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老资料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夏侯渊和关羽相隔千里,他们的死却互相呼应,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是奇妙的,有时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就会让历史的车轮转变方向。在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两位人物,他们的生死,让历史完全改变了模样。这两个人就是夏侯渊和关羽。他们两个人虽然相隔千里,但是他们的死却有着内在的联系。
一、夏侯渊之死。
夏侯渊是曹操最信任的手下之一。他是曹操的亲族,从曹操起兵之时就跟随曹操,为曹操屡建战功。曹操最信任,能力最强的将领就只有三人,那就是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这三人是曹操能够放心将重兵托付的将领。在夏侯惇受伤,转为偏重治理地方的官员后,曹操在战场上就只能更倚重夏侯渊。
夏侯渊也不负曹操的众望。在平定关陇和汉中的战役中,夏侯渊表现出众。他充分发挥了自己身先士卒,敢打敢拼的特点,一举将名将马超驱逐出了西凉。在曹操夺取汉中,撤回关东的时候,将夏侯渊留下,镇守汉中。
从曹操的安排,我们就能够看出曹操的战略思想。曹操依然是守住所得的地盘,等待刘备和孙权反目的时机。在淮南,曹操派了夏侯惇坐镇在合肥背后。在襄樊则有曹仁镇守。在汉中,曹操就交给了夏侯渊。
可是曹操留下夏侯渊守卫汉中,也给刘备留下了可乘之机。夏侯渊虽然堪称名将,可是他的军事能力比起刘备相差甚远。再加上汉中与益州唇齿相依,刘备要保有益州,就必须占领汉中。因此,刘备听取了法正的建议,出动益州的所有兵马,来争夺汉中。
在汉中之战的初期,夏侯渊连续击退了刘备派来的部将,让刘备遭受了挫折。刘备只得亲自出征,与夏侯渊交手。夏侯渊在和刘备交手的过程中,暴露了他急躁的缺点,被黄忠在定军山斩杀,曹军也因此大败。
等到曹操率领援军赶来的时候,刘备已经占据了有利态势。刘备对曹操的军队自信地说,曹操虽然亲自到来,也不会有什么能为了。果然曹操无法和固守的刘备交手,只得撤兵。汉中就此落入刘备手中,直到蜀汉灭亡。
二、夏侯渊之死带来的后果,成全了关羽的大功。
夏侯渊的死,导致了曹军在汉中的大败,让曹操丢失了汉中。但是,夏侯渊的死,对曹操造成的危害并非仅此而已。如同“蝴蝶效应”一样,夏侯渊的死,严重影响到了千里之外的襄樊战场。
在曹操撤军之后,刘备进位汉中王。他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使得关羽拥有了先斩后奏的权力。关羽敏锐地发现了襄樊方向的战机,发动了襄樊之战。这些战机的出现,都和夏侯渊的死有关。
首先,是襄樊地区曹军的兵力不足。在襄樊地区这个曹操的战略支点,竟然只有曹仁的七八千人马防守。关羽一次就出动了三万人马,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这是因为夏侯渊战死,为了挽救汉中的危局,曹操被迫在他的控制区进行了动员,抽调了一切可以抽调的兵力。襄樊地区的兵力也被曹操抽走大半。
其次,是关羽在围攻襄樊的时候,曹操无法亲自率军来救援襄樊。这是因为曹操的身体在当时已经有病,无法迅速地从汉中赶回襄樊。在襄樊战役进行得紧锣密鼓的时候,曹操却还和他的主力滞留在关中。这样一来,就严重影响了战机。
第三,曹操无法对襄樊一次性派出优势兵力的援兵,只能采取添油战术,分批次地向襄樊派遣援军。这是因为曹操只对自己宗族的将领信任,大批的兵力除了自己带领,就只给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带领。而这三个人中,曹仁被困樊城,夏侯惇身体也是有病,剩下的夏侯渊则已经战死沙场。这样一来,曹操在关中空有优势兵力,却无人统帅,只能分批地向襄樊增援,给关羽创造了可乘之机。
于禁作为曹操的左将军,假节钺的将领,曹操也只给了他三万人马。于禁和曹仁兵力加在一起,也对关羽的兵力不占优势,更何况关羽还拥有一支精锐的水军。这样,在汉水暴溢的情况下,于禁的战败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后来,在曹操回到洛阳,才给徐晃增派了大批兵力,阻止了关羽的攻势。这一切,都是夏侯渊之死带来的不良后果。关羽也因此抓住战机,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假如不是出现意外情况,关羽至少可以用水军控制汉江,夺取汉江南岸的襄阳。这样一来,关羽与曹仁隔江对峙,加上水军优势,曹仁是无法长期相持的,只能撤走了事。
三、关羽之死带来的后果,让蜀汉一蹶不振。
夏侯渊之死产生的影响,造成了关羽在襄樊地区的辉煌胜利。可是福兮祸之所伏,关羽在襄樊的大胜,反倒敲响了他失败的丧钟,还连带蜀汉政权也一蹶不振。
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曹操曾考虑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这个时候他的手下司马懿劝说他,说关羽的胜利,必定是孙权不愿意看到的。让曹操拉拢孙权,一起对付关羽。曹操采纳了孙权的建议,双方一拍即合,一起夹攻关羽。
当时的关羽在大胜之余,已经忘记了自己发动襄樊之战的初衷。他的眼睛死死盯着樊城,准备拿下樊城后,再扩大战果。但是,在徐晃的大军赶到后,他的愿望已经难以实现了。就算是这样,关羽依然不愿意撤退。甚至是得到孙权要袭击荆州的消息,还是犹豫不决。最终酿成了大祸。
孙权趁关羽主力集中在襄樊之际,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当关羽率军队撤回的时候,他的部下得知自己在江陵的家眷都落入了东吴之手,并且还得到了东吴的照顾。因此,关羽的部下都失去了战心,纷纷离散。关羽无法收拾败局,只得走保麦城。在突围逃往西川的途中,关羽被东吴伏兵擒获,随即被杀。
关羽之死,直接宣告了《隆中对》的失败。本来诸葛亮和刘备商定,在夺取荆州和益州后,兵分两路北伐。关羽的这支主力是出荆州攻打宛洛的一支。可是,随着关羽被杀,荆州丢失,这支主力全军覆没。这就使得《隆中对》的设想破灭了。
而且,关羽之死对蜀汉的危害还不仅仅如此。关羽之死还给蜀汉与东吴带来了一场战争。在蜀汉建立后,刘备亲自率领蜀军主力,发动了讨伐东吴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战。在这次战争中,刘备将本来准备北出秦川的那支主力投入了战场。可是在最初取得了一定战果后,吴军在陆逊的指挥下,后撤并转入防御。在长期对峙后,陆逊抓住刘备布阵上的破绽,用火攻打败了刘备。
经过这一次战役,刘备亲自率领的那支蜀军主力也覆灭了。不过东吴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它也损失了上万人马。这样,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只有坐山观虎斗的曹魏捡了便宜。这样,东吴和蜀汉再也无力与曹魏争夺天下了。
结语:
历史的蝴蝶效应十分奇妙,一个人或者事件就能改变历史走向。夏侯渊的死让曹操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直到襄樊之战时达到了顶峰。如果不是东吴插手,当时的情况还真难以预料。这也是曹操在派夏侯渊守汉中时想象不到的。
而关羽之死造成的影响更大。他的死不但使得蜀汉丢失了荆州的基地,还让蜀汉丢失了一支多年准备的主力。更为致命的是,他的死还引发了夷陵之战,使得蜀汉与东吴两败俱伤。蜀汉经过连续的失败,一度陷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如果不是诸葛亮力挽狂澜,蜀汉的情况就很危险了。这样的后果,也是关羽取得水淹七军胜利时根本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