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宝钗身患的热毒症到底是什么病?

宝钗,同林黛玉并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是《红楼梦》中重要的女性角色。尤其在关于薛宝钗的热毒这个问题上,更是留下了两条关键的批语。进一步说,薛宝钗让宝玉得知“金玉良缘”的目的是什么?薛宝钗的“那种病”,薛宝钗的天生热毒,就是她不达到目的便永不满足的欲望。

薛宝钗虽然不像林黛玉一样常年体弱多病,但她出生的时候也是带着先天不足的。 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宝钗,同林黛玉并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是《红楼梦》中重要的女性角色。在众多红迷心中,她是最具有争议的女性,有的人喜欢,有的人讨厌。

每一位阅读《红楼梦》的朋友,对其中的人物,有彼此不同的喜好,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红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

小白从高中时期,有幸接触《红楼梦》,十多年了,从书本、影视,一点点走进了这部四大名著之一的文学作品。虽然没有特别的见解,但多少也有点自己的体会。

今天,小白想从薛宝钗身上所具有的特殊特征,来公正地聊一聊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特殊特征,就是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热毒”。

在《红楼梦》第七回中,周瑞家的送走了来贾府打秋风的刘姥姥,便打算向王夫人复命。在从丫鬟哪里得知王夫人正在梨香院同薛姨妈聊天后,她便来到了这里。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在贾府之中,有些体面。但显然,面对自己的主子,她还是得小心服侍着,所以,见到王夫人同薛姨妈聊得正起劲,她并不敢前去打扰。而是走到了旁边薛宝钗的房间。

在此,她们之间便有这样一段对话。

周瑞家的也忙陪笑问:“姑娘好”一面炕沿上坐了,因说:“这有两三天也没见姑娘到那边逛逛去,只怕是你宝兄弟冲撞了你不成?”

宝钗笑道:“那里的话!只因我那种病又发了两天,所以静养两日。”周瑞家的道:“正是呢,姑娘到底有什么病根儿,也该趁早儿请了大夫来,好生开个方子,认真吃几剂药,一势儿除了根才好。小小的年纪倒作下个病根也不是玩的。”

宝钗听说,便笑道:“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我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末药作引,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这倒效验些。”

周瑞家的在贾府生活了几十年,已经养成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习惯,显然,她对薛宝钗的询问和关注,不过是没话找话说罢了。

当然,这些与我们今天要说的,并没有什么联系,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是薛宝钗的病。

从她对周瑞家的倾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病,是一种热毒;并且,这种热毒,还是天生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药吃了不少,但并不见效,直到有个和尚开了一个“海上方”,才有所好转。

《红楼梦》由曹雪芹所作,但并不完整,到八十回后,便是由高鹗续写。因此,在没有见到《红楼梦》完整的结局之前,我们无法得知众人的结局。也自然,如宝钗身上所带有的“热毒”,我们从原文中也很难找到答案。

好在,《红楼梦》虽然不完整,但与此同时,却留下了脂砚斋的批语。尤其在关于薛宝钗的热毒这个问题上,更是留下了两条关键的批语。这也是小白所说的三个细节中的两个。

1、脂砚斋的第一条批语,说出了薛宝钗“热毒”的表现。

我们先来看看脂批的原文:

【 “那种病”,“那”字,与前二玉“不知因何”二“又”字,皆得天成地设之体,且省却多少闲文。所谓惜字如金也。】

这段批语是什么意思?相信朋友们应该能够注意,在此,特意提到了前文二玉的细节。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有必要回看一下有关“二玉”的这段文字,当然,“二玉”指的是林黛玉、贾宝玉。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况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弟兄皆出一体,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

这段原文引用的比较长,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没有可以省略的地方。

这段原文其实想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贾宝玉、林黛玉二人原本过得非常开心,只是因为薛宝钗的到来,导致了他们二人产生了不和。

我们都知道,从林黛玉的母亲去世后,六岁的她,便被贾母接近了贾府,在贾母的呵护下,同宝玉二人,亲密相处,情意深厚。

十四岁的薛宝钗,进入贾府之时,林妹妹已经在此生活了好几年。从年龄上比较,她比林妹妹大三岁,比宝玉大两岁。

按封建社会的礼仪规矩,这个年龄的宝钗显然需要注意男女之间的礼仪。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因为她的到来,导致二玉的不和并不寻常。

而唯一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入住贾府的薛宝钗,是有意挑拨他们二人的关系的。

这也验证了批语中所说的“那种病”与“不知为何”的对应关系。

当然,若仅仅如此说,有些喜欢宝姐姐的朋友必然不服,怎么能仅凭这一点诬陷我们的宝姐姐呢?

那好吧,让我们仅从她与周瑞家对话中,来捋一捋,薛宝钗究竟做了什么?

周瑞家的进入她的房间,便关切地询问她,这几天怎么没有见姑娘去那边?这个那边,就是宝玉也可以说是三春那边。面对这个问题,她是如何回答的?

因为我的“那种病”又犯了,那究竟是什么病呢?我们回看他们二人的整个对话,会发现,她根本没病。

完全是没病装病。她为什么如此做?对于这个答案,在《红楼梦》第八回,便说出了答案。

薛宝钗之所以几天忍着不出去,并不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是在酝酿一个阴谋。这个阴谋,就是让贾宝玉主动来梨香院看她,然后她与丫鬟莺儿二人,一唱一和,给宝玉灌输“金玉良缘”的思想。

朋友们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贾宝玉是怎么知道宝钗生病的?正是通过周瑞家的,也许,有的朋友就会疑惑了,若没有周瑞家的,宝玉会知道吗?

当然会,因为宝玉本身就是一个花心大萝卜。没有周瑞家的,也会有王瑞家的、张睿家的,只要宝钗稳住,宝玉迟早会上钩。

进一步说,薛宝钗让宝玉得知“金玉良缘”的目的是什么?不正是公开同林妹妹抢宝玉吗?并且她的手段,非常低俗,用的是女儿家的婚姻大事。

或许,这么一说,大家便能明白她的“那种病”指的是什么了吧?没错,指的正是薛姨妈一家,从进入贾府起,为了攀附贾府,获取对她们有利的利益,而恬不知耻,手段用尽的追求“金玉良缘”。

薛宝钗的“那种病”,薛宝钗的天生热毒,就是她不达到目的便永不满足的欲望。

如果说,在这之前,林黛玉与贾宝玉的不和,是她的无心之举;那么,从这一刻开始,她已经对林黛玉正是宣战了。

2、脂砚斋的第二条批语,说出了薛宝钗“热毒”的根源。

同样,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脂砚斋的原文:

【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热毒”二字,画出富家夫妇,图一时,遗害于子女,而不可谨慎。】

其实这一段批语,我们联系原文,更容易理解,正如薛宝钗所说,她的热毒,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也就是说,她之所以具有这一种自私自利、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利益的欲望,是来源于父母从小的教育。

薛宝钗出生于具有百万之富的薛家,虽然家庭富裕,但因为出生于商人之家,所以他们一家有一个共同点:利益至上,人情淡薄!

这一种特殊性格的具体表现,就是她们的麻木不仁。

比如薛姨妈一家还未进京时,薛蟠为了抢英莲而犯下的人命官司。

试看贾府的子弟,虽然寻花问柳,不务正业,但同薛蟠所做的,纵使豪奴打死人的事,却从未有过。

贾宝玉,因为调戏金钏儿,导致她跳井而死,尚且被他的父亲贾政活活打死,而薛蟠打死人命,薛姨妈又做了什么呢?只怕同他儿子是一样的想法:

薛蟠见英莲生得不俗,立意买了,又遇冯家来夺人,因恃强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死。他便将家中事务嘱了族中人并几个老家人,他便同了母妹等竟自起身长行去了。人命官司一事,他却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其实薛蟠身上所具有的这种麻木不仁,在原文中,薛宝钗的身上同样具有。那就是面对金钏儿投井一事,她的表现。

薛宝钗从贾府的婆子口中,得知金钏儿投井而死的消息后,毫无反应,袭人这个丫鬟听到这个消息,尚且流了几滴眼泪。

并且,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她是直奔到王夫人的房间。为了什么呢?为的是安慰姨妈,讨她的欢心。目的非常明确,同样,她在安慰王夫人时,也体现出了她对金钏儿的麻木不仁。

宝钗笑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她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岂有这样大气性地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于心不安。”

宝钗笑道:“姨娘也不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

对比她哥哥薛蟠纵使豪奴打死冯渊,没有几个臭钱摆不平的心里,此时宝钗对金钏儿的死,不同样是如此吗?

他们兄妹二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思想?自然是源于,他们父母从小对他们的教育。这也正如批语所说的,富家夫妇,图一时,而害子女一生。

3、秃头和尚所给的“海上方”,明确了消除薛宝钗热毒的唯一方法。

周瑞家的得知她的病后,便特意询问了她吃的是什么用,宝钗便说道:

周瑞家的因问道:“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姑娘说了,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的病,也是行好的事。”

宝钗见问,乃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起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了。东西药料一概都有,现易得的,只难得‘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末药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

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样说来,这就得一二年的工夫。倘或这日雨水竟不下雨水,又怎处呢?”宝钗笑道:“所以了,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蜂蜜十二钱,白糖十二钱,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罐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相信朋友们看到这个药方的感觉,同小白最初看的一样,是一脸懵逼,不知所云。

其实,曹公在此用的是障眼法,在这整个“海上方”中,我们只要注意三点就好了。

(1)数字。

在这一副“海上方”中,出现过最多的数字,就是“十二”:十二两白牡丹花蕊、十二两白荷花花蕊、十二两白芙蓉花蕊、十二两白梅花蕊……露水十二钱、霜十二钱、小雪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十二钱,最后还有一个十二分焦柏。

在这里的十二有什么含义?

相信对于大多数朋友而言,第一个反应就是“十二钗”,也就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中,所见到的那些。

而这一种观点,显然是正确的,在“海上方”中出现的十二,正是对应十二钗,只是在此,所引用的意义不同。

在小白看来,这幅“海上方”,之所以特意指出十二钗,其用意是希望薛宝钗,能融入大观园这群天真无邪的姐妹们之中,逐渐改变她从原生家庭中所带来的麻木不仁,没有人情味,以及唯利是图。

(2)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在这幅药方中,还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二十四节气中的一部分,比如小雪、霜降、雨水、白露。

而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天然之力,是大自然的力量,是人的七情六欲。在“海上方”这幅药方中,出现这些,其目的同“十二”这个数字一样,是希望薛宝钗能欣赏、领会四季变化,拥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成为一个具有正常人所具有的正常情绪的人。

但显然,真实的薛宝钗,并没有喜怒哀乐,正如在贾宝玉的生日宴上,她所抽到的花名签一样:任是无情也动人!她不具有如林妹妹或者其他人的喜怒哀乐。

(3)白糖、蜂蜜。

在“海上方”中,还出现了白糖和蜂蜜。这一点我们很好理解,因为这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甜的。

这或许,寄托了作者对薛宝钗的同情之心。

她出生于具有百万之富的家庭之中,原本衣食无忧、自由自在,但因为父亲的去世,哥哥的不上进而不得不担负起拯救这个家的责任。而由一个单纯、天真的小女孩,锐变成了一个唯利是图的满腹心计的人。

而在这个过程中,她必然承受了许多不甘和心酸。试想一下,她与林黛玉同样都看过《牡丹亭》、《西厢记》,但为何林妹妹能够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她却只能成为被人唾弃的第三者呢?

贾宝玉被打后,她从袭人哪里得知,琪官的事是她的哥哥薛蟠告的密,为此,她与母亲同薛蟠大吵了一架,情急之下的薛蟠,说出了宝钗的心病。

薛蟠见宝钗说的话句句有理,难以驳正,比母亲的话反难回答,因此便要设法拿话堵回她去,就无人敢拦自己的话了;也因正在气头上,未曾想话之轻重,便说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有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儿,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话未说了,把个宝钗气怔了,拉着薛姨妈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

这也是在前八十回中,宝钗仅有的一次流泪。

而她之所以变成这样一个连女儿家的名节都不顾的唯利是图、冷漠无情的人,不正是为了这个家吗?

说在最后,许多朋友都说,薛宝钗在追求“金玉良缘”的路上,吃相太难看;但我们是否注意过,她的母亲薛姨妈,贾母仅仅询问薛宝琴的年庚八字,她便坐立不安,露出马脚,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