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以上孩子运动不足,教育部下硬指标了!从小运动和不运动差别竟这么大

自打入春开始,几乎每个周末我们都在带着俩孩子在户外疯玩~

好些妈妈留言,CC都上小学了,你咋还不赶紧“鸡起来”?一天天的光带着疯跑。

哈哈,就算是只真的鸡,也不能天天窝在鸡窝里吃饲料啊,该活动也得活动不是?你家宝宝每天在户外疯玩的时间有多长?

很多孩子晚上和周末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家长忙忙碌碌把孩子从一个幼儿园接出,再送入另一个培训机构,生怕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我们总觉得,送孩子去学东西,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启蒙教育,在户外疯跑有什么用?能学来啥?

但其实,户外活动,绝对才是最不该牺牲的部分。

世卫组织报道,80%以上的儿童青少年运动量不足!咱们国家为孩子们的运动也是操碎了心,前有教育部把体育分数纳入考试,后有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规定为硬性指标

为啥教育部如此操碎心?肥胖问题、体质问题,这都关系着孩子的未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世界正在偷偷惩罚不运动的孩子!「运动」远比你想象中,“有用”的多!

01

运动可以改善视力

悉尼大学的凯瑟琳·罗斯(Kathryn Rose)博士带领团队,花了3年时间,跟踪调查了两组华裔孩子,一组生活在悉尼,一组生活在新加坡。

发现,生活在悉尼的孩子花在课桌前读书、学习的时间更多,但奇怪的是他们的近视率只有3.3%;而生活在新加坡的孩子近视率却有29.1%

罗斯团队找到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户外活动的时长:悉尼的华裔孩子每周在户外活动上会花去13.75小时的时间,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华裔孩子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只有3.05小时。研究人员表示,近视是因为眼轴增长,成像在视网膜前,导致视物不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户外活动的减少,才是近些年孩子们近视的最大原因!经常户外活动的孩子,接收足够明亮阳光的机会多,这可以促进眼睛视网膜神经细胞分泌多巴胺,保护眼轴不会变的过长,从根源上防止了近视发生。

但在室内的弱光下,这种刺激会减少,更容易导致眼球变形。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期间,眼睛会有更多的远眺时间,可以充分地放松眼部肌肉神经,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这几乎是最简单、最方便、也最科学的预防近视方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们在找四叶草……那都是老母亲玩剩下的,要找咱就找6叶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2

其次,运动影响学业

也有妈妈说了,视力更取决于遗传,我跟爸爸都近视,娃左右也没跑,预防近视对我们而言意义不大!你不知道的是,运动不光练身体,还能练脑子!

美国一项《大肌肉运动技能/体育活动如何影响学业》的研究表明: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体育活动对学习成绩的潜在好处。

运动给大脑带来的最大好处之一是:能够通过帮助神经细胞增殖,从而改善大脑的实际功能。与坐着的儿童相比,在跑步机上以中等速度完成20分钟训练的儿童,在阅读、拼写和算术等测试问题上的回答更准确,阅读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在最近的两项实验中,善于运动的孩子,更善于过滤与任务无关的信息,也就是专注力更强。

第一项实验,专注力表现不佳的孩子,在“中度急性运动”后(在跑步机上行走20分钟),再进行专注测试时,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另一项实验将56名学生随机分配到三个学校:

第一个学校整个上午都坐着上课;

第二个学校,上课90分钟后,体育活动休息20分钟;

第三个学校,上课开始前活动20分钟,上课90分钟之后,再活动20分钟。

结果表明,有两次早晨锻炼的孩子,在测试注意力方面表现得更好。脑科学表明,运动能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它能够让人高度集中精神,从而增强孩子的专注力。适量运动的孩子,海马体区域更大(海马体是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大脑区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童年时期正是大脑快速发育时期,运动之于学习,属于磨刀不误砍柴工!

03

运动,改善孩子情绪

这届娃情绪暴躁、易怒、爱发脾气,几乎快成了一个共识。

相比我们小时候“野蛮生长”的生存环境,这届孩子简直像是圈养的宠物,不仅无处释放情绪和压力,还要一直学习各种知识。孩子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从事自由的活动,才能保持情绪平和。但学习恰恰是艰难的,对他们而言,过多过重的学习安排,就是压力之源。

所以,多把孩子放回他们最轻松和擅长的领域——撒进大自然中自由的活动,是孩子缓解压力,释放情绪,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运动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尽在掌握的安全感。

这个项目我可以完成,我能做到!通过自己控制身体,一点点拓宽身体的边界,我能从高的地方跳下来、我能自己滑滑梯、我能骑自行车!原来我能自己做这么多事。

心理研究表明:这类直接而强烈的成功体验,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会极大的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最直观的增强自信心的方式之一。这种自信的力量是会横向发展的,它从孩子擅长的领域扩展到其他方面,从而建立更广泛的自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你觉得孩子遇到难题就退缩、做事不自信,不如先反省一下,是不是把孩子置身于很难、很累的学习中太长时间孩子不应该一直是灼热的,那太消耗了。

那么问题来了!多大、多久的运动量,才算“够了”?原本我以为这个问题是玄学。没想到,资料查起来,真的有答案!而且,跟咱们平时的认知,还有一定偏差。所谓的‘达标’有啥标准?

C妈根据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给大家解读一下。笼统来讲,运动大体可以分为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两方面,只有时长、强度、方式都达标,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不同年龄,也有不同的建议。

01

0-1岁婴儿

这个时候的宝宝还不会下地走动,醒着的时候可以躺着或者趴着进行活动。活动次数那肯定是越多越好,时长上,至少30分钟的肚皮时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目前对于不同月龄的宝宝趴的时间建议如下:

0-3个月的宝宝,每次趴着的时间应该是1-10分钟,看宝宝的精神状态。

3-4个月龄的宝宝,建议每天至少20分钟以上。

4个月以后的宝宝,应该可以达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然,这不是每次的运动量,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多次完成。

02

1-2岁幼儿

孩子1岁后,正是学步时期,小胳膊小腿也有一定的力量了,那么运动量也就随之增加了。每天的运动量累计进行至少180分钟,也就是3小时的身体活动(包含中等到剧烈强度的活动,全天分布,多则更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这个年龄段很好满足,像DD这么大的娃,你让他坐也坐不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3-4岁儿童

随着年龄的升级,体能的升级,运动量也会加强。时间上仍然全天累计至少180分钟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但强度上有要求喽,其中包括中高强度的活动时长至少有60分钟(全天分布,多则更好)其中户外运动至少120分钟(据《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

5-17岁儿童青少年

每周每天平均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至较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每周至少3天进行较高强度的运动,以增强肌肉和骨骼健康的训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现在CC的活动时间安排,一般是工作日尽量保证每天户外1小时,跑跑跳跳的中等强度没问题;周末两天至少会让她有足够中高强度运动的机会。(比如爬山、奔跑,比较劳累,大汗淋淋的那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PS:什么是中等和剧烈强度运动呢?除了时间,衡量运动量的另一个指标,是「运动强度」。

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运动强度,才会对孩子的心脏、骨骼、肺、血液循环、大脑产生良好的刺激。每个孩子的体力不一样,具体怎么判断呢?

● 中等强度孩子运动后,呼吸比较急促,即运动中只能讲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达长句子,此时还可能伴随微微出汗的特征。

● 高强度运动孩子运动后,心跳明显加快,脸色变红,出汗量大,呼吸急促,呼哧呼哧的喘短气,几乎不能连贯地说话。

注意:这60分钟的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不是非得一次性完成,可以穿插在日常生活中(如上楼梯等),也可在课上获得(如做体操、玩游戏等)。

很多大人一看娃气喘吁吁就赶紧叫停!生怕娃给累着,看完这篇,可千万别瞎操心啦!还是先担心他们动得够不够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6岁是出现运动缺乏的第一个高峰期。

因为娃要上幼儿园课,也要被安排各种兴趣班了!但“鸡娃”的同时,也要考虑最大限度的留白。娃上小学前,你觉得兴趣班特别重要,好像少学一个,娃就得输在起跑线上。

等孩子到了小学你就明白,兴趣班们都是铁打的营盘上流水的兵,跟运动带来的好体格、好大脑、稳定的情绪相比,它们实在不值得占据孩子所有的时间!争取每一分每一秒让娃疯玩疯跑,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