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圈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世界上最幸福的家长是许仙和白娘子,生了娃之后一个修行一个搞事业,谁也不用辅导作业,等三口人再见面,儿子自己拼成了状元。”
这虽然是句玩笑话,却看出了中国家长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已经体会到了自己经历的是怎样的“生无可恋”。有一位家长总结得好:不学习时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
盘点小学生家长的崩溃瞬间,课后辅导堪称大型翻车现场
面对不按套路出牌的人类幼崽,爸爸妈妈在讲解题目时,总会有种鸡同鸭讲的错觉。小学生们因为刚接触学习,对题目理解不到位是常有的事。
这位小朋友交给妈妈一张空白试卷,妈妈质问他为什么不写,只见他理直气壮:“不用写,这里是说一说。”老母亲无言以对。
乍一看这位小朋友的“填空题”写的没毛病啊,“写作业”、“读作业”都工工整整,然而妈妈一语道破:“姑娘,这是数学卷子~”可能孩子刚刚写完语文作业,一时脑筋还没有转过来。
除了读不懂题,孩子清奇的脑回路也常常让家长被气得七窍生烟。《乌鸦喝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了解,妈妈努力引导孩子了解投小石子的方法,可孩子并不买账:“它哭得可伤心了,那眼泪不就可以喝了吗?”乌鸦听了想流泪。
这道题是一道很有趣味的算术题,本来只需要查清楚老爷爷身后有几个人就可以了,然而,明明是四个小朋友,小学生却只写三个,理由是:“那个是阿姨。”莫名有点扎心。
公交车问题是小学数学题中非常经典的一个题型,车上原本有七个人,中途停站,下车两个人上车三个人,为什么小朋友一定要写“+2”呢?
对此小学生给出解释:“因为我看那个人有点不想上车。”干得漂亮啊孩子,都会揣摩人物心理了。
别以为数学题是家长辅导“翻车”重灾区,语文同样不能幸免。王维的《凉州词》大家都很熟悉,这位小学生也不例外,“葡萄美酒加咖啡”张口就来,拜托家长少给孩子听点流行歌曲吧。
用“电”组词可以组成什么词?妈妈给出的卡片上明明白白写着“电,电话。”可在孩子的嘴里就变成了“电,手机。”小小年纪无师自通就会转换同义词了,可为什么妈妈看起来不太开心呢?
填空造句非常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想象力,只是小朋友这个答案是不是有点“危险”?春天到了,为什么是爸爸绿了呢?是时候找妈妈问个明白了。
小学生写作业状况百出,与学生此时的学习经历有关
家里有学生的家长都知道,幼儿园及小学时期是孩子状况百出的高发时期,此时家长最容易被气得血压升高,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在学习上能够给予的支持越来越少,同时也会越来越省心,这主要和学生学习阶段有关。
小学生对题型不熟悉
学生们之所以会经常对题型作出笑料百出的误读,是因为他们刚刚接触试题,还不懂得出题套路,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在此时得以充分发挥,随着对题型的熟悉,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
小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足
家长之所以会和学生生气,是因为觉得如此简单的知识都不能完全掌握,因此一时无法接受,但实际上学生此时正处于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所谓万事开头难,经历过这一阶段之后,随着知识点逻辑逐渐变得清晰,学习过程会越来越顺利。
此时没有开发自学能力
幼龄时期的儿童对父母老师的依赖是最多的,需要有人在一边进行指导,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可以自行理解题目之后,就拥有了一定自学能力,父母通常会更为省心。
学生拥有奇思妙想不是坏事,但父母仍需加强引导
许多家长抱怨,在给孩子辅导功课时,常常会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而对于学生一些清奇的脑回路,却经常有道理得让人无法反驳,虽然和我们公认的解题思路相悖,但细分析之下,却又有些道理。
儿童时代是想象力最为丰富的时期,孩子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清奇的脑回路,并不是坏事,恰恰说明这是一个聪明的好苗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家长更要积极引导,让孩子将奇思妙想放对地方。
一些试题上无关紧要的小细节,通常会误导学生做出错误判断,但随着知识的积累,接触题目越来越多,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错漏会变得越来越少。
辅导孩子最忌讳不与孩子清楚解释,而是一味发泄情绪,这样非常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惧怕抵触心理,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想要让学生学习更轻松,一切都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做出过哪些“奇葩”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