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寻找治愈的上海职场人

在沟通工具发达的时代,人们的表达欲被社交媒体、朋友圈、即时通讯对话、摸鱼闲聊瓜分,曾经的散文、随笔、博客不再流行。幸好,我们偶尔能从一些完整且认真的评论中,看到职场人闪光的表达欲。许多上海职场人对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在巨大的变故面前,工作可否成为彼此治愈的力量?总部在上海的播客机构JustPod的工作群,近期大量的内容都与厨艺有关。

在沟通工具发达的时代,人们的表达欲被社交媒体、朋友圈、即时通讯对话、摸鱼闲聊瓜分,曾经的散文、随笔、博客不再流行。幸好,我们偶尔能从一些完整且认真的评论中,看到职场人闪光的表达欲。

我们开辟了职场ta见栏目,就是让更多人看见这些职场智慧的闪光,和你们的才情,以及这些年在不同城市、不同行业、不同院校中的洞见、故事和风景。用写作与输出,抵抗思绪的混沌荒芜。

许多上海职场人对工作有了新的理解。

因为,隔离消解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也因为,工作是他们维系“社会面”关系的连接器。

在巨大的变故面前,工作可否成为彼此治愈的力量?

01 既是同事也是“战友”

总部在上海的播客机构JustPod的工作群,近期大量的内容都与厨艺有关。

“员工们线上办公的第40天,除了线上录音、线上开会、线上抢菜、线上跟居委沟通、线上通知抗原情况……每天还要在厨房战斗。” 已经出舱并忙于工作的JustPod联合创始人杨一发现,同事之间在这段时间更像是“战友”,而且大家的工作热情并未降低。

他和JustPod的创始人程衍盼同事们协调了一些蔬菜礼包,这让工作群里每天有关做菜的讨论甚为热烈。

左图:工作群里的做菜讨论;右图:出方舱回家的路上。(供图:杨一)

杨一和另一位JustPod的同事啸飞都有入住方舱的经历,同事之间在线上互相鼓励,的确有“战友情”的意味。

啸飞还在方舱里录制了一集播客。

他在社交媒体上说,反刍自己的11天隔离经历,还是觉得很有趣,有一个地方强行建立“附近性”,你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不同阶层的人群,可以交流彼此的工作生活,是一种奇特的体验。

02 重新认识工作

乌东是营销机构赞意的创始人。4月27日下午,在上海的同事们陆续居家隔离快一个月的时候,他发了一篇长文说,“疫情之下,我们都在重置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乌东的公司这几年规模扩张得很快,很多同事他也已经没有机会互相认识。但是在家办公期间的全体视频会议上,他却获得了一次特别的体验。他透过摄像头仔细地看了下每一个人,有人化妆,有人没化妆,有人疲惫,有些人长得很相似,但,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着积极。

“没有一种困难值得浪漫化,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努力保持积极。这就很了不起,向每一个人致敬。” 乌东说,“作为管理者,我需要为这么多真实而生动的面孔负责,而不仅仅是财务报表上的业务数据。我对创业和工作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而一家SaaS创业公司的负责人乐鑫(化名)也发现,疫情期间研发部门的产出甚至还有所提升。

“一开始可能大家都在想着,隔离就是躺平,但实际上还是发现,人需要一些存在的意义和追求。” 乐鑫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员工们开始摸索出一些远程的解决方案,尝试更积极地交付。“客户也逐渐开始接受线上培训,我们有些销售,甚至是直接远程的,有的客户一面都没见过,就决定签单了。”

封锁一个月后,乐鑫的公司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新常态:适应线上办公,增加线上培训。

疫情之下,公司的业务反倒更能看到韧性。

现在,乐鑫唯一担心的是,长期居家办公,员工的心理状态会不会有问题?比如有的员工独自隔离,没有男女朋友在身边,几乎没有正常的人际互动,这种孤独都会加深他们的焦虑。

03 用工作对抗不确定性

刘达是医疗健康创业公司杜松医疗的CEO,这些年,他频繁往来于北上广三地,并长期居住在上海。最近他开始组织团队向创业者和职场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希望帮助更多人走出情绪封锁。

刘达的团队对上海的职场人进行的调研发现,“接纳不确定感”成为了当下职场人最需要面对的问题。

公司的关怀礼包,以及同事之间的慰问和关心,成为了很多城市打工人在封控时期的温暖力量。既是出于生计的考虑,还是因为这是维系社会关系的需要。

努力工作,让自己的生活有所寄托,有所产出,成为了职场人们拥抱确定性的方式之一。

刘达正在组织来自北京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心理治疗师和治疗咨询师,参与到帮助上海职场人“走出心理封锁”的工作中。长期向企业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心理咨询师黄超也参与了其中,在她看来,焦虑下的努力工作是因为职场人希望“要抓住一些确定性的东西。”

“工作会给人确定感。你觉得自己需要更高的自我价值感,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面对突发事件时,人处在应激状态,可能会报复性工作。”

黄超提醒:“应激状态下的报复性工作只是转移了你的注意力,深层次的焦虑和不安感仍旧还在,所有的身体反应都还在,比如说心率和血压,很多生理指标其实和之前都是不一样的,你需要去照顾到这些部分。其实我们的身体在持续应对压力源的过程中,已经调动了大量的资源,比如分泌相应的激素,帮助你应对压力。但如果压力一直没有撤退,你会逐渐感到精疲力尽,因为你应对的资源终归是有限的。”

杨一也发现,如果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一直模糊,还是会对工作效率有影响。隔离刚开始时,的确因为不受通勤等因素的影响,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但时间一久,生活场景过多进入工作,就会降低效率。

04 身安才能心安

疫情打乱了很多人之前的社交空间。工作跟生活边界感的模糊,人与人之间边界感的模糊,也带来了“个人安全空间”的缺乏。

身安才能心安。黄超认为,营造有安全感的个人空间很重要,这种安全感首要就是“身体的安全”。

“首先能做的,是感受现在身体舒不舒服?先感到身体的安全,再谈论更高维度的情绪调节。可以尝试和自己的身体沟通,饿肚子的时候,当然会变得脾气暴躁,但你可以去做一些调节,怎么样能让自己的身体适应一个新的稳定状态。”

“一边去打仗,去转移注意力、去投入工作,一边也间歇性、小剂量地给到自己一些关注,感受现在的身体状态是什么样子,心情怎么样?给自己一种被关注和安抚的感觉。”

黄超给出了一些让身体获得安全感的建议。

“根本上来说,是要回归自身当下的状态,并感觉到自己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当外界信息干扰到自身,感到恐慌害怕时,可以放下手机,把关注点拉回自己身上,找到你自身内在确定的部分。”

如果没办法获得理想的安全环境,可以试着做以下的练习:

第一个是想象练习。想象你现在身处在记忆里任何让你觉得最安全的环境,这个环境是什么样子?在一个想象的安全空间里,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第二个是站立或者扎根练习,和我们太极的站桩差不多。人怎么样能有确定感呢?就是能感受到我整个人的重力,通过我的脚很稳地踩在地上。早上起来,或者工作感到焦虑的时候,用脚比较实地往地上踩一踩。你能感受到,自己整个人的状态是往下沉的,像大树一样稳稳地扎根。

第三个是冥想练习。想象现在外界有很多嘈杂的声音,这些声音让你感觉非常焦虑不安,然后,想象我们现在回到我们自己的身体里,感受一下,你被这些声音影响到了什么?你会产生什么想法?持续三到五分钟,进入一个比较定静的状态。

05 学习如何与“社区”相处

更进一步说,把“确定感”完全寄托在工作上,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构建个人“安全空间”的过程中,生活社区是无法回避的一项。

对于很多从外地来上海工作的“沪漂”而言,早出晚归,不打听别人的生活,是一种礼貌。上海提供了人与人相处的分寸感和边界感。不用被陌生人审视,每个人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是现代大都市的魅力所在。

然而,封控以毫无准备的方式,把许多人与社区融合了起来,让许多年轻人们走出“朋友圈”,开始学习如何同邻居相处。

有人在朋友圈抱怨小区群里总是在吵架要退群,有人发挥专业技能在小区做起了项目管理,有人开始晒出邻居们守望相助送来的零食,也有人发现自己的菜竟然被偷了。恰当的“边界感”如何构建,很多人都在再次学习。

从江苏去上海工作二十余年,如今处于创业状态的职场博主“酸奶哥肖恩”说,他内心的力量来自于和人的交流。“把注意力从负面消息上移开,与家人朋友做深度的交流,可以帮助我舒缓心情,平静面对现实。”

肖恩的朋友Amy对方舱经历印象深刻的是,不同背景的人组织起来自我管理,一个男生冒着危险去喂小猫,而她的儿子学会了规划一日三餐。

肖恩的另一位朋友Kevin则重新发现了邻居。平时他觉得很讨厌的老头,在疫情期间却表现出很多闪光点,现在在他眼中是一个值得尊重的长者。

这位从小在上海长大的中年父亲说,他小时候上海的那种非常亲密的邻里关系,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消失了。这次封控期间,邻居之间互相帮助,团长们敢于担当,居然又让他开始体验到类似的感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