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知道母乳喂养好,但随着宝宝的成长,过了半岁后,断奶,也会被提上日程。同时周围催促断奶的声音也日渐增多,究其原因,多是认为6个月后母乳又稀又清、没营养了,孩子也吃不饱。
宝宝多大断奶好?持续喂养好处多
网上就“宝宝多大断奶”曾做过相关调查,发现多数宝宝断奶的时间都集中在半岁到2岁之间。其中9-12个月、1岁到2岁断奶的宝宝更多。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6个月前,建议给宝宝纯母乳喂养;6个月到1岁之间,可以采用母乳搭配固体食物的喂养方式;如果条件允许,比如妈妈能够全职在家带娃,也可以将母乳喂养延长至2岁及以上。
换而言之,宝宝多大断母乳好?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具体什么时候断奶得看宝宝喝母乳的意愿。如果宝宝愿意、妈妈有时间,大可延长母乳喂养时间至2岁。
总之,给宝宝断母乳的时间,得顺应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断奶时机,切勿被质疑母乳喂养的声音所影响。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表文章表明:持续的母乳喂养对母儿都有好处。对于孩子而言,可以预防儿童感染和咬合不正,提高智力,减少超重;对于母亲而言,可以预防乳腺癌,改善生育间隔。
文文妈当初也咨询过儿科医生:何时断奶好?儿科医生给出的答案是:母乳够,没有特殊情况,就一直喂到2岁!
6个月后奶水变清、稀,没营养吗?
很多宝妈在娃半岁后选择断奶的原因,多是中了“6个月后,母乳没营养”的谣言,认为[奶水变稀了,没营养了]。显然不是,原因有二:
母乳是稠还是稀,与脂肪含量有关
其实,母乳是稠还是稀,与乳汁中的脂肪含量息息相关:脂肪含量高,乳汁就会看起来稠;反之,脂肪含量低,乳汁看起来既清又稀。
母乳好比[炖猪脚汤],奶白浓汤并不代表更有营养,只是脂肪多罢了。
母乳中除了脂肪含量,还有各种满足孩子成长的营养成分,比如丰富的蛋白质、免疫活性物质、乳糖等。因此,单看乳汁稠与稀,就断定“母乳没营养”是不科学的。
乳汁的成分随孩子的月龄,动态变化
宝宝6个月后,妈妈奶水变少,多是宝宝的需求增加了;比如刚出生的宝宝,喝2毫升就饱了;而6岁的宝宝,可能就要喝60毫升了。
在这过程中,乳汁的成分与量也会随之宝宝的月龄而变化。就比如脂肪含量,母乳喂养前几分钟的脂肪含量就低于后期喂养,一般而言,后面的母乳就会更稠。即便是在同一天,母乳中的脂肪含量也不同。
随着宝宝的成长,对母乳中的各种营养需求也不同。比如低月龄的宝宝,可能需要更多的乳铁蛋白;而高月龄的宝宝,则需要更多的脂肪含量。
所以根据母乳是浓稠还是稀清,来判断母乳的营养,显然是不科学的。又稀又清的母乳中,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乳糖,对孩子的成长也非常有利。
怎样给宝宝断奶更科学?
据相关调查发现:43%的妈妈会逐步减少喂奶次数与时长;27%的妈妈用奶瓶过度;12%的妈妈采用[强制分离不见宝宝]的方法。看到众多妈妈的断奶方式,文文爸只能感叹:断奶如断妈啊!那如何做,才能让宝宝温柔离乳呢?
01、减少亲喂次数,缩短亲喂时长
无论是对宝宝还是对妈妈而言,每天逐步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缩短母乳喂养的时长、同时延长两次喂养的时间间隔。不仅有助于帮孩子断奶,还能减少乳房分泌量,缓解乳房胀痛。
02、改变孩子的作息,先断易忘记的那顿奶
当初给女儿断奶,起初就是先断的下午那顿奶。每天午饭后,就带孩子出门玩,特地改变孩子的作息,这样就会降低孩子想吃奶的念想。
03、用奶瓶过渡,减少亲喂次数
女儿半岁前一直是纯母乳喂养,在断奶初期。女儿就对奶瓶很是抗拒,于是将傍晚的那顿奶用奶瓶替代。随后每天增加奶瓶的喂养次数,渐渐的,孩子也就习惯了奶瓶喂养。
当孩子1岁半以后,就可以慢慢从奶瓶过渡到使用杯子喝奶。
04、多陪伴宝宝,与宝宝多沟通
部分宝宝在断奶时,很是依恋妈妈,此时,就可以由爸爸或者奶奶,帮忙给宝宝喂奶。
虽然不亲自给宝宝断奶,但宝妈也可以通过亲子共读、亲子游戏等方式,来给予宝宝高质量的陪伴,增强宝宝的安全感。
总而言之,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需相信并认识到母乳的营养成分,将不切实际的断奶谣言抛之脑后。只要宝宝愿意喝、妈妈有时间喂,就尽量将断奶延后。让孩子能多享受以下这“世上最好的食物”。