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电视剧《小舍得》在霸榜半个月热搜后,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这部聚集了众多明星,聚焦了中国“小升初”众生相的电视剧。
从一开始就持续不断地轰击着观众的神经防线,有关“教育内卷”、“读书焦虑”、“鸡娃”、“牛娃”的话题屡被热议。
然而这最后大团圆的剧情却让不少网友意难平,甚至直接喊出了弃剧。
其实这部剧的确点出了当下社会教育的一个现状,可大家最想看到的是剧中如何兼顾孩子身心健康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平衡,从而对自己有所启发与帮助。
但最后结局却是为各个家庭都设计了最圆满的结尾,如此理想化的设计让人大失所望。
比如蒋欣所饰演的田雨岚。
田雨岚在剧中是一位鸡娃妈妈。
原生家庭的匮乏让她内心既自卑又缺乏安全感。
因此她精明、好胜、攀比心强,过分看重儿子颜子悠的成绩。
更让自己成为鸡娃中的战斗机。
为此做了很多让人非议、毁三观的事情,让人看得咬牙切齿。
因为儿子没考上第一,直接到教育局举报钟老师,导致老师被学校辞退。
为给儿子报培训班,看到上课老师正是钟老师,马上又厚脸皮道歉。
给孩子同时报五个奥数班,在她的施压下,子悠最终“疯”了,在自己的内心分裂出了一个玩伴“大龙”。
并在一次重要考试中,紧张到精神错乱,撕了考卷,掀翻了考桌,跑了出去。
为了在学区房本上加名,田雨岚又与小三母亲蔡菊英一起合伙大闹,蔡菊英还跑到了南俪的公司,让南俪颜面尽失。
田雨岚继而又到董事会投诉南俪,让她丢了营销总监的位置,被降了职。
田雨岚遇见南俪,咬牙切齿地对她说:
“我最看不上,你这种既得利益者的故作天真,我们俩没完。”
两人的关系一度水深火热。
可转眼,在南俪生病后,田雨岚上门嘘寒问暖,两个塑料花姐妹竟然互相包容和解了。
强行洗白这样的结局,别说网友,我看到这里都感觉颇不真实。
再说南俪。
剧中的佛系妈妈。
夫妻俩是标准的城市中产,对女儿欢欢的教育一贯佛系,奉行“快乐的素质教育”。
在五年级之前,欢欢没有上过任何补习班、辅导班。
但这一切在欢欢数学考了个45分,成为班级的倒数生后改变了。
南俪突然从佛系转变到另一个极端,甚至比田雨岚更加焦虑夸张。
从原来的夸女儿到经常训斥女儿。
邀请钟老师到家给欢欢讲奥数,上幼儿园的儿子也要旁听。
为了能上好学校,直接要买老爹的房子,还把自己的长公主老妈搬了出来。
工作中又遭田雨岚算计,降了职。
说好的优雅得体呢?
就连夏君山都觉得南俪疯了,他说:
“你现在彻底失去理智了,唯独不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不是你咸鱼翻身的工具。”
以至于女儿不负重压离家出走,到少年宫想跳楼。
可最终南俪还是拿到了父亲的60万成功买上了学区房。
丈夫自己开了设计工作室,年赚三千万。
投资了钟老师的网上课件,又是大赚一笔。
南俪黑化的着实突然。
让人感觉她之前的快乐教育,纯属盲目佛系自欺欺人,而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绝对不会如此,尤其是出现在这种中产家庭中。
可生活中又有几个如此极端的人呢?
嘴上说着一切为了孩子,可这背后的真相呢?
电视剧只会掩盖掉人性的恶,三观不正也会被原谅。
原来她们把我们都骗了。
02
武志红曾说过:“中国人最大的谎言,就是为你好!”
尤其在父母对待儿女的态度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田雨岚是为儿子好,结果儿子“疯”了。
南俪是为了女儿好,结果女儿要跳楼。
戏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因为戏剧的创作来源于生活。
前段时间去世的高材生张一得被很多人所关注。
父亲一切以儿子为重心,辞去高管职务,一心带娃,成为广州育儿圈里的名人。
儿子也争气,阳光帅气,妥妥的学霸一枚,17年后考上了美国常春藤名校——被称为“南方哈佛”的埃默里大学。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温情而励志的故事时,儿子张一得在美国校园里自杀身亡了。
过后人们才发现,在张一得与父亲的相处中,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是让人感到恐怖和窒息。
比如在张一得12岁的时候,曾鼓足勇气对父亲说,希望爸爸能够有时对自己说“不”。
但是爸爸坚决地说,这个我不能答应你,我永远会对我的儿子说yes。
父亲为儿子拍过20多万张照片,拍坏五部相机。
值得深思的是,在某个视频中,一得说:“能不能给我点隐私,不要对着我的脸”,但父亲还是坚持拍完视频并上传了。
久而久之,一得只能放弃自己的感受,围着父亲的感受转。
父亲让演戏,他就是最好的演员。
这位父亲之前发文章曾说过,自己前半生婚姻失败,众叛亲离,只能和儿子相依为命,从头开始,全力培养儿子。
可见他是在用儿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过得并不差。
很多人正是这样,常常以爱之名,伤人于无形,却从不问问对方,真的需要吗?
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
网上有一个帖子,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有一个总是为你好的人在身边,是什么感受?
有个高赞回贴:
一个真正为你好的人,不会做伤害你的事。
一个真正为你好的人,不会随意漠视你选择的权利。
的确,真正的爱,绝不会用任何名义,强行改变你生命的轨迹。
我爱你,但你更自由。
03
果然,后来的田雨岚将自由还给了儿子。
不但送了儿子新足球和球衣,还贴了他最爱的C罗海报,儿子终于不再抑郁,开心地笑了。
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上,南俪和田雨岚也达成了共识:
对孩子的教育不再只注重成绩,而是保证孩子健全的人格及阳光的性格。
其实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绩之间如何做到平衡,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父母接纳自己,也是给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人生认知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虽然父母内心深处的初衷,都希望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可我们面对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期望值去做的时候,还是会经常生气、愤怒。
作为新手父母,学会审视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教导孩子、陪伴孩子不专业是很正常的,人遇到不满意的事情,会愤怒会挫败也是正常的现象。
父母在接纳自己的同时,也是在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这样孩子才会更加自信满满,底气十足。
2、尊重孩子,他的人生自己说了算
孩子不是父母炫耀的工具,更不是自己投射的影子。
就像郑爽的妈妈曾说: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个明星,奈何因故我自己与这个梦想失之交臂。
明星体面、挣得又多,将来孩子就要替我完成这个梦想,所以形体和艺术基础一定要从小就好好打。”
郑爽现在这样,背后少不了父母的推波助澜。
所以孩子未来的人生,由他们自己说了算。
父母所充当的只是一个推手而已以及关键时刻的正确引导。
成长的路上,他们远比我们更了解他自己。
3、做一个敢于坐下去的人
剧中,夏君山用一个“剧场理论”说出了很多人内心的矛盾。
“在剧场里,大家都在看演出, 突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了,其他观众,为了能看到演出,也不得不站起来, 都从坐着看戏,变成站着看戏。
有人还站在椅子上,有人把梯子架了起来, 结果所有人都付出了很高的成本,只能得到更差的体验。
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没人敢坐下来!”
学会做一个敢于坐下的人。
在这个习惯性焦虑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做的是更要明辨是非,而非随波逐流。
不被大环境牵着鼻子走,如此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呵护。
04
其实生活中没有极端,有的只是平淡与遗憾。
不属于你的东西,你用什么方式得到了,又会以什么方式失去。
在最后的剧情中,一家人在兜兜转转后又一次吃上了团圆饭。
洗白了的南俪和田雨岚也有了大彻大悟的感慨。
孩子们也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校。
所以在教育焦虑面前,愿每一位父母都能保持一份清醒。
毕竟在教育子女上,我们都只有一次机会。
“好的教育”,就是要顺应孩子天性和特长,并做好陪伴和支持。
而这其中的孰轻孰重,有所舍,便有所得。
说不定,还会得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