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13岁考上大学,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因为这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他长大成人后的行为。

魏永康有着“东方神童”的称号,是少年天才的代表之一。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他2岁的时候,就拾得1000多个汉字,4岁就已经掌握初中知识,8岁上重点中学,13岁就考上大学了,在他17岁那年,他进入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他的这些闪闪发光的经历,令很多同龄人自愧不如。但他在中科院就读的时候居然被学校劝退,而当时他的母亲愤怒无比,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他跳楼,呵斥道: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天才少年魏永康

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早年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战争中不幸留下伤病,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卧病在床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里的经济压力就自然由母亲承担,但他的母亲也仅是一家百货公司的工人。

从小时候开始,魏永康就成为了这个家庭唯一的希望。幸好,小永康足够聪明,也足够自律,当别的小孩子牙牙学语时,他就已经开始背古诗了。当别的小孩子在外面玩耍的时候,他就在家里自己学习,这其中,可以用得上马不停蹄来形容。

从小时候开始,他的学习成绩就在学校中名列前茅,是那个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为何这样一个从小到大都以优秀著称的神童,最后却沦落到被劝退的地步呢?这一切都要从他脱离母亲后的生活说起。

原来,魏永康在学习上确实令人称赞,但是他在生活上也确实是一个"小白"。在中科院求学的时候,魏永康脱离了母亲的照顾,他竟然连最基本的穿衣都不会。这可能看起来有点夸张,但是那时候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确实让人惊讶。

北京的冬天气温能达到零下十度,有一年的冬天,魏永康只穿着一件单薄的上衣,在天安门行走,路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来了,大家都以为他有毛病,是个怪物。

在平时的生活中,魏永康很难自理,没人叫他起床,没人替他挤牙膏,没人给他盛饭,他觉得异常难受。再者,一直沉陷于书本中的魏永康,连最基本的社交都不会,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交流,他习惯于沉陷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研究生的生活是离不开跟导师交流,与同学们一起探讨的,他只靠自己摸索着学习的方法显然已经不适用。在结交毕业论文时,因为无人指导,有一门功课直接被记了零分,也就有了后来的结果,被中科院劝退。

魏母的教育

一个从小到大都如此优秀的人,本该前途无量,为何最后却以退学收场?这或许跟他母亲的家庭教育有关。

从小时候开始,魏永康的母亲觉得生活上的希望只能寄托到他身上了,于是从小给他灌输理念,只有学习才能改变生活,于是拼命地让他学习。

从小时候开始,母亲就将他一个人关在家里,不让他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这也是他学习成绩优秀的原因之一。当魏永康升入了重点中学,他的母亲更是辞去了所有工作,专心陪着魏永康读书。

在平时的生活中,母亲为了让他能够专心学习,把一切的时间都拿来学习,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包括照顾魏永康的父亲,打扫卫生,洗衣做饭。

平日里,只要能照顾到的地方,都由魏永康的母亲亲自打理。每天早晨,魏母就是儿子的闹钟,负责把他叫醒,帮他挤好牙膏,然后做早饭,吃完早饭,魏永康就开始学习了。他的母亲还给他洗澡、洗脸,凡是能“服务”到的地方,都亲力亲为。因为魏母觉得,时间非常紧迫,能省一分是一分,有时,甚至亲自喂魏永康吃饭,好让他抓紧时间看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魏母常常强调,他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读书,其他那些小事情都不用他操心,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本该是一个具有正能量的劝说方式,万万没想到,却成了儿子日后的拦路虎。

高分与低能并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终,魏母把他的孩子打造成了一个高分低能的"怪物"。

不可否认,在学习上,魏母的教育方式是对的,能把儿子培养得如此优秀,自然有她的成功之处。但是她却忽略了孩子的素质教育,在当今社会,这才是最重要的一道坎。只有全方位发展的孩子,才能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进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高考很重要,分数也很重要,但如果一味的只在乎分数,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那一切将毫无意义!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