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红院,《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主景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住所。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有一个经典的情节:入夜,林黛玉前来怡红院找贾宝玉,结果晴雯心里有气,也没有听出林黛玉的声音,就直接将黛玉拒之门外:“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林黛玉被气怔在门外,委屈得眼泪直流。虽然后来贾宝玉和林黛玉互诉衷肠的时候,将这个误会解开了,但晴雯毕竟是导致宝黛二人闹矛盾的焦点,可林黛玉在后来知道真相后,她并没有责怪晴雯,更没有报复晴雯,这是为何?这可一点儿也不符合林黛玉“耍小性儿”的人设!
有读者私信笔者这个问题,今日不如专门写一篇文章,做一个详细分析。
其实分析林黛玉的性情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而要回答“林黛玉为何不报复晴雯”这个问题则涉及到林黛玉的一个最大特点,那便是“情情”,这也是目前红学研究中对林黛玉下的一个定义。
何为“情情”,说的大白话一点,即林黛玉她认为:谁对我好,我便对谁好!在宝黛的相处方式上,则更多地表现为林黛玉“吃软不吃硬”,贾宝玉每每哄林黛玉,必定要让黛玉明白“我心里很在乎你”,只要让黛玉感觉到了这一点,基本上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所以在“晴雯将黛玉拒之门外”这件事情上,一方面黛玉将所有的气都归结在贾宝玉身上,因为晴雯当初说的是“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准放人进来”,所以在林黛玉的认知中,她天真地认为是贾宝玉故意不让她进来的,而到了第二十八回,黛玉、宝玉倾诉衷肠,将事情说清楚之后,黛玉明白是因为“丫头懒怠动,丧生歪气也是有的”,并非是宝玉故意整自己,对宝玉的误会被解开,黛玉自然就不再生气。
另一方面,随着黛玉的心结解开,她打心底里完全放下了这个误会,否则也不会拿丫环们取笑:
林黛玉道:“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论理,我不该说。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说着,抿着嘴笑。——第二十八回
此刻,林黛玉的“情情”本性再次发作,在得知将自己拒之门外,并非贾宝玉本意之后,她内心的情感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因情而释,立刻就将晴雯对她做的事抛之脑后,一开始黛玉因情生怨,自然也可以因情而释,内心彻底释怀,如此这般,黛玉怎会报复晴雯?
可见林黛玉心胸其实极为宽广,绝非小性之人!由此观之,世人对黛玉误解深矣。
独木不成林,不如再举一例,林黛玉对薛宝钗的态度转变,也是典型的“情情”表现。众所周知,林黛玉一直顾忌“金玉良缘”,一直拿薛宝钗当自己的情敌,每每在言语上给宝钗难堪,但是宝钗从来没有跟黛玉计较过,而到了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两人冰释前嫌,其前提就是林黛玉被薛宝钗的言行给感动了,宝钗来探望黛玉,不仅关心她的病症,而且还专门安排人来给她送燕窝调养,林黛玉本就是个“情情”之人,看宝钗如此待她,心中无比感动,自然冰释前嫌:
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第四十五回
黛玉就是这般真性情之人,谁对我好,我便对谁好,即便是薛宝钗,她也是如此对待!
既然说到此处,不妨顺便再谈谈贾宝玉,跟林黛玉不同的是,贾宝玉是个“情不情”的人。
何为“情不情”?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贾宝玉喜欢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不管她们有没有情感,对自己好不好,他都喜欢。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中有一个例子很典型地阐释了贾宝玉的这一特点:
宝玉见一个人没有,因想:“这里素日有个小书房,内曾挂着一轴美人,极画的得神,今日这般热闹,想那里那美人自然也是寂寞的,得我去望慰她一回。”想着,便往书房里来。——第十九回
诸位请看,美人画本是无生命之物,可贾宝玉却赋予了它人的情感,甚至还要专门去陪她,这就是典型的“情不情”的表现;再如贾府众多丫环,贾宝玉皆以真心好意相待,甚至很多丫环跟他都不熟,但他却对人家很好,站在情感角度,这些丫环并没有对宝玉给予感情上的付出,但贾宝玉却格外认真地对她们付出了感情,这就是贾宝玉的“情不情”。
也正是因为贾宝玉有“情不情”的特征,导致他仿佛成了一个“中央空调”,他对所有女子都很好,但这些女子中,真正了解宝玉,赞同宝玉的,也仅仅只有林黛玉一人而已,黛玉深知宝玉不喜欢功名利禄,所以从来不劝他立身功名,他们两个是真正的“神交”,这也让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区别于其他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