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胡乐乐
最近,电视剧《小舍得》热播。这部聚焦上海小学生校内外教育的电视剧,之所以能引发全民热议,就在于它非常真实地戳中了大家的泪点和痛点,让人产生强烈共鸣。
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的大事。如今,城市里的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仅上好学校不够,还得上好的补习班、辅导班、提高班。家长这些努力与付出,只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能读好高中,进而考上好大学。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和机会“僧多粥少”,决定了家长必须拼尽全力甚至耗尽家财,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校内外教育。
许多人因此指责《小舍得》放大并贩卖“教育焦虑”,进而引致“教育恐慌”。然而,学习本身就不是一种完全快乐的事情。学习有快乐的一面,也有辛苦的一面。而辛苦的一面,势必引致“教育焦虑”——家长陷入心疼孩子和孩子不得不辛苦的剧烈矛盾之中不能自拔,加上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出色,家长自然心生焦虑甚至恐慌。
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家长希望通过不断加强孩子的教育,确保孩子在未来的生存竞争能赢,进而更好延续自己的基因。因此,家长的“教育焦虑”可谓一种非常朴素的生物本能。批评者指出,不断接受良好的教育、考上著名大学、毕业了有体面的工作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有知识和文化而没有德行是不健全的,工作也没有贵贱。的确如此,但是好的教育总体上能带来好的工作、收入、社会地位等,也是不可争的事实。
教育即竞争,这已是今天的城市教育观。美国社会学家芭芭拉·埃伦瑞奇在其《担心失败——中产阶级的内心生活》一书中,指出中产阶级担心失败的心理,并将其视为理解当代中产阶级家庭重视教育并不断增加教育投资的观念根源。对个人而言,教育是获得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也是个人适应社会竞争的重要手段。对社会和国家而言,教育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可以说,今天的社会竞争与国家竞赛不是以前的见血竞争,而是教育比拼。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家长懂得成人社会竞争的残酷无情,才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通过自小接受有良好教育来赢得竞争优势。因此,家长才对孩子反复说教甚至强制灌输“现在苦累是为了以后不苦累”的洗脑魔经。事实上,自从人类社会开始步入工业化,全世界孩子的童年都在逐渐缩短甚至消逝。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就在其《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断言:童年正在消逝。今天城市里的许多家长之所以认为教育比童年更重要,就在于与痛惜孩子由于教育竞争而没有无忧无虑的童年相比,他们更痛惜的是孩子以后的人生前途和生活质量没有保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存环境和竞争压力。与父母辈和祖父母辈不同,如今的孩子出生于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然而也是教育竞争愈加白热化的“竞赛”时代。不论幸与不幸,不光孩子们没有选择权,而且家长也没有选择权,因为不管认同不认同,也不管愿意不愿意,竞争的铁律就是不进则退。
如此来看,电视剧《小舍得》不过是为我们真实且残酷地呈现了“教育焦虑”。试问,只要条件允许,天下哪个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呢?
举报/反馈
【来源:重庆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