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妈说育儿”
伴随孩子成长的是学业,从懵懂幼童到彬彬少年,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整整十二年学业,面对如此漫长的过程,总有一些孩子会产生厌学情绪,还没有经历成长的孩子,会想要逃离学校。
面对孩子不想上学的情况,家长们总是会想尽各种办法,苦口婆心的劝导,讲尽各种道理,希望孩子在一夜之间明白所有事情。
但是还没有太多人生经验的孩子,只会对父母的劝导感到厌烦,很难体会父母的用心良苦,请各位家长们不要只懂得苦口婆心地劝了,看看哈佛校长的建议,多带孩子去这三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旅游景点——让孩子打开对世界的眼界
哈佛校长认为:孩子由于经历的事情有限,充满了对外界和未来的幻想和不安,但是并不知道如何面对将要到来的未来,这时候就应该带多带孩子出去旅游,让孩子大开眼界。
当孩子走出去大开眼界后,会对社会、对未来、对自己有了更深入地体验,这才能让孩子更加有勇气面对未来,同时也会给自己更准确的定位和目标。
邻居张先生是一个旅游爱好者,曾经环游过中国各个地方,张先生的儿子小彬十六岁刚刚上高中,却突然开始进入叛逆期,对高中学习出现抵触情绪,还与父母之间总是发生冲突。
面对和儿子又一次的争吵,张先生想起小彬小时候与自己一起分享旅游趣事,亲密无间的样子,毅然决然的做出了一个决定,张先生决定为自己和儿子都请一个长假,带小彬一起去中国的各大旅游景点游玩。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一万卷书可以了解这世界上有什么,而走一万里路可以让这些知识,真正化为自己的感悟,改进自己的思想。张先生希望通过行万里路的方式,开拓孩子的眼界,增长孩子的见识,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张先生带着儿子小彬开始了自驾旅行,父子俩一起去了重庆攀登独特的山中城市,去广东感受特色的岭南文化,去云南领悟大自然的魅力,去新疆感受大草原的壮阔,再回到北京品味自然与人文的独特交融。
旅行结束后,张先生考虑了良久,最终对儿子说:如果儿子想继续学习,那就回到校园;如果儿子不想学习,那也没有关系,儿子有什么兴趣,张先生都会全力支持,只希望儿子将来能拥有一技之长就好了。
然而儿子的反应却出乎张先生的预料,儿子笑着对张先生说:“我还是很想读书的,我愿意继续学习,并且我以后会更加用功的学习!”
正如哈佛校长所说:一个孩子只有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能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懂得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个地方:大学校园——让孩子看到学习的重要
孩子对外界的接触都比较少,无法想象到校门外的世界有多大,所以就会不想努力,导致出现孩子不想上学的情况。
哈佛校长建议: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全国各地,厉害的大学看一看,让孩子知道在他们之前,有多少优秀的孩子经过自己努力的学习,进入了顶尖学府深造,未来还会拥有更多优秀的机会。
家长带孩子到这些大学,可以去感受到科学的氛围,还有大学老师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在这个人才的培养摇篮里,孩子可以感受学习对于未来的的重要性,以及不学习会给未来生活带来的坏处。
家长们多带孩子去大学校园,由此孩子们就会受到大学学习氛围的感染,面对优秀的学习前辈,树立自己的前进目标,并且孩子们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断努力,重燃起对学习的热情,向着自己期望的目标一步步的前进。
第三个地方:游乐园——让孩子在劳逸结合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哈佛校长:玩乐是孩子的天性,玩与学习并不是一件冲突的事情,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游乐园玩,劳逸结合的学习。
有些父母让孩子觉得,学习与玩是冲突的,学习只会感到痛苦,这些父母因为孩子要学习根本不陪孩子玩耍,每天都只跟孩子聊学习,只会让孩子更加不想上学。
其实家长可以偶尔带孩子去游乐园去玩,不管孩子学习有多少,劳逸结合才是学习的正确方式。家长们应该懂得,无论父母有多期盼孩子成才,也不能拔苗助长,应该给予孩子一些放松的玩乐时间。
只要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童年的快乐和美好时光,孩子学习时才能够充满快乐,不会对上学这件事情,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当家长们面对孩子不想上学的情况,不要再急于用苍白的语言来劝导,多带孩子去这三个地方,让孩子们自己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