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男孩不长个了,15岁,最近半年怎么运动、加强营养都没用,反而横向生长,矮胖矮胖的。去医院一检查,骨龄已经16岁,成长板闭合,没啥长高空间了。
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那天碰到我还哭了半天,“不是23还蹿一蹿呢吗?我们家才15岁啊…”
已经定型了还能咋整?我就只能安慰她,不能以身高论英雄嘛,都啥年月了,还这么想不开…
我这朋友前些年总和我说自己孩子是晚长型,虽说个头一直没长起来但她一直乐观,直到现在不得不面对现实,落差太大,心态快崩了。
但是干着急又有什么办法呢,小孩的个头不是你想让他长就长~早点着急还有希望,越早干预越好,越晚越没戏。
我想起了小时候一个同学,小学毕业前就停止长个了,她爸妈也觉得以后还会长,但直到成年一直都没长起来…
我还想起了另一个同学,小学个子矮,一直坐前排,但他到了中学反而蹭蹭长个,毕业前蹿到了185…
这么看,其实一直以来确实都有“早长”和“晚长”,但关键是,你知道自己的娃是哪种类型吗?万一赌输了呢?
怎么判断是不是“晚长型”
关于早长、晚长,我国青少年身高管理专家蒋竞雄老师有过这方面的介绍:
男孩数值表
女孩数值表
身高在3rd以下的,很可能有病,一定要带孩子尽快去医院,明确诊断尽快治疗。如果是在3rd以上,就属于正常状态。
正常状态的孩子怎么看出早长、晚长呢?
如果身高体重在同一个档次,属于匀称型;
如果身高比体重的档次高,属于苗条型;
如果体重比身高的档次高,属于粗壮型。
假如一个8岁半的女孩,身高127.6,在第25th水平,而体重是29.7,在第75th水平,体重档次比身高高,所以她就属于粗壮型。
苗条型,晚长的可能性大;粗壮型,早长的可能性大。
前面提到的那个数值表,是排除疾病因素(比如有内分泌疾病等影响身高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做参考用的,但准确评估未来个头,还是要看骨龄。
比方说,你查看了一下,发现自己孩子是苗条型的,嘿挺高兴就完全放心了,但实际上,有的小孩年龄和骨龄是不对应的。
平时看到的晚长的孩子,实际上可能骨龄低于年龄,别看都快18了,人家骨龄还年轻着呢,还能蹭蹭长;早长的孩子刚好相反,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就猛长个了,虽然年纪不大,但骨龄已经接近停止生长的年限。
通常,小孩停止长高的骨龄是相同的,男孩骨龄16岁,女孩骨龄14岁。
所以,身高要长期、定期监测,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异常走向,比如突然生长速度变缓了,或在青春期前身高一下突飞猛进了,就可能需要去医院检查。
身高管理需要长期跟踪,准确的预测身高要看骨龄。
到底能长多高得看骨龄
骨龄,也就是骨头的年龄,之所以要测骨龄,是因为骨龄才能真正代表孩子的生长水平。
检测骨龄需要到医院拍手骨X光片,一般是左腕正位。有的家长担心对小孩健康有危害,其实如果不是短期频繁拍,是不会危害健康的。拍一张骨龄片的射线剂量是拍一张胸片射线剂量的千分之一。
身高由骨骼的高度决定,而骨骼能长多高,要看成长板(也叫生长板)。骨骺和骨干之间的缝隙就是成长板。在X光片上看着黑乎乎的,实际上是旺盛的软骨细胞聚集区。
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通过一系列的流程,合成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再促进成长板那里的软骨细胞不断分化增殖,骨头慢慢被“挤”长了,人就逐渐长高了。
网络图
所以通过看骨龄片,是可以科学预估身高的。
在北京儿研所预测身高的流程是这样的:
1、在保健科或者内分泌科就诊,请医生开拍骨龄、身高预测的单子;
2、去拍骨龄片,在医院等一会就会有结果;
3、拿着骨龄片,去保健科申请身高预测。把骨龄片放在那,填一下父母身高等相关信息就好。一般一周后再去取结果,不支持手机、网上看结果。
决定身高水平的重要因素是每增长1岁的骨龄所增长的身高,也就是骨龄身高生长速度。所以改善身高,可以从两个角度努力,一方面尽力降低骨龄的生长速度,一方面尽量促进身高生长速度。
降低骨龄的生长速度,如有必要请遵医嘱。而促进身高生长速度,也可以通过医学干预,比如打生长激素。但一般情况下,不是生病必须,医生是不建议动不动就打针的。通过改善生活习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身高。
改善生活习惯长得高
想长高,最最重要的就是睡觉了。
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夜间,在入睡一两个小时进入深睡眠后开始。然后在整个睡眠之间分阶段呈现若干脉冲式的小高峰。所以想要长得高,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早睡。
小学生要睡够10小时,实在不行,最好也别少于9小时。
睡觉好简直可以解千愁呀,除了长个,还可以保护视力,因为长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眼睛调节功能异常,视力就容易出问题,或者引发其他生长发育问题。
其次是饮食,现在的小孩基本不缺营养了,最大的问题是保证均衡,不吃垃圾食品。
想要长高,每天的饮食至少要包含三类食物:
蛋白质类:如肉、蛋、奶;
碳水化合物类:如主食、水果、香蕉、土豆;
维生素和纤维素类:如各类蔬菜、粗粮。
油炸食品、高能量的甜食、膨化食品、有色饮料、添加剂过多的零食等尽量少吃。
最后就是运动,因为和身高密切相关的成长板分布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所以如果平时可以让这些部位多多碾磨,是可以促进骨骼发育、改善身高的。
像摸高、跳绳、骑行车、游泳、蹦床、有氧跑、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等纵向体育运动,效果都很好。
脊柱也和身高密切相关,有些运动可以刺激脊柱、增强骨质健康,比如体操、舞蹈,可以让身体有更好的延展性,促进身高,经常练练也不错。
还有的研究认为,运动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持续6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生长激素的分泌要比平时正价两倍。
所以,现在天气不冷不热,正适合户外运动,抓紧时间带着小孩多动动吧。运动习惯培养起来,以后就省心了。
就先说到这,以前还写了一些身高的文章,大家在公号搜索“身高”就好。
最后,说说我对身高的想法吧,
我觉得不管个子高矮,只要健康就好,没有必要把“矮”想的特别可怕。
黑佩奇这些天有发福的征兆了,我就担心是不是个“粗壮型”呢,唉不过想想就算了,如果是能做的努力都做过了,我就接受这个结果,矮就矮呗,矮还可爱呢~
我理解的身高管理的意义,是在尊重生长发育规律基础上的科学改善,不是揠苗助长,
首先是可以排除疾病,因为如果没有定期监测身高,有些疾病如矮小症、内分泌疾病是不容易及时发现的,耽误治疗;
其次是避免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遗憾,如果是生活习惯不好,偏食、少动、晚睡觉,长期这样造成孩子成年身高不理想不可惜么?等到意识到不高了再想办法,一点辙都没有。
但如果孩子各项指标都正常,生活习惯也好,比如女孩,预测可以长到165,非要用各种医学手段使劲折腾到170就没有必要了吧~
自己家的娃,健健康康就好!
参考资料:
《长高不再是梦想》北京出版社 蒋竞雄 2018
好看你就
点点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