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月月 · 主播丨小夜
奥地利作家斯.茨维尔曾说:“思想上的偏见必然导致行动上的不公正。”
的确,当教育者对一个孩子有了某种刻板印象或标签意识,那他必然无法客观地看待孩子身上的种种问题,也不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的妥当性。
而很多时候,决定孩子成人成才的因素,并不是要教育者有多么好的物质条件,多么高的学历,而关键在于教育者能摒弃有色眼镜,用更包容、更公平、更全面的态度看待孩子、评价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教育者最容易陷入这三种偏见,而这些偏见,很可能会给孩子的人生设限,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性别偏见
前段时间,一份《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的提案》,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这份提案中提到:
“我国的青少年男孩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
“这种男孩‘女生气质化’的现象,需要有效‘治理’。”
提案一出,就引起了公众的广泛热议。大家争论的点在于,男孩有阳刚之气当然是好事,但不够阳刚,或者比较柔弱的男孩就应该被“治理”吗?
其实,对于孩子的“性别偏见”由来已久。
“男孩就要有男孩样,玩什么洋娃娃。”
“女孩学理科肯定学不过男孩的。”
“男孩做什么护士、幼师,那都是女孩子干的活。”
当教育者在不经意之间说出这样的话,其实就是传达一种“性别偏见”,这种性别偏见会在潜移默化之间,给孩子的人生设限。
比如,女孩在学习理科时遇到困难,就自然会想:“反正我再怎么努力也学不过男生,不如算了。”
比如,男孩在找工作时,会担心家人、朋友的眼光,不愿意从事一些偏向女性化的职业,从而错过不少发展的良机。
但实际上,孩子只有突破了性别偏见,他们的人生才会有无限可能。
就比如张伟丽从事综合格斗,在UFC第248期卫冕赛中获得了世界冠军;又比如李佳琪从欧莱雅“柜哥”做起,成为网络爆红的“口红一哥”。
就像张伟丽说的那样:“我觉得女性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女性不该被定义是什么样的,不是说女性就应该温柔,就应该相夫教子。就像我一样,也可以在这种男性林立的拳台上做得很好,而且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因此,身为教育者,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性别偏见束缚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孩子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性格偏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容易遭遇性别偏见,还容易遭遇性格偏见。在很多人看来,内向不好,外向开朗才是好性格。
在培养孩子时,很多父母也希望孩子能更活泼,更善于和别人打交道。似乎内向,和它的“亲戚”们——严肃、敏感等等,都被认为是低于外向的次等性格。
而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性格偏见”。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一书中,作者苏珊·凯恩告诉我们,这个世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内向者。
相对于交谈,他们更喜欢聆听,相对于参加喧嚣的聚会,他们更倾向安静的阅读;他们致力于创造却不愿自我推销;他们宁愿一个人独立工作也不喜欢加入到小组的头脑风暴之中。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内向性格的种种好处。比如,内向性格的人更具有创造力。由于内向者天生善于把注意力集中于内在的精神世界,因此他们拥有高超的洞察力与理解力。又比如,内向性格的人更容易追求延迟满足,善于自控,反而更容易在某一领域做出成绩。
由此可见,内向并不是次等性格,它和外向性格平分秋色,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对孩子造成伤害的,从来不是内向的性格,而是身边人对内向性格的偏见。
比如,有些家长会质疑孩子的内向性格,指责孩子不会来事儿,不懂社交。殊不知,家长的指责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甚至陷入自卑。
又比如,有些孩子会强迫孩子表现得更开朗、活泼,孩子为了让父母高兴,只好委屈自己的本性,刻意表现出伶俐、活泼的一面,渐渐形成了“取悦型”人格。
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的是,内向并不是缺点,也不是需要被纠正的问题。
只要孩子没有社交障碍,我们就要肯定他的个性,告诉他们,内向是一笔财富,它也有很多优势。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为自己的个性自卑,同时也能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
文科偏见
性别偏见、性格偏见都是孩子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偏见,而文科偏见,则是孩子在学习上容易遇到的。
去年,一名湖南耒阳的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高考分数,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绩。之后,钟芳蓉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北大的考古系,随即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很多网友评论道:“考古没钱途”,“毕业不好找工作”,“读那么高分为什么不去学金融?”
网友的评论折射出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很多人都存在很深的“文科偏见”。
“文科没钱途,不如理科赚钱。”“脑子不好使的才去读文科。”“读文科就是靠背,谁不会?”
更可怕的是,这种对文科的偏见不仅存在于普通的公众身上,甚至还出现在教育工作者身上。
例如,长春某高中班主任对学生报理科还是报文科问题上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她直言:“文科男生太娘,每年都有文科生同性恋的,文科女生没头脑,就知道化妆臭美!”
短短两句话,饱含对文科生的歧视和偏见。
而这种对文科的偏见,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个人发展。在多年从教的过程中,我见过很多孩子明明更喜欢文科,可就是为了“争一口气”,或者为了更好选专业、更好就业而选择了理科,最终只能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有的孩子在选择了理科之后,发现自己实在没兴趣或者读不下去,等到高二下半学期才转读文科,耽误了半年的课程。还有的孩子拿到了理科的大学文凭,却最终还是从事了文科的工作。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对文科的偏见还可能对民族、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张凡认为:“不是所有专业都可以用物质或金钱衡量,尤其那些涉及精神或是文化层面的专业和领域。它们看上去‘冷门’,但却关系到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精神根基。选专业做学问是件长久的事,不能太实用主义,有些时候得有些情怀。”
的确,中国要建立文化自信,要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文科人才。而要想培养这样的人才,首先就得摒除文科偏见。
只有公众、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都承认文科、重视文科,都尊重孩子发展的选科意愿,才能让孩子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文科人才。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偏见是把刀子,杀人于无形。特别是在儿童教育中,如果教育者带有偏见,那么等待孩子的就会是一场扼杀未来的灾难。
当我们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带着偏见去培养孩子时,孩子会潜移默化地被这些偏见影响。他们的心灵会被偏见伤害,他们的未来也会因偏见受限。
就像教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那样,真正的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引导出来,帮助他成为自己的模样。
的确,最好的教育是成全,是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愿我们都能摒弃偏见,用更公平、更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评价孩子。
只有当我们愿意接纳孩子的不同,接纳孩子与我们期待的不同,我们才有可能培养出拥有幸福感的孩子。
正心正举
健康与发展公益讲堂开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