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古代的众多暴君都只知道压榨黎民百姓,失去了人们的拥护。最终导致天下各处都有人民起义来反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农民起义被后代诟病。但是,有一个人是个例外,他发动的起义得到了各界英雄和人民的尊重,并随之而来追随他。这个人就是陈胜。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甚至还追封他作了隐王,足以见得陈胜的巨大影响力。不仅如此,连司马迁都特别赞赏他,并特意将陈胜的传记列入了30世家中。我们都知道,这30世家记录的可都是王侯将相,司马迁将他与这些人相提并论,可见在其心目中,陈胜不仅仅是一个农民起义的领导者,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可惜的是,拥有如此之高评价的陈胜最后却死在了一个车夫的手下,那么他到底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呢?
陈胜起义
在陈胜起义的后期,他的处境十分悲惨,甚至可以说是众叛亲离,他的许多部下都背叛了他然后自立为王。他们很多并没有选择自立门户,但还是选择了背叛他,没有人愿意称呼陈胜为王。
一般来说,起义的大多数领导人都会有一支亲信部队,他们非常忠于自己。可陈胜是个例外,他并没有得到他家乡人民的支持,所以他自然也就没有亲信部队。另外,一般将领和整日跟随自己的车夫关系都是不错的,但陈胜最终却死在了自己的车夫手中。他混到如此地步,可谓是人生之悲哀。
为何陈胜起义会失败?
起义之初,陈胜还是十分辉煌的,但后来他却很快没落了,并落得如此悲惨的处境,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呢?主要还是有这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陈胜有些操之过急。
陈胜很想早日称王,这样一来,他的号召力自然会极大地降低。当陈胜刚起义时,打着扶苏和项燕的旗号,通常起义军都只尊一个,但他却尊两个,就属于混搭风格。而且,他的搭配非常矛盾,因为这两者一个属于秦,另一个属于楚,他们本就是一对敌人。
如果他们两个都还活着,那么他们一定可以互相打起来。但是,这两个人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同时受到了秦的迫害,而且他们两个都是皇室贵族的后代。当时人们的尊卑观念非常强,如果你是皇室的后代,将会有很多的人支持你。因此,打着这两个人的旗号,陈胜自然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但是,如果你想要自称为王,就必须另当别论了。你的出身是什么呀?你一个小老百姓还想称王?自然有很多人对他不服,纷纷离开了他。
心中不服只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陈胜这样做,让他的这些手下觉得称王的条件很容易满足,”既然你可以称王,那么我应该也可以“,因为拥有一个队伍,然后占领几个城池,就可以称王。结果,他手下的许多将领都效仿他。这些将领都这样做了,自然也就有更多的人来效仿,最后使陈胜的力量被极大地削弱了。
所以说,陈胜还没有站稳脚跟,便急于称王,这样做如何成功?肯定会使手下的人心中不服,同时自己的力量也会减弱。
第二个原因是陈胜过于享乐,导致失去人心。
陈胜的享乐主义极大地削弱了他的声望。起义后,陈胜率领的部队便势如破竹般地占领了许多城池。在占领陈县后,他忍不住了,他在这里称了王。
从那时起,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该计划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主力部队向西前进,其余部队继续占领城池。”他的这个计划,表面来看并没有大问题。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整个计划中他自己并没有任何参与,打仗攻城的事情全交给了手下去做,他自己却每天都在这里吃喝玩乐,过着舒适的生活。
作为领导者,一切都移交给下属,自己只知道享乐主义,手下们肯定不乐意呀。他这样做,自然就留下了隐患。
首先就是下属们的不服,为什么我们在前线拼了命的打仗,你却在家里玩乐?例如,李自成在攻占北京后,他想让刘宗敏率领部队进攻山海关。这个刘宗敏也很聪明,立刻表示了反对,我们都是一样的,都是做贼,为什么我要去拼命打仗,你在北京过着如此舒适的生活呢。
李自成很无奈,他这话说的也很合理,驳斥起来并不容易,因此他必须自己参战。所以,陈胜这样做,自然也有很多人不服,比如武臣就是其中之一。在占领了多个城池之后,武臣立即背叛陈胜自己单干去了,跟着陈胜还不如自己干呢。武臣也匆匆忙忙地准备称王,这很好地说明了这些人心中的不满。
另一个后果就是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吴广领导的主力部队一直没能占领荥阳城。不仅如此,吴广本人也因此丧命。这和吴广的能力差以及号召力不强有关,如果陈胜亲自率领部队,效果肯定会比现在更好。
最后与陈胜的性情有关。
陈胜这个人太过于薄情,早年,陈胜曾说过”苟富贵,勿相忘“,他说了这句话,但是他自己却没有做到。他的同乡想见他,却被他的手下拦在了门外。这些人找到了一个机会,在陈胜外出时在一旁喊着他的小名,因此陈胜不得不见他们。
后来,这些人讲了陈胜一些”不体面“的往事,就被他给杀死了。可见,陈胜对自己的老乡都如此残忍,更不用说对待自己的下属了。
陈胜称王后,他更加傲慢,他最初建立的所有好感都消失了。谁会跟这样一个薄情的人一起共事呢?因此,最终他死在了自己的车夫手下,这也只能怪他自己没有处理好和手下之间的关系,如果他有更多的耐心和更好的脾气,他也不会落得这种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