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节气禁忌

民间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故有于这一天占卜丰歉之习俗。莱阳地区立春日还忌讳挑水和掏灰。畲族春分日禁忌挑粪、禁忌到河里洗衣服,也禁忌晒衣服。立夏日双为夏季之始,民间畏惧夏季的炎热,有称人体重的习俗。江苏东台一带,立夏日忌讳小孩坐门槛。“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民间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故有于这一天占卜丰歉之习俗。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晴则兆丰,阴则兆灾。山东一带,俗以为立春日阴天,则虫伤禾豆。莱阳地区立春日还忌讳挑水和掏灰。说是挑了水,一年当中精神不振,光打瞌睡;掏了灰,一年的好运就掏跑了。
民间认为惊蛰是开始有雷鸣的时节。惊蛰日及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主年景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语云:“雷打惊蛰谷米贱。”但忌讳惊蛰日前响雷。
山东一带,春分忌晴。民间常于春分栽植树木,是日晴朗,则万物不成。畲族春分日禁忌挑粪、禁忌到河里洗衣服,也禁忌晒衣服。
汉族民间有清明日戴柳、插柳的习俗。清明上坟祭扫,既要拜祭祖灵,又要防止鬼祟的侵扰。因柳树在民间信仰中具有驱邪的法力效用,所以要插柳、戴柳,以防不测。由于清明是寒食节,旧时民间一般不动灶火,忌吃热食。否则,要遭神罚的。俗谚云:“清明不冷食,冰雹下满地。”山东即墨还有青年妇女躲清明的习俗。据说这天有凶神要下凡抓俊俏姑娘。这一天妇女忌作针线,一律要出外踏青,荡秋千。
此外,在与农事相关的方面,清明还忌讳天阴、十雨、刮风。民俗以为清明不明,即为荒年之兆。清明有风,主旱。清明夜落雨,对麦子不好。
立夏日忌无雨。河南、贵州、云南等地认为立夏日无雨,主旱。俗谚云:“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立夏日双为夏季之始,民间畏惧夏季的炎热,有称人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夏天就不怕热,不会消瘦了。否则,夏季要畏夏怕热。吃不好饭,消瘦甚至有病灾的。江西一带还有立夏日饮茶的习俗,如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的。江苏东台一带,立夏日忌讳小孩坐门槛。说是“立夏日坐门槛,容易打瞌睡。”
夏至是农事很重要的节气。以为夏至天气变坏会对农作物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农家在夏至里忌讳很多。《清嘉灵》有:“夏至日为结交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夏至最忌有雷雨。俗谚:“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过去农家还把夏至到小暑之间的十五天,分成头时(上时)、二时(中时)和末时三段,称为“三时”。头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俗忌中时雨和末时雷,认为会带来水灾。所以,最好是夏至里别下雨,别打雷。
立秋也是农家的大节气,民间十分重视。旧时云南等地禁忌立秋日在田间行走。否则,以为对秋收不利。识字人多用红纸书“今日立秋,百病俱休”字样贴壁上。妇女们也要用红布剪成葫芦形,缝于儿童后裙之上,用以祛病疾。山东莱西一带,禁忌立秋日洗澡,否则,以为身上会长秋狗子(即痱子之类)。黄县一带则以为立秋日洗澡,秋后要拉肚子。河南、江苏、湖北一带,立秋日还忌雷、雨、风。俗谚云“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透底”。
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民间忌讳立冬日吃生冷食物,如萝卜、水果等。否则,以为会损伤身体。立冬忌无雨。俗谚云:“重阳无雨,立冬晴,立冬无雨一冬晴。”
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年初一”、“岁首”、“元旦”等等。这是一年的第一天,因此是民间最为重视的日子。这一天里的禁忌最是繁多。比如壮族,正月初一凌晨就要起床,男的读书吟诗,女的挑水绣花,起床以后不能再睡,认为再睡就要田基崩塌,围墙崩塌;初一不杀生,也不吃猪肉。这一天主要是吃甜食品,如汤圆、年糕、米花、油团等,或者只在晚餐吃一些荤菜。不准讲粗话;也不许打人骂人,挨打骂的认为“衰”,以后经常挨打骂;烤火时柴薪有燃红的火炭,不准敲,让它自已落,如敲了今后犁田犁头断,锄地锄头断,妇女拿针针断;整天不能扫地,认为扫地是扫财出门;不准使用耕牛,还要喂好饲料。人们认为这一天只能讲吉利的话,做正当的事,要是这一天失败,就认为这一年经常失败;这一天倒霉,这一年就倒霉了。湖南一带过年忌无鱼。正月里请客吃饭,两碗鱼只能吃一碗,另一碗是“看碗”。取意“有余(鱼)有剩”。吃鱼时忌讳弄断连接头尾的脊骨,取意“有余(鱼)无缺”。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民间以为是不吉利的日子,有“躲午”的习俗流行。未满周岁的儿童要到外婆家躲藏。北方一带,各家以艾枝插于门旁,上悬纸葫芦等物,借以避邪免灾。小孩戴棉布缝制的小狗、小人等,忌讳丢失。否则,一年内必有大灾。躲过了端午后,将所佩戴之物抛掷水中以消灾祛祸。水族端午忌荤,食素。山东一带端午忌雨、雾。谓“雨主虫灾”,“雾主水灾”。
上一篇:农业禁忌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