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尊心人人都有,只不过孩子的自尊心更加脆弱,父母可能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伤了他们的心。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请记住,孩子的名字永远叫‘小孩’”。因此,家长要用适合孩子的话语去面对他们。从现...
自尊心人人都有,只不过孩子的自尊心更加脆弱,父母可能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伤了他们的心。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请记住,孩子的名字永远叫‘小孩’”。因此,家长要用适合孩子的话语去面对他们。从现在开始对孩子要少说这些话!
1、请不要再说:别人家的孩子……
民办小学公布名单,小张(网名)的孩子落榜了。“为了让孩子能顺利考进民办小学,从三年前开始,就积极参加同龄人的活动比赛,有针对性地锻炼孩子。”在中国式妈妈眼中,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考试前一天,我们在家让他们俩做自我介绍和讲故事,她完成得更棒,表哥断断续续说了半天。得知表哥被录取后,女儿哭得更凶了,她说,是不是她不够优秀,而我只能抱着她一起哭……”
一定程度上,“中国式妈妈”已经成了国际性的贬义词。在美国高中校园里,中国式妈妈是个管孩子很严的家长;在纽约房产商眼中,中国式妈妈是为了2岁女儿读大学而买豪宅的焦虑者;在新西兰,当地妈妈们发起奶粉保卫战试图对抗中国妈妈的疯狂扫货……中国式妈妈最大的共性还有爱攀比,口头禅是“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谁谁谁,哪哪比你好。”
这样的教育方法能让孩子做出我们期待的事,但杭州一位早教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比较也给了孩子一个暗示“你不够优秀”,于是,常常被比较的孩子,会变得自卑,长大后容易嫉妒。“父母可以说孩子做的事对或者不对,但不能说他这个人是好还是不好。此外,不攀比不等于不为孩子设立教育目标。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挖掘他的潜能。”
2、请不要再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80后的跳跳妈是两个混血男宝宝的妈,他们全家目前生活在挪威。她告诉记者,3岁多的跳跳一个字不认识,在国内早被比下去了。“北欧家家两三个孩子,普遍采取是接触大自然式的慢养育,有钱有闲时带孩子旅游,7岁前不教文化,顶多踢踢球。”跳跳妈说。
难以拒绝攀比的其实是父母急切的心态。育儿专家林怡发现,习惯了快餐文化的80后焦虑妈妈喜欢直奔主题:7个月了怎么还不会爬?不问原理,直接说怎么做就行,不灵就继续到处求答案。事实上,养育孩子不像生产产品,孩子的个体差异很大,怎么会有一种解决所有家长的问题的方法?
焦虑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会影响正常的判断力。妈妈们不相信自己,只好转而互相比较。其实,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在懂孩子的基础上变通出来的。全国十佳心理教师、《孩子妈妈陪你慢慢找长大》作者吴文君告诉记者:“资讯大爆炸的社会,妈妈们必须学会拒绝过多的育儿信息,否则就会陷入焦虑的泥沼。”吴文君说,放手养育,陪伴成长,在孩子遭遇困境与挫折的时候,给予安慰与支持,孩子的欢笑,才是我们得到的最实际的回报。
3、请不要再说:为什么付出这么多,你却不明白?
“爱攀比”、“焦虑”竟然成了“只要孩子学有所成,大人吃点苦无所谓”的中国妈妈的标签,爱孩子难道有错吗?
首先问自己,你对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吗?你接纳了孩子真实的自我吗?吴文君说,做父母的大多都不愿承认自己心里的那点小虚荣,而一旦孩子没有如己所愿,做父母的就从山上跌落到谷底,得不到回报的爱会变得偏执焦躁: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孩子却一点都不明白?为什么给了孩子最好的,而他却对我们这样?以后如果孩子对我们没有我对他那么好,该怎么办?
吴文君告诉记者,尤其当下的不少年轻全职妈妈,她们把妈妈当成一种职业,要求回报的爱其实是对孩子的控制。在专家眼中,当妈妈是要学习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留一些时间来爱自己、关注自己,让自己更有力量去面对挑战,这样才能放下许多焦虑。否则,我们会下意识地从孩子那里需求爱,对孩子的期待会多于爱。“爱应该是自由的,是给对方所需要的,而不是把自己的无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4、请不要再说:少废话,照我说的去做
五岁的毛毛手工不太好,每次妈妈都要教许多遍,毛毛还是笨手笨脚,每一次做手工时都要问这问那,因为不太熟练,做事就有点消极,不肯做,毛毛妈妈又是急性子,动辄就是巴掌上前,并且狠狠批评:“少废话,照我说的去做。”搞得毛毛每到做手工,就是泪涟涟的,做手工对他来说,一点快乐也没有,成了一桩最不愿意做的事。
男孩动手能力略比同龄女孩要差一些,动枪动棒可能要比女孩子强得多,细活的手工真的是有点勉为其难。家长不妨换个方式教育孩子,不要抱着一个死鱼头啃,或是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学习,不能因为是弱项,就不停地进行训练,这样孩子会彻底失去兴趣的。
5、请不要再说:滚吧,滚吧,滚得越远越好!
这句话也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一不顺心,就让孩子“滚”。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东西呀?如此简单一个字,你想想,有多少侮辱、蔑视和嘲讽的成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责骂不是太过分了吗?
还有的孩子比较黏人一点,有时喜欢赖着父母。这个时候家长不耐烦了,就会一把推开孩子说:“你知不知道,你很讨厌!”你不愿意陪着孩子玩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说这样的话来伤害他的自尊心?这会令孩子因为父母厌恶自己而忧虑。他未必知道父母讨厌自己什么,也不懂分析父母只是不喜欢他黏人这个行为,而非讨厌他本人。如果父母不加以解释,就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6、请不要再说:给我记着,你是老子养大的!
听听这话吧,简直就是一种“威胁”。孩子听到,心里会怎么想?也许他还没有关于“自尊”意识,可是这话会让他感到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是个累赘,可又无力改变这个现实。这种矛盾的心理会让孩子惶恐和无所适从。这样的情绪压抑得太久,必定会化为愤怒,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那时,很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了
有些孩子太小,也许就乖乖顺从了父母,但并不表示他认同了父母的话,而是因为内心的恐惧,害怕被父母抛弃。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孩子很难健康成长。
事实上,未成年的孩子被父母抚养,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却把它当作是一种负担,当作一种向孩子炫耀和示威的借口。这种行为很可耻!想想,谁不是由自己的父母抚养成人的?
小孩子往往依靠父母来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从父母那里获得关于人和人生的认识,所以父母给予孩子信心和信赖,非常重要。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有出息,那就谨慎自己的言辞吧。贬损的话,一句也别说。时刻记住:孩子是你的,但是你无权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