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开学季,对于一批学生来说非常的尴尬,那就是打算去美国留学的这些学生。前段时间有数据显示有1000多名学生被拒签了,另外在美国读书的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吊销了签证,被要求回国。
那么在中美关系如此紧张的环境底下,留学海外还有没有必要呢?留学对于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来说,它有怎样的意义呢?其实我们看到国与国之争,现在也就是人才之争,大学应该培养出怎么样有竞争力的学生呢?
哈佛大学博士、知名社会学家丁学良教授就此话题发表了看法。
签证越难,越不能放弃出国
问:丁教授您好,又到了开学季了,最新的数字我们看到有过千名要去美国留学的学生被拒签了,而且还有很多在美国的学生也被取消签证回国,那么在这样的一个中美关系处于尴尬的局面当中,又可以说是在一个瓶颈的阶段,中国的年轻人还有必要出去留学吗?
丁学良: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间,去美国读书的被拒签的人中间已经超过了90%,这个比例也不是所有人,是指有些类型,比如说到美国学高科技,学这种跟国防有关系的国防工业等等。
但越是出现这个情况,越是不能放弃出国留学。哪怕在这过程之中你要付出好几倍的辛苦努力和失望。
自从19世纪末清朝末年以来,中国的最重要的现代化的几波潮流中间,没有哪一波中间缺乏了留学的群体,这个留学不是指非得要拿个学位。在国外待半年一年,对一生的专业和人生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中美的动荡,我不认为会永远延续下去。我认为两年以后会有一个调整,但不会恢复到2016年之前,那时候美国所有的专业对中国大陆的申请人,你只要够格,素质好交得起学费你就来,现在恢复不了那个状况。
但真正会对中国大陆的申请人给予极高的拒签拒绝的这些专业,他会给出一个大概的清单,而这个大概清单一定是经过很多来来回回的争论和辩论,包括美国国内的辩论,包括中美双方之间的这种来来回回的交往,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格局出来。
留学意义在于学习所在国的优势
科学/教育/产业/金融都要了解
问:丁教授您建议中国年轻人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出去看一看,留学的意义在哪里?
丁学良:一块就是你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知识,专业知识,不管是理工科人文、社会科学,还是法律,这是第一块,我接下来会说。第二块是在学校里包括你本校,如果你是在一个大学城的话,包括你周围的学校,在这地方认识的青年人,这太重要了。
因为你越是去的那个是个好的学校,越是一个大学城,越是有机会遇到在别的地方遇不到的那种群星灿烂的同代人。在这中间哪怕有三五个人以后,同你保持长期的交往和友谊,对你未来的发展太重要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希拉克,在做总统前,到哈佛做交流生。他说,虽然我只在哈佛呆了一个学期交换的交流生,不是拿学位的,但那个学期带给我的刺激是我终生受益的。
你对你留学的国家还有它的社会要有广义上的了解,社会是个大课堂。比如说你要是学理工科的,你就要始终要注意到你去的国家里面的高科技,为什么做的那么好?除了这个国家有都很好的教育制度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一些体制?他们国家的知识产权怎么样,他们国家的风险投资的金融保障怎么样?
这些问题你不到人家那去留学的话,很抽象的,如果学法律还是学什么金融的,更要了解这些事情了。
一场考试不再定终生
一个专业不足走天下
问:大家普遍认为经过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后进入高校的年轻人似乎就已经是天之骄子了。您认为大学教育的意义何在?大学应该营造怎样的氛围才能培养出有竞争力的人才呢?
丁学良:人才这个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才是分层次的,人才同时也是分类型的。首先说我一直就强调的就是说一个社会的最佳状态,他的教育制度应该是像一个敞开的高速公路和普通等级公路之间的连接,你不能就是说高速公路的两边全部是封闭的,如果你开的车子,你没有在第一时间里面进入高速公路的车道的话,从此以后你再也上不去了。
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而且在目前这种急剧的变化,比如说疫情这个情况之下,以前被认为是很牢靠的那些技能,变得不再有用,以前不被看重的一些技能变得非常有用,而且我觉得这种情况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快。
你仅仅只会一个major主专业的话,等你毕业以后进入所谓的job market就业市场的时候,你可能就找不到很合适你在学校里学到的技能被发挥出来,你很可能就被迫要选择跟你原来学的那些专业并不是技术很和谐的那些业务。
学校越好,越需要学生提供潜力、素质的具体证明
问:您觉得分数和竞争力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丁学良:在全球范围来讲,显然亚洲对分数看的是最重。在全世界看,那么在亚洲中间又是以东亚对分数看得更重。
美国经常过几年就出现集体诉讼。因为美国什么常春藤学校最顶尖的这些私立大学,甚至最顶尖的公立大学的UC Berkeley,它在招生的时候对华裔歧视,怎么对华裔歧视呢?华裔的平均分数要比非华裔的平均分数要高很多,才能够被他们所筛选进去。我估计还得要打个二三十年。
华人确实是相对来讲在分数方面,有时候被迫要比非华人分数要高很多才能进入最好的学校。但同时我也赞成一部分顶尖的学校里面的道理,这个孩子的优秀跟孩子以后的前程,不能仅仅看你的分数。
有不少家长来问我,除了考满分,我们还要准备什么。我的回答是,准备的东西多得很,申请的学校越好,越是需要你其他的潜力、素质、优点的具体证明,这是我每年都要和大家说的道理。
海外通识教育:重视实践项目 激发学生潜能
问:其实您觉得在中西方的教育体系当中,大学教育到底应该是教师继续传授知识呢?还是应该启发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同时也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呢?
丁学良:在哈佛的本科生院,从一年级大一开始学习核心课程,现在又改了叫做 Gen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它来自于古希腊的传统。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以后不仅仅是一个专业人士,同时还是一个人。如果成家以后,还是丈夫或妻子,如果有了孩子,是父母等等。
所以他要你选的那些课都是为了你未来,你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尽可能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有的素质。
美国有很多的孩子,不知道第三世界穷困的社会,那些孩子上了发展经济学以后,有些人就是从这个课中学到了非常重要的启发和刺激,然后把自己理工的专业同这个世界怎么脱贫,怎么帮助发展中国家也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都结合起来。
好奇心是一个人发展潜力和可能性的最重要驱动力之一
问:怎么样才能让年轻人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呢?
丁学良:人的好奇心,是他以后发展潜力和可能性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我第一次到普林斯顿大学去的时候专门去拜访爱因斯坦的故居,在爱因斯坦国故居面前的时候,我就很感怀,我说我终于看到了爱因斯坦最后度过他的好多年生活和工作过的地点。
爱因斯坦讲过:一个没有好奇心的年轻人,这个世界对他来讲,这是一个小小的点,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你的未来就是一个圆圈,如果你的好奇心越大,这个圆圈就越大。
我很感谢我从小的时候受到这句话的启发,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奇心,是很糟糕的,但是我同时要加一句话,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地区的教育体制,包括学校也好,包括老师也好,包括家长也好,对年轻人对小孩的好奇心不是给予鼓励和扶持,刺激他的话,这样的教育制度是不足以培养出来具有竞争力的年轻人。
子女并非附属品,家庭需营造平等沟通氛围
问:您觉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一个说法是不是成立?以“雕塑”的方式来规划自己孩子的发展轨道,您认同吗?
丁学良:我注意到在美国最重视教育的两个族群,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华裔,不管是来自哪个地方的华裔。那么我就比较这两个族群实际上同样的是重视教育。
你看在犹太人家里的时候,他们父母跟他们孩子是这样,吃饭的时候,闲聊的时候,他们老是在争论。不是在为一个具体的什么小事来争论,他们老是在争论在我看来很有趣的问题,这样子对孩子的未来的发展刺激是非常大的。
当然还有随着孩子的成长,更多的还有他们针对其他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家庭就争论非常敏感的问题等。
我觉得这种家庭讨论这东西太棒了,还会讨论战争,讨论气候的变化,讨论难民问题,讨论恐怖主义,讨论宗教的冲突,讨论高科技对人带来的好处和威胁。随着孩子成长不同的年龄,你完全在家里可以争论这些问题,讨论这些问题。
家庭教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重要
问:那么您觉得和孩子之间平等的像朋友似的交流,甚至能探讨一些比较重要的严肃话题的话,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呢?
丁学良:我是非常希望人们要记住一句话,当我们讲教育的时候,狭义的教育是由教师完成的,是在学校里完成的,而广义的教育必须是从家庭开始,家庭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不管是他是德智体美等等,任何一个方面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
指引并尊重孩子的选择
共同商讨未来发展道路
问:最近我也看了一部内地的电视剧叫《三十而已》,这些非常出色的女性有了孩子之后就回归家庭,为了孩子进名校,费尽了心思,甚至还迷失了自己。教育的话题有太多可以聊的,那么您觉得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
丁学良: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对他的好奇心要给予鼓励,如果你发现他的有些好奇心对他是有伤害的,那么你要规劝,然后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你越来越要注意到一点,孩子的一生是他自己,是他的一生,不是你父母亲的一生。
因此在最重要的一些问题上,孩子做决定的过程之中,父母想参与意见,但是父母亲是提供advice建议、提供分析、提供信息,而不是强迫孩子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决定。
你能够教育孩子的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觉得这是中国传统智慧中心最可靠的思路,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传了2000多年的基本的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