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休假就是补课、刷题、玩手机,青少年休闲教育不容忽视!|新刊推荐

新刊推荐

10月刊第2期新鲜出炉!

本期封面,《教育家》报道了创新办教育、真情办教育、专业办教育的育人楷模——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高武国。

当下,青少年儿童的休闲时间被学习严重挤压,为时不多的休闲生活出现严重网络化、单一化的现象。休闲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缺少很多乐趣,容易变成呆板木讷的人。本期特别报道聚焦青少年的休闲生活以及休闲教育如何有效开展,以期引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休闲的价值,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学会休闲,让生活丰盈充实,让生命自然灵动地成长,最终让孩子建立起完善的人格。

桐木镇下丰坡小学校长袁国和被人称为“化缘校长”。为了提高他所在村小的教学环境,他向主管部门与社会各界寻求支持,一步步提高硬件设施,让孩子们有了校车与新校舍。他在乡村做素质教育实践,填补下丰坡小学性教育课堂的空白、带孩子开展第一次研学旅行、积极联系支教团队,让外面的世界点燃孩子的梦想。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变群众对学校的看法,他东奔西跑,干得热火朝天。本期“寻找大国良师”,我们推出袁国和的故事。

近年来,自杀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本期“先行者”,我们采访了自杀预防的实践者、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廷劭,以进一步向大众传递自杀预防知识。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教育家》杂志!

本期目录

扎根瘠田垦沃土,春雨化人细无声

封面人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设施简陋的学校,他四处奔走,多方筹资,努力改善教学条件,被称为“化缘校长”;面对叛逆难教的学生,他俯身倾听,因材施教,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被唤为“校长爸爸”;面对中职教育的发展瓶颈,他大胆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按需培养人才,被称为“职教专家”。他就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高武国,一位创新办教育、真情办教育、专业办教育的育人楷模。

休闲教育:青春乐章上的休闲符

特别报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休闲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而适宜的休闲活动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人们对于“休闲”尚存一些误解和偏见。很多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成见,认为休闲只是工作学习的补充,不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综观当下,青少年儿童的休闲时间被学习严重挤压,为时不多的休闲生活出现严重网络化、单一化的现象,休闲方式以玩手机、看电视为主,停留在消磨时间、摆脱单调的层次。休闲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缺少很多乐趣,容易变成呆板木讷的人。

本期特别报道聚焦青少年的休闲生活以及休闲教育如何有效开展,以期引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休闲的价值,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学会休闲,让生活丰盈充实,让生命自然灵动地成长,最终让孩子建立起完善的人格。

技术赋能下,教研形态升级成新趋势

走进智慧教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资源赋能、技术赋能、使命赋能的推动下,中小学教师教研形态持续转型发展,其中既有“量”的突变,更有“质”的飞跃。我们能够看到,教师教研在技术途径、组织形式、专业知能方面适时而变,呈现出多样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技术,让教研“数据驱动、智能点睛”,为实现大规模、个性化的智能教研提供加持。

奔走在乡村教育路上的“化缘校长”

寻找大国良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桐木镇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南与洪江市接壤,西北与芷江县毗邻。从桐木镇出发,沿着盘山公路驱车而上,半个小时后,依稀能望见一所学校,安静地卧在大山的怀抱里。这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桐木镇下丰坡小学。校长袁国和领我们走进教师办公室,这原本是旧校舍的一间教室,六张桌子拼在一起便成了教师们的办公桌,黑板上方“团结勤奋、与时俱进”的红字中间贴着一张毛主席画像,对面斑驳的墙面上挂着一排有些年头的奖状,见证着这所乡村小学曾经走过的光辉岁月。伴随着吊扇的嘎吱作响与远处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我们的对话从袁国和来到这所村小前开始。

“自杀在线预防:愿他们鼓起勇气,踏过荆棘

先行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近年来,自杀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而每例自杀死亡背后有超过20次的自杀尝试。自杀是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而自杀是可以预防的,2020年世界预防自杀日的主题是“共同努力,预防自杀”。作为一名自杀预防的实践者,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廷劭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自杀在线预防模式的探索,他们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微博上主动寻找自杀倾向人群,向他们传达帮助与支持。

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如何真正发挥学术激励作用

声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近年来,博士硕士论文质量低劣的问题受到重点整治,引发社会关注。毫无疑问,学位论文匿名评审极大地防止了水平低劣论文的通过,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令一些学生及导师对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专家资质、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等提出质疑。

如何变革学位论文评审制度,让这一制度发挥真正的学术激励作用?如何引导更多的一线一流专家积极负责地参与论文匿名评审,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生态?笔者将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教育家》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