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向来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自古以来就有无数典故跟诗词歌颂母爱、父爱的伟大,宣扬子女应孝顺长辈之事,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卧冰求鲤",再比如著名的那首《游子吟》
但到底该如何尽孝、应当如何种孝,却是一个始终不好掌控的东西,尤其是对于那些被收养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有人说"血浓于水",有人说"生恩不如养恩大",这其中到底该如何决断,还得看孩子自己的选择,晶晶就曾毫不犹豫地做出过选择。
1987年12月,湖北孝感一位叫做祁春兰的妇女在去医院的途中突然听到路边传来了一阵细弱的啼哭声,那声音很细,似乎下一秒就要消失。祁春兰循着声音找了过去,发现了一位被丢弃在纸箱里已经冻得发紫了的女婴。由于天气寒冷,女婴甚至哭声都开始断断续续,似乎下一秒就要咽气了。
祁春兰赶紧把女婴抱在怀里,心中不禁默默感激,这就是命中注定的孩子呀!祁春兰由于身子不好,始终无法怀孕,这些年医生看了不少,但始终没有解决办法,她已经几乎绝望了,万万没想到竟凭空捡了个孩子回来。
当晚,38岁的肖崇阳刚从棉纺厂下班回来,就看到妻子祁春兰正在家里逗弄着一个女婴,他们给女婴起名晶晶。祁春兰没有怀孕无法哺乳,他们就从自己嘴里省出口粮到处去借羊奶,在小两口的精心照料下,晶晶逐渐长大了。
晶晶是捡来的这件事邻居们都知道,闲聊的时候难免讲漏嘴被小孩子听去了,小孩子或许没有什么恶意,只是觉得好玩以此取笑晶晶,但正是这种"无意"的伤害往往对人伤害更大,一句句"没人要的孩子"让晶晶开始越来越沉默。
这事被祁春兰知道后那叫一个气呀,自己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小姑娘怎么能被人这么欺负?她一户户人家去找人理论,逼着那些背后说过晶晶的人给她道歉。母亲的维护驱散了晶晶心头的阴霾,她重新变得开朗起来,并且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
晶晶发愤图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来自她的爸爸,肖崇阳。一开始肖崇阳在棉纺厂的食堂打杂,工资虽然不多,但好歹能够糊口;但随着晶晶的到来,孩子的吃食,衣服,学费,哪样不要钱?夫妻俩又不愿委屈自家小姑娘,只能拼命赚钱。
肖崇阳辞去了棉纺厂的工作,先是到处拉板车,凭着一身力气赚钱;可慢慢的随着晶晶读书开销越来越大,拉板车赚的钱也不够花,1995年的时候肖崇阳干脆就去扛起了煤气罐。二十年前的那种煤气罐,一罐就要七八十斤,对人体负担很重,肖崇阳每天扛着煤气罐上上下下,身子攒出了一堆暗伤。
2001年,身体不好的祁春兰先走一步,临终前跟晶晶说了所有的一切;但晶晶一点都不介意自己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其实她心中早有揣测,但祁春兰跟肖崇阳对自己的付出,又跟亲生父母有什么区别呢?
2005年晶晶凭借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涯并没有让她就此放松,反而更加努力学习,一路硕士博士读上去,24岁就成了博士生。在晶晶的强力劝阻下,62岁的肖崇阳终于"退休",不再去背煤气罐。
对晶晶来说前半辈子是祁春兰跟肖崇阳用尽一切养育自己,那么如今自己已经学业有成,有能力自力更生,就该轮到自己去照顾他们,祁春兰虽然已走,但万万不可能再让肖崇阳继续背煤气罐。
其实在2011年的时候晶晶的亲生父母有突然找上门,他们说当初家里穷,万不得已只能丢掉晶晶;但如今他们拆迁有钱了,心中实在有愧,想要接回女儿去跟他们过"好日子",晶晶却义无反顾的拒绝了他们,并且表示自己的父母只有祁春兰跟肖崇阳。
晶晶的反应让肖崇阳觉得这半辈子的付出值了,不禁潸然泪下。而晶晶跟肖崇阳以及祁春兰的故事也逐渐被大众知晓,那部著名的《搭错车》讲的就是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