高集约化、高投入、高收益。种苗的质量和规格、养殖技术、饲料的优劣、养殖周期的长短等因素都会带来养殖风险。虽然泥鳅具有适应性强、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等特点,但在高密度养殖过程中其养殖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池塘条件、养殖密度、天气、水质和泥鳅的活动等情况不断变化。一些养殖户看到别人养殖泥鳅赚钱多,盲目跟进,在养殖技术水平没有完全掌握时易导致养殖泥鳅不能获得很好的回报,甚至亏损。
4、产品市场销售比较狭窄
一般外销为主,主要是由赣榆收购出口韩日市场,价格会受到压制。部分泥鳅产品兼顾国内大中城市消费市场。
泥鳅养殖要注意什么?
泥鳅苗一般在春分前后投放,刚买来的泥鳅苗身体纤弱,入池时稍不注意,有可能造成较大损失。下面分析下几个投放注意事项。
1、做好缓苗处理
泥鳅苗入池时要求池水温度不能低于运鱼水温3℃。如果水温相差过大,就应先逐渐调整温差,泥鳅苗适应后再入池。用塑料袋运输的泥鳅苗,在入池前应先将塑料袋开口缓慢放入预先安置好的水箱内,10-20分钟后再将泥鳅苗连水一起缓慢倒入箱内,称为“缓苗”。如果开袋时发现泥鳅苗呈仰卧状态,这是二氧化碳中毒现象,只要经过缓苗,放入清水一段时间即可恢复。如果将泥鳅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即使在放养时肉眼观察生活正常,下塘后也会发生死亡,即运输后死亡。另外,泥鳅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可用1%的小苏打水浸洗20-30分钟。
2、密网拉塘清害
泥鳅苗在入池前一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一方面使堆积在池底的剩余清塘药物充分溶解;另一方面进一步清除敌害。
3、试验清塘效果
在泥鳅苗入池前一定要检查清塘的药物毒力是否消失,以及水的肥度是否合适。首先取半桶水,将泥鳅苗放入水中观察8-10个小时,看是否正常,以确定泥鳅苗能否入池。其次可根据水色、透明度和饵料生物情况判断水的肥度,如发现池水过肥,可加注清水调剂;池水的肥度不够,应立即补施少量化肥或发过酵的粪或增投人工饵料。
4、坚持饱食下塘
泥鳅苗入池前喂1-2次熟蛋黄或饲料酵母,其成活率或成长速度都比不喂的有明显提高。泥鳅苗运到后,先用网箱喂饵,再重新过数入池。在网箱内取苗时,上风头的泥鳅苗一般体质较强,个体较大,下风头的泥鳅苗体质较差,个体较小,这样就可将体质强弱有别、个体大小不同的鳅苗基本分开,在饲养过程中逐渐形成大小分化。
5、深水贴面放苗
泥鳅苗下塘时要选择深水处,紧贴水面慢慢放苗,如发现泥鳅苗密集成团,要用水滴轻轻泼洒,使其散开游入池中。遇到起风天气,要在上风头深水处入池,以免泥鳅苗被风吹到池坡或压到池底而造成伤亡。
泥鳅又名黄鳅、鳅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其脂肪、胆固醇含量均较低,药用价值明显,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是人们喜爱的水产佳品。泥鳅作为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等特点,且一年四季均可上市,销路不愁。目前泥鳅养殖已由苗种到成鳅单养方式发展为与菱角、河藕等水生植物种植混养的生态高效养殖方式,养殖效益稳步提高。
养殖泥鳅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投入成本较高
尤其是池塘单养,苗种放养密度大,饲料用量大,亩放500千克苗种,苗种成本就在2万元左右。今年的苗种和饲料价上涨,苗种价与去年相比增加12元/千克左右,如果成品销售不变,养殖的效益就会大幅下降。
2、种苗的质量与供应不稳定
目前靠市场收购自然采捕的苗种质量、数量难以保证,大多数养殖户的泥鳅苗种来源于安徽、河南、辽宁等外地,外调不仅成本高,而且苗种质量参差不齐。
3、养殖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
泥鳅养殖高集约化、高投入、高收益。种苗的质量和规格、养殖技术、饲料的优劣、养殖周期的长短等因素都会带来养殖风险。虽然泥鳅具有适应性强、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等特点,但在高密度养殖过程中其养殖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池塘条件、养殖密度、天气、水质和泥鳅的活动等情况不断变化。一些养殖户看到别人养殖泥鳅赚钱多,盲目跟进,在养殖技术水平没有完全掌握时易导致养殖泥鳅不能获得很好的回报,甚至亏损。
4、产品市场销售比较狭窄
一般外销为主,主要是由赣榆收购出口韩日市场,价格会受到压制。部分泥鳅产品兼顾国内大中城市消费市场。
池塘微孔管道增氧系统是采用鼓风机通过铺设在池塘底部的微孔管或充气管等设施对池塘水体进行充气增氧,以满足池塘养殖动物对水体溶解氧的需求的增氧方法。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是由室内工厂化高密度养殖采用的充气式增氧技术发展而来。于21世纪初开始在池塘养殖中试验应用, 近几年在全国得到了大面积示范推广。微孔管道增氧技术的应用可大幅度提高养殖池塘水体的整体溶氧水平,尤其是养殖池塘底层水体的溶氧量,消除水体的氧债,从而为以底栖生活为主的养殖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那么泥鳅高密度养殖池塘如何设置微孔增氧系统呢,请参看以下视频和步骤:
1、选一块土质较硬的底面安放大功率增氧泵,可以选择罗茨鼓风机,国产规格有7.5千瓦、5.5千瓦、3.0千瓦、2.2千瓦四种,具体选择看池塘面积而定。一般高密度养殖微孔管的功率配置为0.25~0.3千瓦/亩!
2、在增氧泵出气口连接空气输送管道,空气输送管道一直延伸至池塘池埂(最好是选择池塘的长边)。空气输送管道有两种选择,一是镀锌管,二是PVC管,建议使用PVC管。
3、在延伸至池塘池埂的空气输送管道上安装连接空气输送支管,另一端连接气石均匀沉入池塘中央。空气输送支管以PVC管和纳米管为主,纳米管成本较高,但效果好。
在回河街道有一个被大伙叫做“鱼痴”的人,她从十几岁开始就整天在鱼塘里和各种各样的鱼打交道,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如今,她养殖的一种很特别的鱼——泥鳅,一年就能给她带来2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她也因此被大家称为“泥鳅姐”,她就是玉鑫农场主王秀珍。
据了解,玉鑫农场位于美丽的大寺河畔,国道G220路东,主要以养殖优质泥鳅苗为主,现有育苗池13个,占地面积100余亩。农场还能自主进行幼苗孵化,年产2亿尾幼苗“水花”, 4500万尾泥鳅苗,产品主要销往河北、天津、江苏以及周边市区,可实现年收入200万元以上。“俺这挨着大寺河,能直接用上黄河水,泥鳅苗喝的都是氧化好的纯净黄河水,喂泥鳅的饲料都是纯天然的有机饲料,蚯蚓等,泥鳅喝的好,吃得好,自然品质好。”王秀珍说。她还喂养了不少笨猪,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嫩草,豆面儿等食料,猪粪发酵生蚯蚓,蚯蚓喂泥鳅,泥鳅喂猪,形成了一个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循环。因冬季无法大规模养殖泥鳅,他们就自己设计生产孵化桶,目前对外销售了好几批,效益也比较可观。小东西也可以做成大产业,玉鑫农场将进行泥鳅深加工,加工泥鳅即食食品,拉长产来链条,发展育、养、品产业一条龙产业 ,把泥鳅产业做大做强做细做精。
泥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温水性底层小型鱼类,生命力强,便于饲养管理。其肉质细嫩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人们称之为“水中人参”。养殖泥鳅,需要在水位较浅的小水体中养殖,尤其适合在稻田中养殖。稻田养殖泥鳅,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今天小编会给大家介绍泥鳅大王多年来的养殖方法,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一、稻田建设
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1.5亩左右为宜。养鳅的稻田需筑好田埂,埂内侧埋设聚乙烯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排水口建两道拦网,外侧可用聚乙烯网,内侧用金属网。田内挖适度大小的鱼溜,鱼溜可为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或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为30-40厘米,鱼溜或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10%。
二、泥鳅放养
1、放前处理。先将水放干晒田几天,再按0。1-0。2kg/m2撒细米糠,第二天按20-40kg/m2施有机肥,几天后灌水。
2、放养时间。鳅苗一般在插完稻秧后放养,单季稻多在第一次除草后放养,双季稻宜在第二季稻秧插完后进行放养。放养前,苗种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min。
3、放养密度。每亩放养亩放规格3~4g/尾的鳅苗约2万尾,规格尽量一致,避免残食,不要混养其它鱼类。
三、投料
泥鳅饵料较为广泛,麦麸、豆渣、蚯蚓、豆饼以及人工配合饵料均可摄食。投喂饵料要注意营养平衡,尽量选用物美价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全价配合饲料。每亩投喂2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3%~5%,视鱼的吃情况增减,投饵地点应选在鱼沟内。
四、控制好水位和水质
水位控制对于稻田养殖泥鳅和水稻生产非常重要,水位要根据水稻和泥鳅的需要适时的调整,以促进水稻生根分蘖,一般要求田面以上的实际水位要控制在125px以上,并且要适时的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一次水,这样管理既可促进水稻生长,又利于泥鳅生长。对于水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因当水中缺氧,泥鳅会出现吞吸空气的现象,此时要及时换水或者注入新水,以避免发生泥鳅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