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如果你不愿意做以下3种事,说明你骨子里很自卑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往往是和他的性格有关的,所谓的自卑就是内心深处不相信真实的自己是好的,是被爱的。

为此他会做出一系列防御,以让自己觉得自己是好的,自己是可以的,自己是被爱的,这种防御往往就是不去做一些特定的事。比如,一个骨子里自卑的人,他会特别不愿意,或者说不敢做下面的这三种事。

1、不愿意向别人表达负面情绪,特别能压抑自己

精神分析心理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母婴关系,因为母婴关系是我们来到这个社会上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可以说我们之后建立的一切关系都是在母婴关系这个基础上建立的。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母亲要做孩子的容器,容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接住孩子的各种“攻击”,比如孩子哭闹的时候,比如孩子撕扯母亲的时候,不是呵斥他,责骂他,而是把他抱在怀里,好好安抚。

可以说一个真实的人,不隐藏自己情绪的人,特别是那些不隐藏自己负面情绪的人,一定是有一个好的妈妈(抚养者),给了他最好的支持。

相反,那些在很小的时候,就不被接纳的孩子,他们的负面情绪,他们的悲伤、愤怒是不被父母允许的,他们过早地采取了压抑。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在他和别人建立的关系里,他就会同样地采用这特定的方式。

2、不愿意和别人目光对视,表现出目光躲闪的状态

人和人在一起,目光的对视,其实是一种连接的欲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每个人都希望跟别人能够真心相遇,这是人的本能。

不愿意和别人目光对视的人,往往是骨子里太自卑,他认为自己内心有很多东西是不好的,是别人心中所没有的,是被别人所讨厌的,所以他怕一跟别人连接,内心的东西就被别人发现了,看见了。

或者说他怕“入侵”别人,这样的状况也很常见,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和别人表现得过分客气,在别人的空间里就极度不舒服。因此他们就不愿意走出家门,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卧室,走出自己的空间,和别人建立连接。

3、太懂事,不愿意拒绝别人

我有一个来访者刘强(化名),男性,35岁,有自己的家庭。他告诉我,小时候家里人经常在别人跟前夸他懂事,这让他很引以为荣。可是他从小过得并不开心,懂事好像一个壳,把他困在里面了,这让他很容易为别人着想,以加固这个外在的壳。

其实这样的性格特征,是一个人没有自我的体现,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会感受到自卑和羞愧。因为自己太虚弱,于是他会惧怕外界,羞愧于自己,于是他才需要一个壳保护自己。

一个自我充沛的人,必定是能看见和满足自己情绪和欲望的人,而我的这个来访者刘强,他不会,他不能正视和满足自己,对自己的情绪和欲望还经常打上自私的标签。

比如作为家里的老大,他要维持家里经历来源,弟弟妹妹的各种事情也都需要找他,出钱出力,他都不会拒绝,因为那样他会觉得自己太自私,他会内疚。同样的,在日常的生活中,在与他人的关系里,他也是这样的一个老好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很多的心理问题往往是“未分化”的结果,那自卑这件事也是,之所以自卑就是认为自己太虚弱,于是就想讨好别人,就不敢拒绝别人,不敢向别人表达负面情绪,怕别人不高兴,离开自己,离开关系。

同时也怕和别人目光对视,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虚弱,通过这样的“伪装”和防御,让别人不离开自己,来和别人“共生”在一起。

所以对于一个自卑的人而言,要自私一点,优先表达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欲望,去跟别人建立真实、独立、平等的关系,唯有这样自我才会自信和强大起来。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