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作为一个学理工科的家长,仿佛更应该侧重于样本数据的分析来支持某些观点,经过思考之后,笔者还是省略了收集的一些样本数据,只用自己的的经历来阐述观点,或许能引起更多的共鸣或反思。
关键词:内卷现象,急功近利,认知边界,底层逻辑架构。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疯传的两篇文章《北京第一代“鸡娃”给大家讲讲内卷教育的切肤之痛》、《鸡娃鸡到最后,却被鸡娃反鸡》,作为一个读者对这两篇文章的策划及作者的背景不去考究溯源。作为一个幼儿教育出版行业的从业者,一个只有一个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女儿的家长,觉得有必要从多视角探讨一下产生所谓的教育内卷化的根源。
目前内卷进来充满焦虑的家长,多是一部分70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目前可傲视西方列强的“世界强国”改革开放的40年,另外一部分被内卷着焦虑的家长,是在国家富裕了,经历的是物质生活极度丰富时代的80后的家长们。不论是70后,还是80后家长,所经历的改革开放的这短短的40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可以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从农村孩子根本没上过幼儿园的年代,到如今尊师重教、幼儿园入园率超过85%,全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受教育渠道不断拓宽的时代。在如此快速剧烈的变化过程中,个人认知边界变化节奏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节奏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是造成群体性焦虑的根源,是当今社会人群中普遍现象。对孩子教育感到焦虑的家长们只是群体普遍焦虑现象中的个体人群。(群体意识对个体意识的影响在大众心理学专著中有清晰的论述)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社会背景都有不同的特点,归根结底,四十多年社会大背景是:一个重塑的过程。无论在什么领域,谈到重塑,都是一个漫长、复杂和艰辛的过程,而当今被内卷的一代人的四十年,在内心受到更多的影响是“快”,当年看武侠小说中提到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一精髓,被当今的精英们在各个领域特别是互联网商业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并形成了很多理论和考核标准,近期更是渗透到了教育领域。把这种商业资本市场上的理念和考核标准,带到了教育领域,在此时代背景下身在职场上的家长们,就知道被内卷的社会背景了。
教育者观点:
孩子教育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教育和受教育是示范和学习的过程,无论老师、家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交集,都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愿意学习是陪伴终生的优秀品质,需要过程,需要积累,这跟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相悖;要尊重个体,生命个体,一定是多样性的,教育过程,是要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习体验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想让所有个体学习同样的知识、体验同样感受;教育是一个示范过程,是充分尊重个体,引导并培养个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中国的教育过程,或者是爱的缺失的教育过程,或者是过分溺爱的教育过程,这两个不正常的教育过程,却成了比较普遍的现象;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内卷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参与教育的人太多,各种力量参与教育,真正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快沦陷了。
家长感受:
在上述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被内卷的人太多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几乎笼罩每一个面对孩子教育的问题的家庭。一些很好的教育理念,很多人仿佛都能听懂,但能坚持践行的却不多,大多被裹挟,内卷到“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理念的洪流中,攀比着去做“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做的事情。
本人是从一个东北小乡村(目前已经消失),考到了县城的省重点中学,考上大学,北漂到北京创业,在北京生活二十年,又因为没能解决孩子户口问题,而被迫卖掉北京的房子南下广东购置学区房,让孩子安心上学,凭自己能力做到优秀。
其实,从孩子出生开始,作为家长,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反思和对比自己及同龄人成长过程,观察对比自己孩子和周围同龄孩子的成长过程和表现,取长补短,不断修正,就可以了。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修正,等待结果的过程。
笔者其实是想和诸位分享以下一些看法:在孩子教育这件事上,两个阶段一个方法非常重要:第一,习惯培养阶段(学前及小学阶段);第二,青春期阶段(中学阶段);第三,培养孩子学会审美,做到见贤思齐(伴随终生的过程);这三个方面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孩子在未来学习成长,工作生活中大的方向上基本不会有问题。
谨以此文与所有被内卷而焦虑的家长们共勉。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小斑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