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有位妈妈说,儿子还有3个月就5岁了,聪明可爱,就是语言发育有些问题,一开口说话,很难听得懂,有些音发不准,说话快一点就上气不接下气的,让他说话慢一点,他总是控制不住,呜哩哇啦的说了一堆,有时候还带着哭音,也分不清说的是什么。
同一个幼儿园的家长,背地里议论,说我儿子可能是“大舌头”,还可能是智力低下。真的吗?
父母的观念决定看待角度
在宝宝的语言发展路上,有些美好的愿景总会落空,有的宝宝说话晚,有的宝宝发音不标准,有的宝宝出现口吃,有的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语言障碍的类型和原因那么多,不得不防!
第一个问题:我们一开始就错了,最初看待宝宝的语言发育时,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带着一种完美的眼光,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认为宝宝应该能说清楚,教几遍宝宝就能学会,宝宝大一点肯定能说清楚。
宝宝的语言启蒙,必然要经历一个“混沌期”,在这个时期会出现哪些情况呢?比如:口齿不清,发音不准,用词不当,表达混乱,逻辑不清,吐息不稳,这些情况不说全中,至少也会出现1-2种。
其实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宝宝的语言学习必经之路,就是积累经验,提高表达技巧,完善语言能力。
和宝宝的身体发育是一样的,语言发育也需要一个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从不完美到完美,从不熟练到熟练,这是普遍的发育规律。
宝宝说话不清楚,表达混乱,怎么看呢?
1、缺少用心的引导
有些宝宝被父母照顾得很“贴心”,不管白天晚上,一点声音都没有,静悄悄的,处于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
宝宝不用说话,吃喝拉撒全都提前解决。一个眼神,父母就知道宝宝想要什么。宝宝一哭,父母马上就抱起来哄。宝宝刚学会说一个字,妈妈马上就接话茬,让宝宝无话可说。语言作为表达需求的沟通功能似乎被过分地满足了,那么宝宝就懒得说话喽。让宝宝有主动说话的动机很重要,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能进步。相反,使用得越少,宝宝获得语言技巧越少。
另外,如果父母亲子陪伴时间少,给宝宝的语言信息刺激不足,更会让孩子缺少语言表达或沟通的机会。
2、语言障碍的可能
语言障碍需要提前预防的重点有很多,特别是与发音、表达相关的问题更多。
对于构音问题,我们重点需要预防几点:
听力问题:没有声音,语言就会缺席,听不准模仿就会出错,双耳的听觉是我们对有声语言的认知基础。有些宝宝双耳的听觉会存在差异,有些听障宝宝可能存在某些音频的缺失,导致他们对某些音节听不到或听不准,模仿发音的时候,这些音节就会失误,导致整个发音不完整。
舌头问题:发音不准通常会被形容为“大舌头”,其实这个错误的概念,口腔内的很多构音器官都会影响发音,只是舌头负担比较重,被我们重点怀疑而已。
除了常见的“舌系带”问题,还有口肌力量,腭咽,唇、齿、喉、上腭等部分,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发音。
宝宝刚接触辅食时,很多口腔的机能都需要通过咀嚼、吞咽协助锻炼,才能变得有力量,有张力,才能变得更灵活,这些都是早起幼儿发音不准的原因。如果宝宝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可能会因为构音器官运动不协调,导致发音不准、说话慢。这也是很多育儿专家提醒,不要经常给宝宝吃糯软、流食的原因。
如果宝宝的智力发育正常,精神状态正常,排除很多其他原因后,到了5岁还是说话发音不准,很大概率是以上2种情况。据统计,在3-4岁的宝宝中,几乎90%的音节都能达标,语言表达也比较清晰、完整,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说明宝宝一定在某个地方的能力不足,需要父母及时介入,给予帮助。
语言发育迟缓判断要谨慎
最后一个问题:宝宝说话不清楚,表达慢,不一定是智力问题,可能是语言理解和表达不同步的表现。
0-6岁的宝宝,语言发育进程会有很多“不同步”的表现。
有的宝宝是语言理解能力不足,有的可能是语言表达逻辑不清,语言组织能力差,具体表现可能是用词不准,词汇量少,内容简单。比较困难的是理解和表达都出现落后。
在0-6岁儿童中,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孩子很多,判断语言发育迟缓仅仅考虑发音和词汇问题,是不严谨的。另外还要兼顾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其他社会性属性等方面的表现。否则容易错判或漏判。
语言发育迟缓需要很严谨的评估和筛查,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