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80后小伙返乡养锦鲤带领村民创业跃“龙门”

5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兴庆区掌政镇镇河村宁夏青鳞水产养殖有限公司,5200平方米的锦鲤养殖温室内,一尾尾色彩斑斓的锦鲤在池中游动嬉戏,有的如水墨一般,有的像镀了一层金,有的则如一朵盛开的牡丹花……近年来,银川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发展优新品种设施渔业养殖及休闲渔业、智慧渔业,推动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兴庆区掌政镇镇河村宁夏青鳞水产养殖有限公司,5200平方米的锦鲤养殖温室内,一尾尾色彩斑斓的锦鲤在池中游动嬉戏,有的如水墨一般,有的像镀了一层金,有的则如一朵盛开的牡丹花……

“别看现在水面平静,一投食就全上来了。”公司负责人芦伟说话间,一瓢鱼食撒下鱼塘,鱼塘瞬间炸开了锅,锦鲤争先恐后地游上水面、争抢鱼食。

“这池锦鲤昨天刚完成了生产,目前正在‘坐月子’,3天后打完消炎针将放入室外鱼塘,适应自然环境,准备第二年的生产。”指着池中的锦鲤,芦伟向记者介绍,而旁边的鱼池则是刚出生“鱼宝宝”的“幼儿园”,在他的指点下,记者看到池内一粒粒褐色的小点:“这些‘鱼宝宝’3天后长出眼睛,5到7天后孵化为鱼苗,9月份便可上市销售。”

锦鲤素有“水中活宝石”之美称,中国自古便有“鲤鱼跳龙门”之说,近几年,锦鲤一词更是在网络上频繁刷爆,成为热门话题。

“就是因为自己喜欢。”说起养殖锦鲤的初衷,芦伟的理由十分简单。曾经在汽车站上班的芦伟,与爱人经营着一家小鱼店。在同鱼儿“打交道”的那几年,他被那一尾尾绚丽的“水中色彩”吸引。

“也是那几年,随着互联网上锦鲤文化兴起,作为好运的象征,锦鲤备受关注。我觉得,锦鲤一定会火起来。”对锦鲤的喜爱以及市场前景的良好预期,让芦伟萌生了自己养殖高端锦鲤的念头。

2014年,26岁的芦伟毅然辞去“铁饭碗”,在兴庆区大新镇塔桥村建场养殖起了锦鲤。

养鱼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天气、水质、病虫害等因素都会影响锦鲤的生长。

由于经验不够,2019年他从日本花4万元买回的一条锦鲤,到了生产期,排卵过程中,由于状况没有调整好难产而死,几万元一下打了水漂。

“南方能养出高端的锦鲤,我就不信在北方养不出一条好鱼。”不服输的他多次赴广东等地大型锦鲤养殖场取经,并买了许多书籍钻研学习,开始尝试自己买种鱼培育鱼苗,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养殖的锦鲤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相上都有了明显提升。

2020年,青鳞水产占地500 多亩的养殖场落户镇河村。“目前,公司锦鲤主要有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昭和三色锦鲤、单色芥子4个名优品种,拥有20组种鱼组,年孵化鱼苗200万尾。”芦伟向记者介绍,去年第二十一届中国锦鲤大赛中,青鳞水产的两条锦鲤分别获得35部(部是用来表示锦鲤长度的一种单位)其它类总合冠军,以及45部昭和三色冠军。

对于锦鲤,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公园湖中的锦鲤,但其实这可能是锦鲤中最普通的品种。锦鲤行业中估价超百万的一尾锦鲤并不鲜见,数万元一尾的高级锦鲤更是比比皆是。

指着池中一尾昭和三色锦鲤,芦伟告诉记者,这是他公司的“镇场之宝”,其身价在17万元左右,这条主力公鱼,是他4年他花1万多元从日本买的种鱼苗:“当时只有10厘米左右,如今已长到83厘米,其体形、质色、花纹在西北地区都是响当当的。”

由于芦伟养殖的锦鲤花纹漂亮、骨架匀称、体态优美,备受市场欢迎,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公司的锦鲤已“游”向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甚至“跃”出国门,销往越南、缅甸,一尾锦鲤成交价低则几百元,高则三四千元,甚至上万元,今年公司销售额预计350万元左右。

一尾尾五彩斑斓的锦鲤观赏鱼不仅为静谧乡村增添了靓丽色彩,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养殖锦鲤带来可观收入同时,也为农村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29岁的刘旭原本在外打工,自从进了青鳞水产,通过到广东、上海学习,如今已成为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公司的技术指导及直播带货,年收入10万-20万元。

“下一步,我们准备将锦鲤产业与乡村休闲渔业、旅游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锦鲤全产业链,真正让宁夏锦鲤‘跃龙门’。”芦伟自信地说。

近年来,银川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发展优新品种设施渔业养殖及休闲渔业、智慧渔业,推动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该市水产养殖面积10.6万亩,水产品产量达7.62万吨,产值11.2亿元,水产品产量占西北五省总量的13%,人均水产品占有量27公斤,是西北五省平均值的4.8倍。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