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三十五期(总第508期)
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很多学校都严阵以待,如临大敌。不但要求学生清空位洞,还要把书包放在教室外面,甚至连笔袋都要必须是透明的,如果有监控,也务必要把监控打开。总之一句话,尽可能一切都要对标中高考。
为什么要这样呢?据说是为了防止学生作弊,或者说把作弊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的情形,在很多学校司空见惯,以至熟视无睹。不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吗?
如果老子和孔子在世,他们或许也会就此议论一番吧。那么,他们会说什么呢?我猜,他们最可能说的是下面这两句话。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第三章
圣人之治应该是不要珍爱难得的财货,这样老百姓自然就不会去偷窃;不要炫耀足以引起贪欲的事物,这样民心就不会被迷乱。
今天,学生为什么会对分数孜孜以求,甚至为了求得分数而不惜作弊呢?因为我们成人,从老师到家长都太关注分数,都太关注成绩了。
虽然嘴巴上说要高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不要过度重视学习的结果。但实际情况怎样呢?
考前,家庭要承诺吃大餐,承诺买游戏机,承诺外出旅游……考后,学校要表彰总分优秀,要表彰单科优秀,要表彰进步幅度最大……孩子们可都在看着呢,他们也在琢磨着呢,不是你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他们更要看你在做什么。
教育者如此“贵难得之货(看重分数)”,你怎么能期待被教育者“不为盗(不去作弊)”呢?教育者如此“见可欲(强调分数之重要)”,你怎么能期待被教育者“心不乱(不生作弊之心)”呢?
不要和我抬杠说中高考的分数很重要,所以要严格监考,确保公平公正。本文在谈论的是平时考试。平时的考试,除了关注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认知——学习过程重于学习结果,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品质——诚实守信胜于弄虚作假。
如果在平时不能培养这样的认知,不能培养这样的品质。那么,无论有中高考多少人金榜题名,我以为都是教育的失败。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第十四》
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不凭空臆想别人不诚信,却能先行察觉,这样的人才是贤者啊。
怎么样能做到先知先觉,《中庸》中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即使能先知先觉,也不要从预设立场出发,认定某人一定会欺诈,认定某人一定会不诚信。我们能做的是不受欺骗,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好。为什么非要总是疑神疑鬼呢?多疑的根子或许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更可能是自身就昏聩不明。
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法律尚且要疑罪从无,做无罪推定。怎么到了监考这件事上,就要疑罪从有,就要做有罪推定呢?且不说认定全部,就是认定个别同学一定可能作弊,我觉得依然很不合适。如果考前不闻不问,考后放任自流,唯有考中朝督暮责,我以为那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从教育者角度来说,更应该用“至诚之道”去影响受教育者。虽然也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但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往“听其言而信其行”的方向努力,那才是理想的教育,要用教育的理想去点燃理想教育的星星之火。
从被教育者角度来说,过度的监控,可能在心理上更强化个体突破规则的冲动,反而不利于诚信品质的培养。固然只有个体的自我约束,在很多时候效果可能是有限的,但过度地督责,也可能会适得其反。毕竟孔老夫子还说过这样的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他们却不会有廉耻之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像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如果破坏了信任,却还奢谈爱的教育,那岂不是和造出一副美丽的翅膀,但偏偏不给提供空气,让它徒有其表,不具备飞行的能力一样可笑吗?
对于平时考试,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为了所谓的成绩的公平公正,可能会损失很多看不见的东西。凡事过犹不及,逮住蛤蟆,攥出尿来的事情还是少干为好。毕竟,教育是要培养独立的人,而不是受控的奴,我们什么时候把这个最基本的常识弄丢了呢?
一年前写过的一篇关于监考的文章: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