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朞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吾子曾不是睹,顾曜后嗣之末造,不亦暗乎?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天人致诛,六合相灭。于时之乱,生人几亡,鬼神泯绝,壑无完柩,郛罔遗室,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秦、项之灾,犹不克半,书契以来,未之或纪。故下人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监,乃致命乎圣皇。于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然发愤,应若兴云,霆击昆阳,凭怒雷震。遂超大河,跨北岳,立号高邑,建都河洛。绍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荡涤,体元立制,继天而作。系唐统,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岂特方轨并迹,纷纷后辟,治近古之所务,蹈一圣之险易云尔哉。且夫建武之元,天地革命,四海之内,更造夫妇,肇有父子,君臣初建,人伦实始,斯乃伏牺氏之所以基皇德也。分州土,立市朝,作盘舆,造器械,斯乃轩辕氏之所以开帝功也。龚行天罚,应天顺人,斯乃汤、武之所以昭王业也。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不阶尺土一人之柄,同符乎高祖。克己复礼,以奉终始,允恭乎孝文。宪章稽古,封岱勒成,仪炳乎世宗。案《六经》而校德,眇古昔而论功,仁圣之事既该,而帝王之道备矣。
至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盛三雍之上仪,修衮龙之法服。铺鸿藻,信景铄,扬世庙,正雅乐。人神之和允洽,群臣之序既肃。乃动大辂,遵皇衢,省方巡狩,躬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烛幽。然后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是以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外则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为沼,发蘋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制同乎梁邹,谊合乎灵囿。若乃顺时节而蒐狩,简车徒以讲武,则必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历《驺虞》,览《驷》,嘉《车攻》,采《吉日》,礼官整仪,乘舆乃出。于是发鲸鱼,铿华钟,登玉辂,乘时龙,凤盖棽丽,和銮玲珑,天官景从,寝威盛容。山灵护野,属御方神,雨师泛洒,风伯清尘。千乘雷起,万骑纷纭,元戎竟野,戈鋋彗云,羽旄扫霓,旌旗拂天。焱焱炎炎,扬光飞文,吐焰生风,欱野喷山,日月为之夺明,丘陵为之摇震。遂集乎中囿,陈师案屯,骈部曲,列校队,勒三军,誓将帅。然后举烽伐鼓,申令三驱,輶车霆激,骁骑电骛。由基发射范氏施御,弦不睼禽,辔不诡遇,飞者未及翔,走者未及去。指顾倏忽,获车已实,乐不极盘,杀不尽物。马踠余足,士怒未渫,先驱复路,属车案节。于是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怀百灵。觐明堂,临辟雍,扬缉熙,宣皇风,登灵台,考休徵。俯仰乎乾坤,参象乎圣躬,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西荡河源,东澹海漘,北动幽崖,南趯朱垠。殊方别区,界绝而不邻,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臣,莫不陆讋水栗,奔走而来宾。遂绥哀牢,开永昌,春王三朝,会同汉京。是日也,天子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内抚诸夏,外绥百蛮。尔乃盛礼兴乐,供帐置乎云龙之庭,陈百寮而赞群后,究皇仪而展帝容。于是庭实千品,旨酒万钟,列金罍,班玉觞,嘉珍御,太牢飨。尔乃食举《雍》彻,太师奏乐,陈金石,布丝竹,钟鼓铿鍧,管弦烨煜。抗五声,极六律,歌九功,舞八佾,《韶》《武》备,泰古华。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万乐备,百礼暨,皇欢浃,群臣醉,降烟熅,调元气,然后撞钟告罢,百寮遂退。
于是圣上亲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惧其侈心之将萌,而怠于东作也。乃申旧间,下明诏,命有司,班宪度,昭节俭,示太素。去后宫之丽饰,损乘舆之服御,抑工商之淫业,兴农桑之盛务。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真,女修织紝,男务耕耘,器用陶匏,服尚素玄。耻纤靡而不服,贱奇丽而弗珍,捐金于山,沈珠于渊。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形神寂漠,耳目弗营,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登降饫宴之礼既毕,因相与嗟叹玄德,谠言弘说,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今论者但知诵虞、夏之《书》,咏殷、周之《诗》,讲羲、文之《易》,论孔氏之《春秋》,罕能精古今之清浊,究汉德之所由。唯子颇识旧典,又徒驰骋乎末流。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修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秦岭、九崚,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溯洛,图书之渊?建章、甘泉,馆御列仙,孰与灵台、明堂,统和天人?太液、昆明,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游侠逾侈,犯义侵礼,孰与同履法度,翼翼济济也?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识函谷之可关,而不知王者之无外也。
主人之辞未终,西都宾矍然失容,逡巡降阶,惵然意下,捧手欲辞。”主人曰:“复位,今将授予以五篇之诗。”宾既卒业。乃称曰:“美哉乎斯诗!义正乎扬雄,事实乎相如,匪唯主人之好学,盖乃遭遇乎斯时也。小子狂简,不知所裁,既闻正道,请终身而诵之。”其诗曰:
明堂诗
于昭明堂,明堂孔阳。
圣皇宗祀,穆穆煌煌。
上帝宴飨,五位时序。
谁其配之,世祖光武。
普天率土,各以其职。
猗欤缉熙,允怀多福。
辟雍诗
乃流辟雍,辟雍汤汤。
圣皇莅止,造舟为梁。
皤皤国老,乃父乃兄。
抑抑威仪,孝友光明。
於赫太上,示我汉行。
洪化惟神,永观厥成。
灵台诗
乃经灵台,灵台既崇。
帝勤时登,爰考休徵。
三光宣精,五行布序。
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百谷蓁蓁,庶草蕃庑。
屡惟豊年,於皇乐胥。
宝鼎诗
岳修贡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
宝鼎见兮色纷縕。焕其炳兮被龙文。
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
白雉诗
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
发皓羽兮奋翘英,容洁朗兮于纯精。
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都主人喟然长叹,说道:“风俗多么影响人们的观念。先生确属秦地之人,只知道炫耀壮丽的宫殿,仗恃险固的河山,虽然理解昭襄与始皇,但先生哪里知道大汉的成就光辉灿烂!大汉王朝之开始创建,高祖由平民登上金銮宝殿,经过多年苦战创立了巩固的政权,这是六经所未能记载,前圣所不曾言传。当此之时,高祖进攻横暴的秦王而应天命,讨伐叛乱反逆以顺民心,娄敬衡量时局而建议定都长安,萧何根据形势而兴建壮丽宫殿。这难道是出于奢侈享乐的欲念?全都是形势所需而不得不然。先生非但认识不到这一点,反把后代求仙、奢侈等事炫耀夸赞,岂不是显得过分愚暗?现在,我告诉先生建武时期的政治,永平年间之政事,使先生知道为政应顺应天道而适应自然,以改变先生的糊涂观念。”
“往昔王莽作乱篡汉,大汉皇统因而中断,天意人心皆欲诛灭,天下百姓共歼国贼。当时战乱连接,生民几乎死尽,鬼神都将泯绝;沟壑白骨累累全无棺椁收敛,城郭房屋荡然只余断瓦残砖,尸体铺满郊原,鲜血流于谷川。秦王、项羽所造灾祸,未能及此一半,自有文字以来,从未载此大难。下民哭诉上天,上帝观察人间,传命于圣皇光武。圣皇手持天降之祥符,阐释地现之瑞物,披览皇图,考察帝书;勃然起兵,应者如云,昆阳以少胜众,声势有如雷霆。于是横渡大河,跨越北岳,立帝号于高邑,建京都于河洛。继续历代荒废了的事业,根据天意而涤荡弊政;以天地之德为法式创立制度,继承上天意旨而付诸实行。远承唐尧的传统,近接前汉的丰功,使一切生灵繁衍滋长,让四方疆域归于一统。光武帝的功勋已经盖过前代明主,他的事迹已经超过三皇五帝。难道能说他仅仅只与近代圣君并驾齐驱?只与近代明主一样把国务治理?难道能说他只是蹈袭个别圣君的安邦大计?在光武帝建武初年,天下革新。四海之内,夫妇之道重造,父子之礼始全,君臣之义初建,人伦从此开了新篇,像伏羲氏一样把皇德的基础铺奠。划分州土城池,建立邑镇集市,制作舟船车舆,制造器械用具,这就是轩辕氏所以开创皇业的措施。恭谨地代替上帝惩罚叛逆,适应天命而顺从人意,这乃是商汤、周武宏扬帝业的义举。迁都改邑,有殷王盘庚中兴的准则为据;建都中土,有西周成王隆盛的楷模可依。不凭分封之地与世袭之权,光武与高祖同受符命于上天;克己复礼而始终遵行,光武与文帝同样地恭肃而谨严;效古法据古礼,刻石碑封泰山,光武与汉武同样礼仪光灿。遵六经而与古帝比较德义,观往昔而与先贤论列功绩。仁圣之事既周全,帝王之道也完备。”
“至于明帝永平之际,则愈加光明愈加协和。于三雍宫举行隆重典礼,明帝将绣龙的礼服穿着。铺叙宏伟的文章,发扬光辉的美德。传颂世祖的庙号,端正庙堂之雅乐。人神之关系的确和谐,群臣之序列又很肃穆。于是车驾出动,沿着康庄的皇衢。巡视四方,考核守牧。观览万邦的民风习俗,考察教化之普及程度;广布帝王的神明,照亮幽远的区域。然后扩充周代京城的旧制,增修洛阳的宫室,宏扬巍峨的雄姿,显现壮伟的气势,向藩国显耀汉京的光彩,让它成为统领八方的标志。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城阙门庭,壮丽神圣,豪华处不越法度,俭朴处也不过分。皇城之外,就原野而建苑囿,疏流泉而为沼湖,蘋藻繁盛以藏鱼,圃草丰茂而育兽,体制同于梁邹,意义合乎灵囿。如果顺应时节而猎禽兽,检阅车卒而习武事,则必定按照《礼记》中的《王制》,参考《风》《雅》中有关田猎的诗。观《驺虞》,阅《驷铁》,赞《车攻》,择《吉日》,礼官整饬威仪,车驾方才出去。于是举起鲸鱼形的钟杵冲撞,铸有篆文的华钟发出巨响,登上玉饰的宝车,乘坐六匹骏马所拉的猎车,绣凤的伞盖随风飘动,行进的车马銮铃叮咚,百官小吏如影一般跟从,寝息兵威而隆盛礼容。山林之神在原野护卫,四方之神驾车跟随,雨师遍洒道路,风伯清除尘灰。千辆兵车起动如雷,上万骑卒你进我随,巨型战车在郊野布满,长戈短矛遮蔽了云天,羽旄上扫霓虹,旌旗拂过苍穹。刀矛挥动只觉火花闪亮,旗帜飘荡但见文彩飞扬,刀枪耀空如喷吐光焰,车马奔过似长风翻卷。山岳和着平野,清气随着回旋。日月因而暗淡,丘陵为之震撼。于是苑囿的中央,集中了全部兵将。部曲相并陈,校队列成行。布置了三军,告戒了将领。然后举起烽火,战鼓轰鸣,宣布田猎按“三驱”的原则进行,轻车如迅雷激震,骁骑如闪电穿云。养由基般的射手弯弓搭箭,范氏般的驭手驾车疾行,不射杀迎面逃来的惊惶之兽,不射杀侧面飞过的恐惧之禽。朝前逃的鸟刚起飞就中箭坠落,朝前奔的兽未跑远就受伤难行。指手顾盼之间,获车已经满盈。寻欢而不极乐,猎物而不杀尽。骏马尚有余力,士卒锐气犹存。先驱已上归途,属车缓缓随行。于是向天地宗庙把三牺进呈,还献上麇鹿麏狼兔等五牲,不但敬礼天神地祗,而且招徕各种神灵。接见诸侯于明堂,宣布政教于辟雍,发扬光明之盛德,显示圣君之仁风。登上高入云端的灵台,考察天降瑞物的吉征,仰观上天又俯察大地,反思皇德是否与天地合一。观览中国而广布仁德,眺望四边而远扬神威,西荡黄河源头,东震大海之滨,北动幽深山崖,南耀朱红之境。直到异域殊方,边界隔绝而不相邻之邦;武帝所不曾征讨,宣帝所未能归降,无不既畏又敬,水陆兼程,奔赴中国而俯首称臣。于是哀牢倾服,永昌归顺。春天诸侯朝觐,一齐会同洛京。这一天,明帝接受四海所呈之版图户籍,受纳万国所贡的异宝奇珍,内安华夏诸侯,外抚蛮邦夷民。继而盛陈礼乐之器,供帐于云龙之庭。百官引各藩王入宫,先行朝觐的礼仪,后瞻君主的圣容。宫庭满陈佳肴千种,美酒万钟,金罍列成队,玉杯排成行,将美味尽用,把三牲遍赏,进餐伴以《雍彻》之乐声,乐师指挥演奏的进行。陈列编钟编磬,布置琴瑟箫笙,钟鼓之声庄重悠永,管弦之声激越热情,五声高奏,六律弹尽,《九功》的歌声嘹亮入云,《八佾》的舞姿高雅动人;《韶乐》《武乐》尽奏,太古之曲毕陈;四夷之乐穿插其间,因大汉声威影响遥远,《僸佅》、《兜离》等曲也来此助欢。万种音乐齐备,行完百种礼仪,皇帝欢愉,群臣沉醉,此时天降烟煴,调和人间元气。然后撞钟宣告礼毕,百官方才谢恩退去。”
“君王见万方如此欢乐,享受着上天赐予的恩泽,惟恐奢侈之心萌生,而怠慢于田间劳作。于是重申旧有的制度,下达圣明的诏书,命令有关的臣僚,把具体的章程宣布,崇尚节俭,表彰朴素。摒除后宫的奢侈装饰,减少乘舆的车服用物;贬抑工商之末业,振兴农桑之要务;于是天下百姓弃工商而重农耕,背虚伪而归真诚。妇女精于织纴,男子专于耕耘;采用陶罐、葫芦等质朴器皿,选择颜色素淡的俭朴衣裙;轻视精美的衣裳而不穿着,鄙弃奇丽的饰品而不以为珍;弃金于山,沉珠于渊。于是百姓涤净污秽观念,取法于天道自然;形神保持澹泊宁静,耳目不为外物沾染。嗜欲之根源去净,廉耻之思想产生。万民之心情优游乐业,自得自尊;万民之品德如玉之润,似金之声。因此,四海之内学校如林,青年学子济济盈门。进献酬答之礼仪往来交错,俎豆之类的礼器陈列繁多,堂下的学子起舞,堂上的师尊咏歌,舞蹈颂扬帝功,歌声赞美仁德。尊卑饮宴之礼已毕,赞叹美德具备的皇帝。各人发表良言宏议,内怀中和之德,吐纳天地元气。最后齐声颂扬:多么伟大啊,这圣明的时期!”
“如今论者只知诵虞夏之《书》,咏殷周之《诗》,讲伏羲、文王之《易》,论孔氏之《春秋》,很少能通古今之演变,探汉德之渊源。先生对过时的旧章陈典颇有钻研,对往日的奢侈风习又很迷恋,温故知新已属不易,想知当今盛德就更为困难。况且长安与西戎相连,位置偏处西部,四面关塞险阻,借以作为防御,怎比得上东都,居于大地中部,平旷通达,万方归服,有如车轮辐条,都集中于车毂?西都依傍秦岭、九嵕之山,挟带泾水、渭水之川,怎比得上东都四河贯穿,五岳岿然,河图、洛书之瑞,都在水中呈现?西都的建章、甘泉,接纳众神列仙,怎比得上东都的灵台、明堂,是宣扬教化之宫,统和天人之殿?西都的太液、昆明之池沼,畜养鸟兽之囿苑,怎比得上东都之辟雍,环水既深且宽,象征道德之富,如像四海无边?西都之游侠逾法越纪,犯礼侵义,怎比得上东都之人同遵国家法纪,都有谦恭容仪?先生只知道阿房宫高耸入云,哪里知道东都的制度无比昌明;先生只知道函谷关可以封锁,哪里知道王道的威力无往不胜!”
东都主人的话尚未说完,西都宾客惶恐得变了容颜。他退席下了阶沿,情绪异常低沉,拱手告辞欲还。主人说道:“请回来坐下,我将告诉你颂诗五篇。”宾客既已听完,不禁连声称赞:“多美好啊,这些诗篇!意义比扬雄之赋更正,内容比相如之赋更真,不仅是由于主人有丰富学问,更主要的还是时代的真实反映。小子志虽大而才鲁钝,不知浅深,既闻诗中所言的正道,定将把它吟诵一生!”其诗为:
明堂诗
啊!光辉的明堂,是多么明朗。
圣皇祭祀祖先,礼仪庄严辉煌。
上帝亲临宴会,五神依次就位。
有谁可以作陪?世祖光武皇帝。
天下所有诸侯,各尽自己职守。
啊,盛德无比光明,必致无限幸福。
辟雍诗
辟雍环绕清流,碧波滚滚滔滔。
圣皇亲临雍宫,连接舟船成桥。
国老德高望重,有如慈父长兄。
圣皇仪容谦诚,孝友之心光明。
啊!显赫光耀的圣君,大汉道德的典型。
德化万民如神,将见大功告成。
灵台诗
灵台既已建成,楼台崇高入云。
明帝经常登临,考察瑞物吉征。
日月星辰明丽,五行井然有序。
轻拂的祥风和煦,飘着舒缓的甘雨。
田畴的百谷繁荣,郊原的众草茂盛。
连年都获得丰收,啊,圣皇是多么欢欣!
宝鼎诗
山岳生产贡品啊,河水献出奇珍。山川放射金光啊,升起朵朵祥云。
王洛山发现宝鼎啊,色彩纷繁而交映。焕发灿烂的光辉啊,布满美妙的龙文。
进奉宗庙殿堂啊,献于祖先神灵。显示先皇灵德啊,亿年永播清芬。
白雉诗
翻开灵篇啊观看皇图,获取白雉啊,献上素乌。
不少祥瑞啊集于京城,展翅翘尾啊白如玉英。
颜色光洁啊而且晶莹,显示皇德啊可配周成。
千年万载啊,受天之福荫!
注释
喟(kuì)然:叹息的样子。
移:改变。
矜夸:夸耀。保界河山:谓守河山之险以为界。保,守。信:确实。识(zhì):记住。昭襄:秦昭王和庄襄王。乌:何,怎么。云为:言行。
开元:犹言创始。布衣:平民。数朞(jī):几年。朞,同“期”,一周年。六籍: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靡:无。
当天:蔽天。逆:叛乱,谓臣伐君。娄敬:即刘敬。度(duó)势:考虑当时的形势。萧公:萧何。权宜:随时事采取适宜办法。拓:扩展。
吾子:相亲爱之称。是:此,指上文“度势”“权宜”之由。顾:反而。眩曜:夸耀。末造:犹末世,指一个朝代近于衰亡的末期。暗:愚昧不明。
建武:东汉光武帝年号(25—56)。永平:东汉明帝年号(58—75)。监:通“鉴”,借鉴,比照。太清:天道,自然。惑志:困惑之心。
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之侄,新王朝的建立者。祚(zuò):皇位。天人:天意和人事。
生人:即生民,人民。泯(mǐn)绝:灭绝。李贤注《后汉书·班固传》曰:“人者神之主,生人既亡,故鬼神亦绝也”。壑(hè):山谷,坑地。郛(fú):外城。罔:无,没有。厌:通“餍”,布满。
克:能够。书契:指文字。纪:通“记”,记载。
上帝:天帝。怀:怜悯,同情。降监:指自上向下作监视。圣皇:光武帝的尊称。
乾符:天之符瑞,是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即指河图。坤珍:地之符瑞,是帝王应之于地的吉祥征兆,即指洛书。披:分解。皇图:封建帝王的版图。稽:考核。帝文:天文。赫尔:愤怒的样子。昆阳:汉县名,在今河南省叶县,新莽地皇四年(23)刘秀歼灭王莽的主力军王寻、王邑于此。凭:满,盛。
大河:指黄河。跨:占据。北岳:恒山的古名,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与山西省接壤处。高邑:春秋时为晋国的鄗邑,西汉时为侯国。光武帝在此即位,因避讳,改名为高邑,故址在今河北省柏乡县北。
绍:继承。造化:创造化育,指天地。荡除:清除。体元:谓体法天地之德。一说谓置善德于身。继天:谓承天之志。作:起,出现。
系:继。唐:即唐尧。统:统业,统绪事业。绪:业,指前人未竟之功业。茂育:繁盛滋长。群生:一切生物。恢复:重新拓广。恢,大。三五:三皇五帝。
方轨:两车并行。纷纶:众多。后辟:谓君。务:事务。险易;比喻理乱。
元:开始。革命:古代认为帝王受命于天,因称改朝换代为革命。肇(zhào):开始。实始:这才开始。斯乃:这就是。伏羲氏:中国远古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又传说他创造八卦。基:始。皇德:天子的恩德。
市朝:指国家的规模建制。轩辕氏:黄帝之号,古史记载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古史传说蚕桑、医药、舟车、宫室、文学之制,皆始于黄帝时代。后人以黄帝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帝功:帝业,王业。
龚行:恭行。龚,通“恭”。天罚:上天的惩罚。昭:光大。
殷宗:殷代的祖先,指盘庚。盘庚在王室衰乱时,率众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商复兴,史称殷商。则:准则,法则。
即:就,至。周成:即周成王。隆平:盛平,升平。
阶:凭借。尺土:极狭小的土地。柄:权力。同符:古代用符契作为凭证,因称事情相同为同符。高祖:开国皇帝的庙号,这里指汉高祖刘邦。
克己复礼:语出《论语·颜渊》,意思是约束自己的视、听、言、动,以回复和符合礼的要求。允:诚信,诚实。恭:恭谨。孝文:即汉文帝。
宪章:效法。稽古:考求古事。封岱:帝王在泰山上筑土祭天。岱,泰山的别名。勒成:刻碑以记功。勒,雕刻。仪:仪礼。炳:明。世宗:汉武帝死后的庙号,有一世之宗之意。
案:通“按”,按照。校(jiào)德:量德,与古帝之仁德相比较。眇:远。该:通“赅”,尽备。
重熙:光明又光明。累洽:太平相承。三雍:指明堂、辟雍、灵台,古代封建帝王举行祭祀典礼的场所。上仪:隆重的礼节。衮(gǔn)龙:衮卷龙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绣龙的礼服。法服:礼法规定的标准服。
铺:布。鸿藻:大而错杂的花纹。信:通“伸”。景铄(shuò):谓大的美德。景,大;铄,通“烁”,美。世庙:高祖之庙。孝明帝尊光武帝庙号为世庙。雅乐:用于郊庙朝会的正乐。正雅乐:指依谶文改大乐(音乐名)为大予乐(亦音乐名)。
允洽:和美,信实。肃:严正。
大辂(lù):即玉辂,玉饰的皇帝专用车。皇衢:驰道。省(xǐng)方:视察四方。巡狩:同“巡守”,古代帝王五年一巡守,视察诸侯所守之地。躬览:亲自观览。考:考察。声教:威声和教化。被:及。皇明:天子之明德。烛(zhú)幽:照明幽暗之处。
洛邑:即洛阳。巍巍:形容宫阙高大的样子。翼翼:形容宫阙庄严雄伟的样子。极:中,谓洛阳在诸夏之中。
阙庭:宫廷和阙廷。神丽:奇异美丽。奢不可逾,俭不可侈:是说奢俭合礼。
苑(yuàn):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林园。蘋藻:都是水草名。圃(pǔ):种植蔬菜、花果或苗木的地方,周围无垣篱。毓(yù):同“育”,养育。
梁邹:两者都是汉县名,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谊:义理。灵囿(yòu):神圣之囿。
蒐(sōu)狩:打猎。春猎为蒐,冬猎为狩。简:查检,检阅。车徒:兵车及步卒。王制:王者的制度。《礼记》《荀子》皆有《王制》篇,记先王治国之制度。《风》《雅》: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诗经·周南·关雎》的《序》云:“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驺虞:《诗经·召南》中的诗篇名。《驷》:《诗经·秦风》中的诗篇名。《车攻》《吉日》:都是《诗经·小雅》中的诗篇名。整仪:整齐威仪。
鲸鱼:谓刻杵作鲸鱼形。铿(kēng):撞击。华钟:钟有篆刻之纹,故谓华钟。时龙:应时的龙。凤盖:凤凰伞,帝王仪仗用。棽(shēn)洒:纷垂摇扬的样子。和鸾:车铃。玲珑:清越的声音。天官:泛指百官。景(yǐng)从:紧相追随,如影随形。寝:盛。
山灵:山神。属御:属车之御。方神:四方之神。雨师:司雨之神。泛洒:遍洒。风伯:司风之神。清尘:拂除尘垢。
纷纭:盛多的样子。元戎:古代大型的兵车。鋋(chán):铁把短矛。慧:扫。羽旄(máo):羽旗。旌(jīng)旗:旗帜的通称。拂:掠过。
焱(yàn)焱炎炎:形容戈矛车马光彩闪烁的样子。文:色彩交错。欱(hē):啜,吸吮。歕(pēn):喷射,喷吐。摇震:晃动。
中囿:即囿中。按屯:止军驻扎。按,止住。骈(pián):并列。校队:部队。勒:治,统御。三军:周制天子六军,三居一编,故言三军。这里泛指军队。
三驱:即三田。天子、诸侯每年三度田猎,猎时必驱,故称田猎为驱。輶(yóu)车:驱逆之车。骁(xiāo)骑:勇猛的骑兵。电骛(wù):电驰,形容迅速。
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范氏:指赵简子之御人。施御:驾驭。睼(dì):视。诡遇:指打猎时不按礼法规定而横射禽兽。去,离去。
指顾:谓手指而目顾,极言其迅速。倏(shū)忽:转眼之间。实:充满。极:尽。盘:乐。
踠(wǎn):屈曲。渫(xiè):消散。属车:皇帝侍从的车子。案节:按辔调节马的步伐。案,通“按”。
荐:进,献。三牺:指祭天、地、宗庙之牺。效:呈献。五牲:指麋(mí)、鹿、麏(jūn)、狼、兔。神祇(qí):天神和地神。百灵:百神。
觐(jìn):古代诸侯秋朝天子为觐。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辟雍:汉祭祀之所。缉熙:犹言积渐至于光明。皇风:谓天子之德。灵台:汉代观察天文气象之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休征:谓休美之征验,犹吉利的征兆。
乾坤:天地的代称。参象:观象。圣躬:天子之圣体。中夏:中国。布德:广施恩德。抗稜:振举威势。
荡:疏通。澹:触动。海漘(chún):海边。幽崖:寂静的山崖。朱垠:南方。
孝武:即汉武帝刘彻。孝宣:即汉宣帝刘询。詟(zhé):恐惧。栗(lì):恐惧。
绥:安抚。哀牢: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永昌:汉郡名,辖境相当于今云南省大理民族自治州及哀牢山以西地区。春王:即春王月,周王正月之别名。三朝(zhāo):元日。颜师古注《汉书·孔光传》曰:“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帝王曰会,众见曰同。
图籍:地图和户籍。膺(yīng):受。百蛮:指与华夏对称的诸少数民族。
盛礼:隆盛之礼。供帷:供设帷帐。云龙:汉洛阳宫门名,以云龙为饰,故名。赞:引。群后:谓众诸侯。皇仪:天子之仪容。帝容:帝王之威容。
庭实:贡献之物。旨酒:美酒。钟:古代酒器名,圆形似壶。金罍(léi):古代酒器名,尊形,饰以金,刻以云雷之象。班:谓排列。玉觞(shāng):玉杯,酒器。珍御:谓珍贵的食品和用品。珍,谓八珍,指八种珍贵的食品。御,用,指珍贵的用品。太牢:牛、羊、猪三牲为太牢。
食举:当食举乐,谓天子进食先奏乐。雍彻:谓天子进食终了歌《雍》这篇诗来彻食。《雍》,《诗经·周颂》中的篇名。太师:乐官,掌六律、六吕,以合阴阳之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丝竹:中国对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总称。铿鍧(hōng):钟鼓相杂的声音。烨(yè)煜(yù):繁盛的样子。
抗:高。五声:又称五音,即中国古乐五声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极:至,达到最高限度。六律:即黄钟、太蔟、姑洗、蕤宾、荑则、无射。九功:即金、木、水、火、土、谷、正德(正身之德)、利用(利民之用)、厚生(厚民之生)。八佾(yì):古代国君专用的一种乐舞,排列成行,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佾,古代舞乐的行列。韶:帝舜乐曲名。武:周武王乐曲名。泰古:谓太古之乐。
四夷: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古代统治者对华夏族以外各少数民族的蔑称。间(jiàn):更迭。僸(jìn)佅(mài)兜离:四夷之乐。僸,北夷之乐。佅,东夷之乐。兜离,也作“朱离”,西夷之乐。罔:无。
暨(jì):至,到。欢浃:欢乐和洽。烟(yīn)煴(yūn):同“絪缊”,天地合气。元气:指人的精神。退:离去。
沐浴:浸身,置身。膏泽:比喻恩泽。侈心:奢侈、放纵之心。萌:萌芽,开始。东作:指春耕生产。
明诏:圣明的诏书。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事各有专司,因称官吏为有司。班:通“颁”,颁布。宪度:法度。昭:彰明,显示。太素:朴素。
丽饰:华丽的装饰。乘舆:皇帝乘坐的车子。服御:衣服车马之类。淫业:末业。盛务:可大可久的事业。
末:指商业。本:指农业。织纴(rèn):以丝织布。纴,织布帛的丝缕。陶:瓦器。匏(páo):葫芦之属。
纤靡:纤细华丽。沈:同“沉”。
瑕:比喻事物的缺点。秽:谓秽行、秽德。形神:身体与精神。寂漠:同“寂寞”,寂静。营:通“荧”,迷乱,迷惑。源灭:根本消灭。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
庠(xiáng)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而言。《汉书·儒林传序》:“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俎(zǔ)豆:都是古代宴客、朝聘、祭祀的礼品。俎,置肉的几;豆,盛干肉一类食物的器皿。莘(shēn)莘:众多的样子。
登降:上下。饫(yù)宴:宴饮。相与:共同。玄德:潜蓄不著于外的品德。谠(dǎng)言:善言,正直的话。弘:大。咸:都。含和:内藏温和之气。
书:指《尚书》。诗:指《诗经》。羲文之易:伏羲画八卦,周文王作卦辞。清浊:犹善恶。究:探究。
驰骋:纵马奔驰,引申为奔竞,趋赴。末流:犹下流,谓诸子。
温故知新:语出于《论语·学而》。鲜(xiǎn):少。
僻界:偏鄙之界。四塞(sài):指四面皆有天险,可作屏障。平夷:平坦。辐凑:如辐之凑于毂,比喻聚集一处。
四渎(dú):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川的总称,即江(长江)、河(黄河)、淮、济。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泝(sù):同“溯”。图书:河图洛书的简称。《汉书·五行志》曰:“河出图,洛出书。”
馆御:设台以进御神仙。统和:统一和合。天人:天下之人。
逾侈:奢侈逾礼,指西都宾云“列肆侈于姬、姜”等。履:施行,执行。翼翼:恭敬的样子。济济:众多的样子。
阿(ē)房(páng):即阿房宫,秦代著名的大建筑物,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阿房村。造:至。京洛:京都洛阳。
矍(jué)然:惊惶四顾的样子。失容:犹“失色”,因恐惧而变了脸色。逡(qūn)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惵(dié)然:恐惧的样子。意下:心中。捧手:犹拱手,表示敬佩。
卒业:诵读全篇。
小子:表示轻蔑的称呼。狂简:谓志大而于事疏略。裁:节制,控制。诵之:诵读这五首诗。
於(wū):叹美之辞。昭:明。孔阳:甚明。
圣皇:称颂光武帝。宗祀:谓庙祭。穆穆:肃敬、恭谨的样子。煌煌:美盛的样子。
上帝:上古之帝。宴飨(xiǎng):谓神受飨。五位:五方之神,即东方苍帝威灵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矩、北方黑帝汁文纪。
普天率土:普天,犹言遍天下。率土:谓境域以内。这一造语出自《诗经·小雅·北山》篇。
猗(yī)欤:叹美之词。缉熙:光明。允:诚信。怀:归向,来到。
汤(shāng)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莅(lì):来临。造舟为梁:谓连舟为浮梁。
皤(pó)皤:头发斑白的样子。
抑抑:谦谨的样子。威仪:庄严的容貌举止。孝友:孝顺父母与友爱兄弟。
於(wū)赫:赞叹词。太上:指太古立德贤圣之人。行:遵行。
洪化:谓德化普及。观:示。
经:量度。崇:高。
时登:以时登之。爰(yuán):于是,乃。考:考核。
三光:指日、月、星。宣:布。精:明。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布序:谓各顺其性,无谬戾。
习习:形容微风和煦的样子。祥风:和风。祁(qí)祁:犹徐徐。
溱(zhēn)溱:茂盛的样子。蕃芜(wú):滋长茂盛。
於(wū)皇:叹大。乐胥:喜乐。胥,语助词。
金景:黄金色之光。歊(xiāo):气上升的样子。
纷縕(yùn):纷繁,繁盛。焕:焕然光彩。炳:光辉灿烂。龙文:龙形的花纹。
祖庙:先祖之庙。圣神:指智德至极,无所不通,神妙不可思议的天子。灵德:灵妙之德。弥:终于,尽于。
灵篇:谓河、洛之书。披:分解。瑞图:祥瑞之图。白雉:古代迷信以白雉为祥瑞。嘉祥:吉祥。阜(fù):大,多。皇都:天子之宫城。
皓(hào):白。奋:鼓起。翘(qiáo)英:美丽的尾羽。絜(jié)朗:清洁明朗。絜,通“洁”。
侔(móu):相等。周成:即周成王。膺:受。天庆:上天之福庆。
鉴赏
杜笃的《论都赋》建议迁都长安,写得很策略;班固维护建都洛阳,在处理对前汉西都评价上,也极为谨慎小心。《西都赋》本为赞美、夸耀之词,不用说。《东都赋》开头云: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
批评的矛头对准的是秦皇而非汉帝。下面接着一小段写“大汉之开元”,十分概括。因为后汉以承前汉之皇统自居,对前汉不能不加肯定;但从前、后汉的比较来说,当时统治者需要的是对后汉功业和东都洛阳的赞扬、歌颂,故对前汉的功业不能作太具体、详细的表述。下面说:“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开始对后汉王朝功业、礼制的铺叙。又说:“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又从历史方面来论证定都洛邑,前有先例,且居天下之中,得地利之便。由赋中内容的安排和措词的上下照应情况,可以看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心态和班固对此的把握。
《东都赋》以封建礼法为准则,赞扬了建武、永平的盛世,以“盛乎斯世”一语作为大段描述的结尾,对西都宾先予称赞,再予批评,行文摇曳多姿,善于达意。下面又将西都同东都的形势及风俗直接加以比较:“且夫辟界西戎,险阻四塞,修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秦岭九崚,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泝洛,图书之渊?建章、甘泉,馆御列仙,孰与灵台、明堂,统和天人?太液、昆明,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游侠逾侈,犯义侵礼,孰与同履法度,翼翼济济也?”态度鲜明地称赞东都洛阳地利、形势及礼俗之淳厚,建筑、设置之合于王道。“统和天人”、“同履法度”,点出了《东都赋》的主题;“图书之渊”、“道德之富”,是《东都赋》着力铺叙、宣扬之所在。下面照应《两都赋》开头部分:“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识函谷之可关,而不知王者之无外也”。完全以一个新的尺度来衡量秦(实际上是代指前汉)和东汉王朝政教之得失。接着以西都宾的折服为赋正文部分的收束。这同《上林赋》的结尾完全一样。但整个说来,班固的《两都赋》开头、结尾、过渡等章法更为严谨、自然,且富于情态,长于韵味。
班固此赋由于创作的目的在于表述一个政治问题上的个人见解,甚至是为了参与一场争论,故它不似《子虚》、《上林》的有很多虚夸的部分,以气争胜,而更多实证。它主要不是抒发一种情感,表现一种精神,而是要表现一种思想,体现一种观念。这也可以说是同时代风气有关,是当时文风和社会风气的体现。另外,同该赋中强调礼制、强调崇儒思想相一致,赋的语言典雅和丽(马积高《赋史》即已指出这一点),节奏步武从容,和銮相鸣,可谓金声玉振,有庙堂朝仪的风度。
在结构上,此赋对《子虚》、《上林》也有突破,上文已言及。下面再看看其结尾上的创意。作为全赋的结束,《东都赋》末尾不是在西都宾“矍然失容,逡巡降阶,惵然意下,捧手欲辞”之后即结束,下面接上说:“主人曰:复位,今将授予以五篇之诗。”大约是考虑到下面即录附诗,会使结尾割裂而失去风韵,故将诗附于篇末,而以西都宾的称赞为结尾:宾既卒业,乃称曰:“美哉乎斯诗!义正乎扬雄,事实乎相如,匪唯主人之好学,盖乃遭遇乎斯时也。小子狂简,不知所裁,既闻正遭,请终身而诵之。” 显得轻松而诙谐,多少带有一点寓言的味道,使这篇骋辞大赋在庄严之中,带有活泼之气。其中“义正乎扬雄,事实乎相如”,也可以看作是班固自己对《两都赋》特色的概括。
因为此赋写洛阳的形胜、制度、文物等,同《子虚》、《上林》的仅写田猎者相比,内容要更为丰富、开阔,也更能集中地、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现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因而后世时有人加以摹拟,形成“京都赋”的类型。《昭明文选》分赋为十五类,“京都赋”列在第一。《文苑英华》、《历代赋汇》等也有“京都”或“都邑”一类。
尽管在班固之前已有京都赋之作,但能使这类题材以及表现方式、结构方式结合而形成大赋的一种门类,乃有赖于此赋取得的成就。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作品,尤其具有某方面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往往成为后来作家学习、甚至摹拟的范本。班固之前的京都之作,扬雄的《蜀都赋》已有残缺,崔骃、傅毅的《反都赋》只余残章剩句,傅毅《洛都赋》也有残缺,便说明了它们的历史地位。
作者介绍: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