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每个发育阶段,身体上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比如宝宝一开始只能躺着,随着身体发育就会开始学着翻身、爬行、坐立,遇到环境变化时,身体也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对宝宝来说,开口说话是发育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表现,这意味着宝宝未来可以通过发出不同声音,逐渐掌握说话这项技能。只不过,每个宝宝的成长环境不同,掌握说话技能的时间也存在差异。
宝宝1岁半,为何迟迟不开口?
妈妈们聚在一起总要谈论一些有关宝宝发育的问题,谁家的宝宝会爬了,谁家的宝宝会走路了等等,周女士也在其中。
一天,妈妈们讨论起宝宝开口说话的问题,有位宝妈说:“我家宝宝8个多月的时候,第一次叫妈妈,当时把我高兴坏了,可再让宝宝叫,宝宝就不开口了。”
另一位宝妈说:“我家宝宝1岁多才会叫,第一声叫的是奶奶,可能是奶奶天天带着他的缘故吧。”周女士一脸愁容说:“我儿子已经1岁半了,还不会说话,平时连嘴都不张。”
听到这,其他宝妈纷纷劝周女士,并表示有些宝宝就是说话比较晚,平时多和宝宝交流,就能早点开口。
相信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在照顾宝宝过程中,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甚至会担心宝宝是不是存在发育问题。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
其实和很多方面有关系,比如听力、模仿能力、智力等等,当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环境方面,如果家长没有给予宝宝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宝宝开口的时间自然会比较晚。
宝宝迟迟不说话,问题出在妈妈身上
1、妈妈平时比较忙,不经常陪在宝宝身边
当代不少女性,生完孩子就出去工作了,因此陪伴孩子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
对大多数宝宝来说,妈妈的参与,会促进宝宝某些能力的发展,包括语言方面,如果妈妈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宝宝的照顾和陪伴,又不经常和宝宝进行交流。
那宝宝就失去了很多学习语言、模仿发音的机会,生活环境不符合学习说话的需求,宝宝开口说话的时间自然会延后。
建议宝妈平时多抽一些时间和宝宝互动、交流,增加语言方面的信息传递,宝宝接收到的信息和发音越丰富,越容易掌握说话的技巧。
2、宝宝还没说,妈妈就领会意思并代替宝宝表达出来
有一些妈妈为了更好的照顾宝宝,在观察细节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宝宝一张嘴、一伸舌头、一撅屁股、眼睛一转,妈妈就知道宝宝想干什么,宝宝还没组织好语言,妈妈就已经把话给说出来了,在此要提醒各位宝妈,这样做也会阻碍宝宝开口说话。
妈妈们要明白,你替宝宝说出来,宝宝就是失去了一次锻炼语言能力的机会,当宝宝习惯了妈妈“秒懂”,使用语言的次数就会降低,继而阻碍语言能力的发展。
建议各位宝妈,即便知道宝宝的意思,也不要着急说出来,或直接把事情给做好,应该鼓励、引导宝宝通过语言说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这样宝宝得到锻炼,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
3、妈妈说话方式太复杂,存在语速快、方言等现象
一般来说,不同家庭当中,大人的说话方式也存在差异,有些人语速比较快,有些人在家喜欢说方言,其实这样的环境,也不利于宝宝学习说话。
妈妈语速快或说方言时,宝宝不一定能听清楚,或者听懂,宝宝不清楚怎么发音,不明白妈妈的意思,模仿起来就会很吃力,宝宝在模仿阶段受到阻碍,就无法很好地掌握说话技巧。
建议宝妈在引导宝宝说话的过程中,尽可能用简单的句子或词语、缓慢的语速、通俗易懂的内容,以及普通话来表达,这样宝宝听得清楚、明白,模仿难度降低,掌握语言的速度就会加快。
所以说,宝宝开口说话晚,很可能与家长营造的生活环境有关。
各位家长,你家宝宝学说话时,是怎样一种情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